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有清一代的兵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八旗 和 绿营兵 制、 勇营 制度以及近代兵制。 八旗兵和绿营兵是清代前期的国家正规军,称为 经制兵 。 中文名. 清朝兵制. 朝 代. 清朝. 类 型. 用兵制度. 目录. 1 发展环境. 2 前期用兵制度. 3 八旗军简介. 4 绿营兵. 5 薪金和武器. 6 勇营. 7 新军. 发展环境. 播报. 编辑. 八旗兵是 清兵入关 前建立的,它是满洲贵族统一东北地区的基本力量。 绿营兵则是入关后,为补八旗兵力不足,于顺治年间在明代旧军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是一支参照明代军制编成的汉人军队,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八旗、绿营都是一种世兵制度,兵皆世业,军士当兵吃粮,一家多口要靠俸饷度日,由于饷额有限,难于维持生计,其中旗营尤甚。

  2. 清朝. 苏元春 (1844年——1898年)清軍裝束,清末名将,广西提督。. 清朝是指 清朝軍隊 的編,前後包括有: 八旗 、綠營 ( 綠營 (清朝) )、 鄉勇 、 團練 、 新軍 。. 其中,绿营、八旗除 陆军 外,领有 水师 。.

  3. 八旗对 清兵入關 和此后维持政局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出征平叛,无役不与,因此被清朝统治者视为“国家根本所繫”。 清廷在施政方面采取旗民分治的政策,在 汉地 的统治基本上沿用明,而八旗卻在行政隶属上则独立于这一体系之外,保持在滿州形成自身特有的傳統體系,因此又被称为“国中之国”。 八旗子弟“生则入档,壮则当兵”,故以披甲从军为主要职业,此外还可选择出仕,他们在教育、科考、任职、律法等政治、经济领域均享有一定 特权 ,八旗成員從而控制國家的各個層面。 自清中后期,由于八旗人丁的滋生而额有限,闲散旗人增多,从而导致了八旗生计问题突显。

  4. 2022年8月6日 · 清朝军制. 苏元春 (1844年——1898年)清军装束,清末名将,广西提督。. 清朝 军制是指 清朝军队 的编制,前后包括有: 八旗 、绿营 ( 绿营 (清朝) )、 乡勇 、 团练 、 新军 。. 其中,绿营、八旗除 陆军 外,领有 水师 。.

  5. 2020年4月18日 ·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上兵制发生过四次变化——开国时靠八旗兵打天下扩张期靠绿营兵抢地盘衰落期靠乡勇续命快咽气时又打算靠西式军队救命。 像这样在兵制、尤其是兵役制度上如此多变的王朝,清朝还属独一份。 在中国的历史上,兵役制度大体上以征兵制、募兵制和军户制为主。 从西周到唐朝中叶的将近1800年里,征兵制始终是兵役制度的主流,只不过在组织形式有所差别而已。 比如西周、春秋时的兵农合一(也叫寓兵于农),战国到两汉的全民皆兵,起源于魏晋南北朝的府兵制等。 征兵制的特点首先是成本低廉(无需军饷养兵)、能迅速召集数目庞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其次士兵虽非职业军人,但都是有正当职业的清白良民,并以“良家子”作为军队的骨干;最后在征兵制下武将很难拥兵自重、以武乱政。

  6. 1644-1912年的军事制度. 清朝的军事力量从1644年 清军入关 至1911年 清帝 退位时主要有 旗人 的 八旗 [60]、 汉人 的 绿营 、 湘军 、 淮军 [61]和清末 袁世凯 的 新军 等,同时又有 洋务运动 时的 北洋水师 等部队。 中文名. 清朝军事. 时间范围. 1644年 至 1912年. 核 心. 八旗制度. 目录. 1 历史沿革. 兴起. 入关之后. 衰弱重组. 建立海军. 军事挑战. 清末的改革. 2 军事制度. 统帅机构. 军队编制. 军衔品阶. 3 边防驻守. 东北. 蒙古. 西藏. 新疆. 4 武器装备. 冷兵器. 热兵器. 制造. 5 参与战役.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兴起.

  7. 陸軍部 是 清朝 於 光緒 三十二年(1907年)將原有 六部 之一的 兵部 與 練兵處 [註 1] 、 太僕寺 合併改制而成的新部門,掌管全國的陸軍,首長為尚書,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與兩廳十司 [1] 。 宣統二年(1910年),首長與副首長改為大臣與副大臣,底下的部門也有所更替 [1] 。 沿革. 陸軍部設立於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其前身為兵部、練兵處與太僕寺 [1] 。 首長為尚書,副首長為左右侍郎(各一人),其下有承政廳、參議廳,設有左右丞、左右參議各一人,以及無定額的諮議官、檢察官、正副從事官 [1] 。 此外又有軍衡司、軍乘司、軍計司、軍實司、軍制司、軍需司、軍學司、軍醫司、軍法司、軍牧司等十司,司置司長一人,下有科長、科員、承發官、譯員、藝師、錄事等職員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