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滲水辦先進儀器如何測量濕度? 相關

    廣告
  2. 香港及國內全權代理日本A&D儀器,如測量儀器,. 專業技術支援,用戶遍佈世界。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2日 · 賴運用高清紅外線掃瞄器找出滲水點後才測量有關位置的濕度。 (李穎霖攝) 滲水辦先進儀器欠奉在未找到滲漏點的情況下測量出來的濕度亦未必準確。 (李穎霖攝) 滲水辦3年進行3輪測試仍無法找到滲水源頭賴達明指原因之一是色水測試為較簡單落後的方法:「目前按我哋嘅經驗或者出面嘅統計成功率只係三成左右

  2. 2023年9月5日 · 2. 樓宇滲水漏水是困擾不少業主和居民的問題香港工程師學會今日5日指出樓宇結構潛在問題可引致滲漏水並提出自行檢測四大方法:「」,以簡單形式檢查樓宇是否存在漏水問題學會亦指專業工程師可及利用微波濕度測定儀紅外線熱成像分析等協助檢測隱藏的滲漏問題學會亦提醒滲水問題由樓宇日久失修引起應先尋求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等協助。 + 7. 樓宇結構潛在問題引致滲漏水. 香港工程師學會屋宇裝備分部主席余偉沛指出,樓宇滲水漏水問題除影響生活質素,更可能反映樓宇結構潛在問題,例如屋宇裝備中的供水系統、排水系統、消防栓或花灑系統組件、冷氣及空調系統等出現問題,以及樓宇因水氣侵蝕、防水層受破壞、石屎天然老化等損壞。 自行檢測四法:望、聞、問、切.

  3. 2018年10月2日 · 雖然屯門和東區的滲水辦都未有添置檢測滲水源頭的儀器但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早前在立法會表示現時正於灣仔區中西區及九龍城區測試紅外線微波雷達等新技術」,以處理較複雜的個案丁江浩希望有關先導計劃可盡快推展至全港各區並認為滲水辦應增加人手處理個案減少外判。 【滲水辦查漏水源頭】華明邨漏水變爛屋 電掣滴水 查足3年未掂 【離地6米】太子唐樓樓底太高無法驗滲水 區議員斥滲水辦:荒謬 【01獨家】西隧滲水無公布 前高官只對內媒放料 路政署:已修復. 18區新聞. 北區社區. 屯門社區. 東區社區. 食環署.

  4. 2023年5月2日 · 報告中亦指接獲多份公眾意見滲水辦使用色水測試的方法尋找滲水源頭做法未夠先進另外以35%或以上的濕度水平作標準決定有否滲水情況屬過高滲水辦當時解釋混凝土和批盪的表面容易受周邊環境的相對濕度影響據該辦經驗和數據混凝土和批盪表面的濕度水平若低於35%便難以找出滲水源頭因此將濕度水平訂於35%或以上作為展開調查的標準旨在有效運用資源。 驗樓師指濕度低於35%或非漏水 應請專家檢查. 香港專業驗樓學會會長詹濟南指出,以他的經驗,不少市民會把天花或牆身發霉誤當成有滲水問題,但其實若牆身太濕、例如住戶常以濕布抹牆,已有可能造成牆身發霉,未必與滲水有關,若有問題位置濕度低於35%,有可能並非漏水,舉例稱浴室在有人洗澡後,或在本港相對濕度高的日子,牆壁濕度可能已超過30%。

  5. 2022年5月3日 · 余寶美透露以往屋宇署均使用傳統測試方法如以濕度儀量度濕度數值排水管色水測試地台蓄水測試牆壁灑水測試及供水喉管反向壓力測試查找滲水源頭惟相關技術需要樓上住戶配合下方能進行因此自2018年起署方開始使用新測試技術如利用紅外線探測儀測試一些肉眼不能察覺的滲水位置及溫度亦會配合微波斷層掃描探測混凝土樓板內反映濕度的數據從而推斷滲水源頭。 找到源頭後,便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向有關人士發出妨擾事故通知作出跟進,現時已完成檢查約一半西貢區的個案。 有區議員指出,樓宇滲漏問題不局限於樓層之間,外牆喉管滲漏問題亦令居民非常困擾。 (資料圖片) 疫情下,屋宇署推出一次性特別計劃,視察約2萬幢樓高三層以上住用或綜合用途私人樓宇外牆排水系統。

  6. 2024年1月10日 · 滲水辦調查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由量度滲水位置的濕度確認調查需要如濕度數值達35%或以上將安排第二階段調查在排水管及供水喉管基本測試如未能找出滲水源頭會委派顧問公司第三階段調查即在單位地台牆壁等測試視乎情況採用科技偵察滲水源頭。 楊永杰。 (梁鵬威攝) 楊永杰促一併用紅外線或探地雷達偵測源頭. 楊永杰認為,公證行做到的工作,政府都能做到,促請滲水辦在色水測試時,一併使用紅外線或探地雷達等科技,加快調查速度及找出滲水源頭。 他又說,得悉滲水辦去年第三季在部分地區試行合併第二、三階段調查,縮短調查時間,建議滲水辦應盡快將試行安排擴大至全港各區。 他又說,滲水辦處理樓宇滲水投訴門檻過高,未達滲水濕度35%的舉報個案只能循公證行調查,不時有地區個案與鄰居鬧上法庭,導致鄰舍關係破裂。

  7. 2018年11月7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滲水辦成效 公眾下月8日前可提供資料. 撰文:李慧妍. 出版: 2018-11-07 13:00 更新:2018-11-07 19:42. 申訴專員劉燕卿今7日宣布對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滲水辦展開主動調查指公署在過去33個月收到360宗投訴指滲水辦未能妥善處理滲水問題。 劉燕卿表示,長期滲水會對受影響者構成很大滋擾,亦會造成環境衞生問題,公署的調查,旨在與滲水辦探討有否更好的辦法,有效處理滲水問題的投訴。 而為調查全面,公眾可於今年12月8日或之前,以書面方式向公署提供相關資料及意見。 申訴專員劉燕卿今(7日)宣布展開主動調查,針對滲水辦處理滲水投訴的成效,從而提出改善建議。 (資料圖片 / 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