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7日 · 俄羅斯希望西方保證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北約,但西方並不打算做這個承諾。 俄羅斯認為,北約一直在通過接納來自東歐的新成員來東擴,侵佔俄國 ...

  2. 2022年2月24日 · 俄羅斯重兵壓境烏克蘭的時間裏,美國一直警告入侵危險,並表示對烏克蘭的支持。 可是俄羅斯動武之後,美國為什麼除了制裁毫無具體軍事行動 ...

    • 冷戰美歐防堵蘇聯 提供歐洲核武保護傘
    • 蘇聯解體 北約東擴
    • 北約成烏克蘭緊張導火線
    • 北約成員國各有盤算 中國崛起考驗團結

    美、英、法等12國1949年在華府簽署「北大西洋公約」,明定成員國之一若受到攻擊,視為對全體成員國的攻擊,體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概念。一旦發生武裝攻擊,北約成員國可出兵防衛,恢復並維持北大西洋區域安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縮寫NATO)的軍事組織架構在1950年韓戰爆發後確立,並規劃美軍常駐歐洲,之後隸屬北約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皆由美軍將領擔任。

    1991年蘇聯解體,為了對抗北約而成立的共產國家軍事同盟「華沙公約組織」隨之解散。1999年,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加入北約。縱使莫斯科警告北約不要准許前蘇聯加盟國加入,北約仍在2004年納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至今北約已有30成員國。 冷戰結束後,北約的任務擴展到反恐和飛彈防禦的作戰。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北約首次行使條約第5條「成員互保」,於2003年進攻阿富汗,展開歐洲境外首次軍事行動。2010年,北約推出歐洲飛彈防禦系統計畫,在波蘭與羅馬尼亞部署陸基型飛彈攔截系統「陸基神盾」,以反制來自伊朗的威脅;此舉更加深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疑慮。

    俄羅斯在強人蒲亭領導下,作風越趨強硬。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北約已在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部署多國戰鬥部隊,總兵力約5000人,由美、英、加、德領導,其他北約成員國輪調軍力。根據統計,北約可動員兵力將近350萬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加入北約才能「保障國家安全」,並把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國家基本方針寫入憲法。但蒲亭警告,若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保衛國安。因應俄烏情勢,美國也增派兵力到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 不過,歐盟有4成天然氣需求仰賴俄羅斯進口,成為蒲亭牽制歐洲大國的籌碼,也考驗北約盟友之間的團結。

    近年來,中國在歐洲大舉投資基礎建設、與俄國進行聯合軍演。2021年,北約舉辦拜登上任後首次高峰會,報告指出中國構成「系統性挑戰」。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受訪時多次警告中國離北約愈來愈近。 不過,北約各國對中國崛起的態度分歧。美國欲鞏固全球的領導地位,視中國崛起為威脅,但歐洲與中國沒有直接的地緣政治衝突, 德國把中國視為貿易夥伴;對波蘭、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來說,俄羅斯才是最大的威脅。 北約30個成員國,各自盤算不同。法國傳統上強調歐洲自主,拒當美國的附庸,退出北約40多年,直到2009年才重返北約。2018年川普未事先知會盟友就從敘利亞撤軍、2019年土耳其向俄羅斯採購S-400防空飛彈系統,氣得法國總統馬克宏重話批評北約「腦死」,都讓北約團結合作的形象蒙上陰影。 面對俄羅斯武力威脅和中國日益增...

  3. 2022年5月1日 ·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些國家為何無法與美國或北約看法一致. 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北京並在當天與中國國家 ...

  4. 2022年2月28日 · 俄羅斯通過海、陸、空對擁有 4400 萬人口的歐洲民主國家烏克蘭發動了毀滅性的攻擊,破壞了歐洲的和平,理由是現代的、西方傾向的烏克蘭是一個 ...

    • 為什麼不能去俄羅斯?1
    • 為什麼不能去俄羅斯?2
    • 為什麼不能去俄羅斯?3
    • 為什麼不能去俄羅斯?4
    • 為什麼不能去俄羅斯?5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2年2月25日 · 美國和歐盟的盟友已宣布了一系列針對普丁核心圈子的有限制裁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暫停一個通往德國的天然氣管道項目,阻止一些俄羅斯銀行的國際交易,凍結一些富裕的俄羅斯家庭和高級官員的海外資產。

  7. 2022年3月3日 · 緬甸的將軍們 稱俄羅斯的行動是「正確的 做法 」。 印度在聯合國安理會譴責這次 襲擊 的決議中投了棄權票。 中國 拒絕將對烏克蘭的攻擊稱為入侵 。 在越南,俄羅斯總統普丁被親切地稱為「普丁伯伯」。 儘管美國在該地區的大多數盟友都已同美國達成一致,但威權政府以及那些同西方關係較弱的政府卻更不願意對烏克蘭衝突採取行動。 在整個亞太地區,只有 日本 、 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