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8月6日 · 大多時候戰爭會發生都是因為政府主導的關係而不是人民去發起再來絕大多數的戰爭會出現都跟爭奪資源和土地或是政府想擴大權力有關但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歷史時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許多人是相當願意參戰或是樂意支持國家打仗的。 1914年8月,當大不列顛共和國參戰的時候,當時有許多民眾站在白金漢宮外夾道歡呼,這樣熱烈歡慶的情緒感染整個歐洲。 至於德國民眾對戰爭的反應,歷史學家布洛克 (Alan Bullock)就曾描述到:「一股無可比擬的國家共體感,只要有經歷過的人都忘不了,那是一股沸騰的愛國情緒。 跳脫枯燥的日常. 早年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 (William James)曾談到,戰爭會 那麼普遍 是因為它帶有正面的心理效果,人們因為戰爭威脅而出現連結在一起的心理感受,戰爭讓人牽連在一起。

  2. 2022年2月28日 · 俄羅斯通過海、陸、空對擁有 4400 萬人口的歐洲民主國家烏克蘭發動了毀滅性的攻擊破壞了歐洲的和平理由是現代的西方傾向的烏克蘭是一個持續的威脅俄羅斯無法感到安全發展和存在」。 在數周的轟炸數千人死亡和1100 萬人流離失所之後問題依然存在這場所謂普京的戰爭」,因何而起? 什麼目標? 將如何結束? BBC...

    • 俄羅斯與烏克蘭為何開打?2013 年就埋下了「種子」
    • 烏克蘭亟欲加入北約,成為 2022 俄烏戰爭導火線
    • G7 發聲明譴責,表示將實施更嚴厲的經濟制裁

    就歷史層面來看,現有不少東歐小國都是俄羅斯的「同文同種」,觀察過去普丁曾發表的談話,不難看出他也是這麼認為的。 烏克蘭的首都基輔,就曾是俄羅斯文明的搖籃,有「俄羅斯城市之母」之稱。沙皇時代過後蘇聯成立,此時的烏克蘭不僅仍是蘇聯的一部分,也與蘇聯一同追隨共產主義信仰。 隨著 1991 年蘇聯解體,烏克蘭就此單飛、宣布獨立建國,並開始轉型為民主與市場經濟國家。即便脫離蘇聯,烏克蘭仍與俄羅斯在能源與安全方面保持密切關係。蘇聯解體後,烏克蘭雖然是完全獨立的國家;但內部始終存在向東或向西發展的矛盾,如烏克蘭東部親俄派主張推行俄語教育,維持東正教信仰,但住在中西部的居民,不論在生活方式或是信仰方面都更偏向歐洲。 歷史脈絡、文化差異給了俄羅斯揮軍的理由外,烏克蘭的經濟價值、近年在國際社會的一連串外交手段,...

    要說哪條才是真正導致戰爭的引線,恐怕是因為烏克蘭亟欲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以下簡稱北約)而導致。 北約成員國包含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等 30 個國家。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 5 條規定,凡對北約成員國的任何武裝或軍事侵略行為,都等同於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這一條,在常常受到俄羅斯武力恫嚇的烏克蘭眼裡,就如同一塊珍寶。 因此,烏克蘭試圖通過加入北約,獲得西方列強的援助與保護;而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加入北約有助於其持續向東歐擴張,讓西方國家得以「侵門踏戶」,在家門口撒野。 除了烏克蘭,同為前蘇聯成員,卻與俄羅斯交惡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不斷拉升軍費開支,也成為俄羅斯的心頭大患。俄羅斯也曾要求北...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七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Seven,以下簡稱 G7,目前成員為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的領導人也於 24 日召開緊急線上會議,同意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前者實施嚴厲的經濟和金融制裁。 G7 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這場危機對於國際秩序形成嚴重威脅,影響範圍遠遠超出歐洲,並譴責普丁已經將戰爭重新帶到歐洲大陸;G7 表示支持主要能源生產國和消費者之間的穩定,全球能源供應將持續,並展開具有建設性地協調,準備採取行動因應潛在干擾。 資料來源 / ABC Australia、Reuters、The New York Times、中央社、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CNN、AFP

  3. 2024年2月16日 · BBC記者. 2024年2月22日. Getty Images. 俄烏戰爭正進入第三個年頭烏克蘭戰爭已持續兩年但沒有理由相信戰火會很快停止。 無論是烏克蘭還是俄羅斯,還是雙方的主要盟友,都不認為有任何和平解決的理由。 基輔堅稱必須恢復國際公認的邊界,將俄羅斯軍隊趕出國土,而莫斯科的立場仍是:烏克蘭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俄羅斯軍隊將繼續推進,直到實現他們的目標。...

  4. 2021年11月9日 · 最簡單來說面對中國大陸軍事威脅仍然比較冷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普通台灣人不相信兩岸會發生戰爭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的民調顯示雖然近期中國軍事動作頻頻但只有28%的受訪者認為中國遲早會武力攻台高達64%的人認為兩岸不太可能會發生戰爭儘管中國軍機頻繁擾台」,以及國際間對台海局勢的緊張持續關注大多數台灣人還是繼續認為兩岸不太可能會發生戰爭。...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大多時候戰爭會發生都是因為政府主導的關係而不是人民去發起再來絕大多數的戰爭會出現都跟爭奪資源和土地或是政府想擴大權力有關但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歷史時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許多人是相當願意參戰或是樂意支持國家打仗的。 1914年8月,當大不列顛共和國參戰的時候,當時有許多民眾站在白金漢宮外夾道歡呼,這樣熱烈歡慶的情緒感染整個歐洲。 至於德國民眾對戰爭的反應,歷史學家布洛克 (Alan Bullock)就曾描述到:「一股無可比擬的國家共體感,只要有經歷過的人都忘不了,那是一股沸騰的愛國情緒。 跳脫枯燥的日常. 早年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 (William James)曾談到,戰爭會那麼普遍是因為它帶有正面的心理效果,人們因為戰爭威脅而出現連結在一起的心理感受,戰爭讓人牽連在一起。

  7. 2023年8月24日 · 戰爭為何發生指出人類為什麼交戰作者布拉特曼歸納五大原因分別是不受制約的利益無形誘因不確定性承諾問題錯誤感知。 圖片來源: Pixabay. 敵意和距離,使互相理解更困難. 人類群體容易對其對手產生僵化的負面看法,而我們只有隱約意識到這個框架。 當這發生時,小事情就會激起自動化的爆發,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我們的猛烈抨擊,往往違背我們的長期策略利益。 這種僵化而氣憤的心理框架,也使我們所有其他的錯誤感知變得更糟,以致我們更有可能將自己的資訊給錯誤投射到他們身上,更有可能將邪惡緣由歸於這個對手,更有可能誇大對敵方群體展開攻擊的成果。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因為狂暴的過度反應和不正義會增強負面框架和氣憤、仇恨的感覺,從而使我們所有的錯誤感知變得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