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14日 · 香港近年積極發展大型體育盛事推廣運動文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水平宣揚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另一方面可以藉着大型體育盛事吸引外來遊客發展經濟塑造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形象值得政府投入更多資源發展香港人生活繁忙工作壓力大難以抽出時間做運動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前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多達3成4的市民在過去半年內很少做甚至沒有做過任何運動情況令人擔憂。 從小處着眼,推廣運動文化,鼓勵市民有規律做運動,可以增進健康,紓緩工作壓力,減少患上慢性疾病的幾率,其帶來的好處非金錢所能衡量。 對個人而言,更健康的體魄可以提升生活質量;對社會而言,增進市民健康可以長遠減少醫療開支。

  2. 2017年3月13日 · 2017-03-13. 青少年期是青少年身心急劇發展的階段但同時亦是各種精神問題開始醞釀的時期如果可以讓青少年及早培養持續運動的興趣及習慣對於壓力焦慮及抑鬱等多種精神問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對於不幸遇上情緒問題的青少年只要勤做運動有關的問題亦會得以紓緩勤做運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好處大致可分為3方面: 過程釋天然「快樂劑」 一,透過持續的運動鍛煉意志力及耐力:投入運動訓練的初期,由於身體需要時間適應,過程難免會相當辛苦。 不過過了適應期後,持續運動帶來的好處便會顯現。 只要青少年願意在運動中不斷地挑戰自己的紀錄或者極限,他的意志力及耐力便會得到顯著的提升,連帶個人的自信心及抗逆力亦會有所增加。

  3. 2018年4月25日 · 當神經末梢的刺激傳遞到腦部,這個過程才可以讓腦部與身體各部位產生良好連結,這才是日後智力發展的關鍵。 那麼什麼運動好呢? 我的按摩師首推與平衡有關的,例如平衡木、平衡車、滾軸溜冰等。 練好平衡除了對四肢及腦袋的聯繫有正面作用,也會對情緒有幫助。 腦部不同的區域是相連的,管理情緒的部分及管理平衡的部分也可以互相幫助--我發現孩子懂平衡車之後,情緒和社交也進步了。 平衡車的另一好處當然是幫助學習踏單車。 我是先讓他們學好平衡車,學得穩當後,孩子一上單車,不用十五分鐘便學會,省卻父母不少汗水。 不過以為他學好單車,滾軸溜冰的平衡也會好,怎料卻又屬另一組肌肉的管轄區,於是由頭學過,幸好孩子耐性不錯。 這些講求平衡的運動,另一好處是鍛煉耐性和意志,因為未上手時真的完全沒有成功感,只是不斷地挫敗。

  4. 2018年3月2日 · 1. 普及化:即在社區建立熱愛體育運動的文化,受眾是全港市民。 主要措施包括加強推廣公眾體育活動、提供新的公眾體育場地、研究如何增建一些冷門運動的大型場地,以及進一步擴大學校體育推廣計劃的涵蓋範圍等等; 2. 精英化: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多支援,藉以在體育成績方面追求卓越。 主要措施包括制定「運動員計劃」,在財政、教育及就業輔導方面為職業運動員提供更好的支援,並且加強教練培訓制度、投放更多資源發展隊際體育項目、加強與內地有關的體育組織進行聯繫,以及繼續表揚成績卓越的殘疾運動員,設計方便他們參與訓練的體育場地等等; 3. 盛事化︰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體壇盛事中心的地位。

  5. 2017年12月11日 · 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廖敬賢指出研究發現長時間保持靜態行為即日常長期保持坐或臥的姿態缺乏全身活動會增加患上子宮內膜癌腸癌乳癌和肺癌的風險相反做運動可以減低13種癌症的風險當中包括本港三大癌症大腸癌肺癌和乳癌廖敬賢表示一項綜合分析144萬人的研究發現做運動可以降低患癌風險達10%至42%以本港第二號癌症殺手肺癌為例可透過運動降低風險達27%。 他續說,做運動可降低荷爾蒙、胰島素水平,降低發炎狀況、促進腸道蠕動,從而降低患癌風險。 此外,研究顯示,只需每周5天,每天做45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已可以降低患癌的風險。

  6. 2016年7月5日 · 2016-07-05. 麥子杰 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 「兒子啊今天如此空閒不如花些時間行樓梯吧!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呢升降機既節省時間又不花費體力如果要做運動我平日都有做不需要行樓梯。 」父親苦笑道:「陪我行吧。 」說完就拉我到後樓梯去了我亦知道每次這樣叫我行樓梯就算我口才再好最後我都被父親拉去行樓梯。 父親獨愛行樓梯,每逢休息日,喝茶後他必定要我陪他行樓梯,縱使我不情願,想到只是一周走一次的份上,我還是陪他走。 加上家只在22樓,不多不少,我亦不覺得辛苦,只是覺得浪費時間。 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父親要執意行樓梯,升降機又快又方便,只需要按個按鈕,升降機就一下子送你到按的樓層。 比起樓梯,我實在想不到樓梯有什麼好過升降機。

  7. 2018年4月3日 · 吳彥明表示家長應鼓勵年幼的子女參與運動讓他們專注一兩項感興趣的運動長大後便能養成自己主動做運動的習慣。 他又說,與家人及朋友一同參與群體活動,更可領略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增進親子關係。 小童群益會又建議,家長鼓勵子女運動時,不宜增加其壓力,應正面教導子女看待勝負的心態。 會方又促請家長不要過分「催谷」子女,避免讓興趣班及補習班填滿其課餘生活。 四分一兒童缺場地運動. 同時,調查又顯示,有四分之一的兒童因「缺乏場地」而阻礙其運動,建議學校除了在課後時間外,亦可按學校情況在假日及公眾假期開放校園供學生作體育活動之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寶儀. 讀文匯報PDF版面. 【特稿】僅四成家長常與子女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