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8日 · 在1955年8月28日,一批來自多間小學的學生及九廣鐵路員工親屬到大埔松仔園大山坑下行山,部份人於下游湖中游泳。 當時天氣晴朗,但到中午過後約下午1時30分突然狂風雷暴,他們走到橋樑的底部避雨,誰知山洪突至,大部分人走避不及,被洪水沖走,遇難者經過大水渠 (現為滌濤山)再被沖出大海。 事後點算,一共28人罹難,事後大埔七約鄉公所設立《怒水橋洪流肇禍記》記載此慘劇,事後「怒水橋」一名漸漸被人稱為「猛鬼橋」,靈異傳說也不經而走 (另有一說,1949年有報章報道上址一宗車禍時,已以「猛鬼橋」稱之)。 圖片來源. 松仔園現為「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的一部分,而原有的「猛鬼橋」經多次工程後已不復存在,《怒水橋洪流肇禍記》石碑則被移至「松仔園」的「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入口附近的草坪上。

  2. 2023年9月8日 · Fitz中國組. - 2023-09-08. 中國西安發生一宗令人心傷的新聞。 西安兩名15歲少年暑假結束前結伴出行,到郊區河邊遊覽,不料中途發生意外,「少年A」跌落河裏遇溺。 他的好朋友「少年B」非但沒有即時找人救援,反而是隱瞞事件,安然返家。 第二天「少年A」父親發現兒子失蹤後報警,警方展開調查。 警察問話後,「少年B」佯稱他們在中途已分開,「少年A」一個人到了別處玩。 第四天有人在河邊找到一隻鞋,懷疑是失蹤少年遺下,於是報警。 警方再召「少年B」到場訊問,這時「少年B」才和盤托出真相,說「少年A」跌落河後不見,他感到害怕就跑走了。 最後警方在河裏連日搜索,到第七日,「少年A」才被發現。 「少年B」向媒體表示:「因為害怕,最開始沒說實話」。

  3. 2022年6月3日 · 在1972年6月18日中午時份,曉光對下斜坡崩塌,數以噸計的泥土一湧而下,摧毀了78間寮屋,居民慘遭活埋,導致71人死亡。 同日晚上大約9時,港島寶珊道上方的天然山坡發生山泥傾瀉,泥石下滑並積聚能量,推倒12層高的旭龢大廈,及完全摧毀旁邊一座六層高樓宇。 這次「六一八」山泥傾瀉,摧毀許多家園及奪走了67人性命。 4D山泥傾瀉虛擬實景體驗區. 今年是「六一八」山泥傾瀉事件50周年,為了讓公眾重溫這兩宗山泥傾瀉的歷史,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將開展一連串活動,包括大型展覽、學校探訪、攝製專題記錄片及舉辦「寶珊排水隧道 – 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導賞參觀等。 希望透過這些活動,提高公眾對斜坡安全的認識,並提醒公眾對氣候變化和極端暴雨導致不斷增加的山泥傾瀉風險,保持警惕。

  4. 2021年11月18日 · ViuTv節目香港秘密搜查官西貢結界為題搜查當年兩宗行山失踪事件: 2005年失踪休班警員丁利華以及2016年失踪的張善鵬節目攝製隊依照當年張善鵬分享的經歷嘗試尋回結界所在地

  5. 2023年8月17日 · 昨晚 (8月16日),獅子山發生一宗慘劇一名年約30至40歲短頭髮的男子在山頂附近失足墮崖死亡。 約9時許,有行山人士聽到呼救聲後報警求助,終在跨部門搜索逾2小時後尋獲遺體。 據悉,該名30-40歲男子在獅子山山頂拍攝時,突然傳出「救命」聲,疑似失足墮山,行山人士見狀立刻報警。 警方、消防及政府飛行服務隊接報後,迅速展開搜索行動。 經過大批人員搜尋,在對下50米山坡尋回事主,當場證實死亡。 然而,由於現場環境黑暗且地勢險要,至今晨4時許才成功將遺體運送落山。 該男子身上並無任何身份證明文件,警方正全力調查其身份及墮崖原因。 死因亦有待驗屍確定。 警方呼籲市民,如有任何相關資訊,請主動與警方聯繫。 這起事件再次提醒大家,行山時應加倍小心,避免單獨行動,以防發生意外。 Fitz 編輯部.

  6. 2021年7月21日 · 2021-07-21. Fitz > 運動 Sports > 行山 Hiking > 三號風球之下馬大石澗洪水暴漲 圖: 881903.com. 7月20日早上,三號風球懸掛,馬鞍山大水坑馬大石澗發生意外。 警方於10時46分接報,一名男子於「英雄瀑」懷疑被洪水沖去,失去蹤影。 6小時後,經消防、直升機以及蛙人合力搜救,於距離英雄瀑50米集水區尋獲男子屍體。 據《 香港01 》報道,死者為蕭文傑。 鷹傑之友嘅布襟章,甚有古風。 「傑哥」創辦「鷹傑之友」 人稱「傑哥」嘅蕭文傑,於2005年成立行山會「鷹傑之友」,將一班唔同背景、喜愛行山嘅香港人組織起來。 而「傑哥」有二十多年行山經驗,最鍾意行山澗,《 明報 》2007年一篇訪問更稱佢為「石澗專家」。

  7. 2023年5月12日 · 尼加拉瓜 (Nicaragua) 日前發生一場離奇意外,一輛載滿45名乘客的巴士,按原訂路線在山區行駛,途中發生意外,墜落50米深的山谷。 幸好巴士墜落時未有造成太大衝擊,車上乘客全數安然無恙。 不過,乘客從車上撤離時,不小心觸碰蜂巢。 這蜂巢中的「殺人蜂」受到驚嚇,群起攻擊山谷中的乘客,最後有6名乘客罹難,最年長為84歲,最年幼為8歲,此外還有14名乘客因此受到重傷。 受傷乘客雖然能夠保命,但身上佈滿數百處叮傷。 殺人蜂是美洲外來物種. 學名「非洲化蜜蜂」 (Africanised honey bee) 的「殺人蜂」,是美洲外來物種。 1956年巴西農夫為了增加蜂蜜產量,由非洲運送一批蜜蜂到巴西。 不過有幾隻非洲蜜蜂意外與當地的歐洲品種蜜蜂交配,繁殖後成為「殺人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