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9日 · 長時間的彎腰、搬重物與體重過重者較容易導致「椎間盤破裂突出」,導致神經受到壓迫,下肢就會出現痠、麻、痛與無力的情況。 一般而言,椎間盤突出的情形可經由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緩解症狀,但若無明顯改善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就建議採取手術治療。 內視鏡手術成主流.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逐漸成為現今脊椎手術的主流,醫師使用直徑不到ㄧ公分的內視鏡器械可經皮下進入脊椎神經之病灶處,視野放大數十倍,透過最少的肌肉剝離與骨頭清除,便可將壓迫神經的椎間盤摘除。 術後傷口只有約1公分,且保留了絕大部份的正常脊椎結構並有效降低出血量,使病人擁有良好的預後同時也達到最快的恢復,平均手術住院僅需三天,術後可自由活動,立即恢復日常生活。

  2. 特別是原本就有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脊髓狹窄或椎體滑脫、頸椎關節退化等疾病的患者,在復健期間要格外注意睡眠姿勢,而就算是 ...

  3. 4 天前 · 症狀. 1.輕微背痛:輕微的退化可能毫無症狀或輕微背痛重者可能會有久站或改變姿勢時背痛、痠的症狀,這種情況服用止痛藥後就會改善症狀。 2.神經性跛行:退化嚴重發生明顯的骨骼關節病變時,就會在行動時背部疼痛,甚至有壓迫神經而引起神經性跛行,就是走一走要停下來休息一下,才能再繼續走。 3.坐骨神經痛:有的則是引發坐骨神經痛,其疼痛方式通常沿著臀部中外側,經過後側大腿至小腿及腳,有持續下肢麻刺痛情形。 4.椎因性疼痛:它容易和坐骨神經痛混淆。 吳興盛表示,很多人年輕時受傷造成椎間盤有裂縫,造成發炎的神經血管往內長,形成椎因性疼痛,它沒有明顯的神經根疼痛,而是模糊的廣泛性疼痛。 臨床不易診斷,必須進行核磁共振才能檢查出來。 5.骨刺:骨刺一旦形成,就不可能消失。

  4. 背部就如支撐房子的樑柱,一旦背部初期出現痠痛症狀,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與復健,經過10年或20年後再出現問題時,症狀將會變得嚴重,治療 ...

  5. 如果長時間盤腿坐,容易導致腰椎C型弧度變小、變直,出現椎間盤突出、骨刺、脊椎滑脫等毛病,常會讓腰部隱隱作痛。 當脊椎曲線出現異常,更可能造成骨盆歪斜,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4姿勢替換盤腿坐,行不行? 被眾人誤以為舒適的盤腿坐對健康影響如此之大,該用什麼姿勢替換,才能席地而坐呢? 黃如玉呼籲,最好還是能有張椅子,好好坐著較好! 因為可設想得到的席地坐姿,對於脊椎、關節、肌肉、韌帶等,均會帶來傷害。

  6. 2020年8月28日 · 保持關節的活動、維持正確的日常姿勢,加上適當補充保養成分,可以延緩關節的退化。. 年輕人總愛到處趴趴走,心裡老是嘀咕:「為什麼叫爸爸 ...

  7. 2022年4月25日 · 不管是現代人的工作型態,或是因為日常活動對腰部造成的不當受力,都有可能導致背肌拉傷、腰椎神經壓迫而引發腰痛。針對腰痛的處理,不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