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1日 · 閱讀篇章:夢中受辱. [2018.06.01] 發表 推文. (插畫:鍾錦榮). 【明報專訊】希臘《伊索寓言》有一則「狗與影子」的故事:狗自屠夫處偷得一塊肉,途經小河,見水中也有一狗,口叼一肉。. 貪心不足的狗立即撲入水中,張嘴爭奪對方的「肉」,卻不知道那是 ...

  2. 2024年3月22日 · 整合兇殺調查組 (IHIT)發言人指,死者與兇嫌互相認識,相信案件涉及親密伴侶暴力事件,由於案件已交到法院審理,不會透露更多細節。 至於涉案被捕的女子,警方未有提供其最新消息。 IHIT呼籲任何人若有跟該案相關的信息,致電1-877-551-4448與警方聯絡,或發電郵到ihitinfo@rcmp-grc.gc.ca。 警方特別特醒,如果民眾遇上即時危險,或者認為有人面臨危險,一些資源將可提供協助。 民眾可以撥電911報警,也可以撥電或發送短訊予VictimLinkBC,電話:1-800-563-0808,這是一個全天候、保密並設有多種語言的諮詢電話服務。 民眾亦可電郵VictimLinkBC@bc211.ca。 VictimLinkBC的工作人員隨時提供即時危機支援、資訊和轉介服務。

  3. 2023年9月6日 · 上訴庭昨開庭審理其中4人的上訴。 上訴庭3名法官聽罷雙方陳辭,駁回定罪及刑期上訴許可申請,將於6個月內頒判辭補充理由,4人須繼續服刑。 4名上訴人依次為劉晉旭 (定罪時23歲,下同)、高梓斌 (23歲)、陳歷釋 (20歲)及許貽顓 (22歲)。 高、許兩人原不服定罪及刑期上訴,兩人昨於庭上確認只會就刑期上訴,撤回定罪上訴,餘下陳就定罪提上訴,劉、高、許3人則不服刑期上訴。 同案被告符凱晴則沒提上訴。 代表陳歷釋的大律師潘兆斌就定罪上訴陳辭稱,陳身處現場鼓勵他人參與暴動,並非唯一無可抗辯的推論。 他爭議記者與示威者同樣戴頭盔、防毒面罩,裝束有相似之處,故原審法官不能排除陳身處現場拍攝。 官:能分辨記者示威者.

  4. 賢拍MV時突被導演要求彈琴,在無準備的情下驚青完成任務。 【明報專訊】MIRROR成員陳賢(Ian)日前推出新歌《DWBF》,一改風格,演繹甜蜜 歌。 他說:「曲風同以往好唔同,希望藉 今年推出幾首歌,向大家展現更多的自己。

  5. 2023年2月3日 · 【明報專訊】警方於2019年11月圍堵理工大學,19人涉在理大外駕駛和乘坐「家長車」,被指接應從理大游繩逃走的示威者,被控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等罪名,其中14人另被控暴動罪。 案件昨日開審,有4名被告在開審前承認暴動罪,如果他們同意控方案情,餘下涉及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的控罪將存檔法庭。 此外,庭上擺放由警方製作、涵蓋理大校園至科學館一帶的立體模型,它與實物比例為1比500。 該宗區域法院案件昨早移師至西九龍法院審理。 19名被告為何英傑、林斌、伍偉楠、冼宏俊、林施雅、梁鋒、陳俊鋒、麥韜、利文熙、黃筠喬、張頌熙、梁穎欣、陳鎮洋、劉淑華、黃琪峰、林鑫濤、卓琬宜、黎靖言和陳宇晴。 10人否認暴動 1人認危駕 警曾拔槍警告停車.

  6. 2014年11月28日 · 什麼是取材? 有了好的立意,就要選擇恰當的材料。 良好的取材,多能從日常生活出發,再延伸境界,達到昇華作用。 比如說,記事,夠深刻的話,必能帶出一些關於人生、社會的啟示和感悟;甚至推己及人,發揮同理心,誠盼人人如此,社會便能返璞歸真。 細心審題,可確立取材的範圍,讓選取材料不偏離題旨。 例如: ?人物:用什麼人稱入文? 說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 是個人還是團體? ?時間:早? 午? 晚? 過去還是將來? 是一段時間還是一瞬間? ?地點:什麼地方? 書店不同圖書館,電車不同地鐵。 ?事件:一件事,還是兩三件? 舉正面事件還是負面事件? 有了材料之後,哪部分詳寫?

  7. 2023年10月25日 · 【明報專訊】高院原訟庭約3年前裁定,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可享有遺產繼承權。 上訴庭昨駁回政府一方上訴,下令維持原判。 政府上訴時爭議,遺產繼承法例將同性伴侶排除在外,有助鼓勵異性伴侶結婚,猶如要加入私人俱樂部成為會員,才可享特殊福利。 上訴庭判辭指終院早在其他案件,駁回異性伴侶可獨享權利的主張;現時制度對同性伴侶構成沉重負擔,難稱合理。 政府:研究判辭考慮跟進否. 司法覆核申請人為已離世的吳翰林 (Edgar),以及代為訴訟的丈夫李亦豪 (Henry)。 Henry透過律師樓表示,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否定兩人的婚姻關係,如同在傷口灑鹽,冀政府尊重判決 (見另稿)。 政府發言人回覆表示會研究判辭,考慮需否跟進,現階段不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