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15日 ·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Gloria 發表於 2022年4月15日. 全球疫情加速供應鏈數位轉型競爭格局重組. 根據MHI與德勤Deloitte合作發布的產業報告指出將近80%的供應鏈領導者表示由於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他們已經加速數位轉型的工作。. 預計未來 ...

  2. 2023年1月6日 · 概要. Ernst & Young LLP安永美國於2020與2022年底針對200位供應鏈高階管理人員進行調查該調查內容包括新冠病毒疫情對受訪企業供應鏈的影響該企業未來一至三年的優先要務以及其將如何實現供應鏈數位化本文將深度探討上述調查的三項主要發現時至今日疫情仍持續影響全球供應鏈並帶來各種險峻的挑戰直至2022年各國的鎖國政策持續減緩或中斷原物料以及成品的貿易流。 然而,疫情為供應鏈帶來的挑戰不完全是前所未有,例如疫情間暴發出的人力短缺與停工相關損失,都是疫情前即存在的隱形漏洞。 總而言之,疫情加速並放大了早已存在於供應鏈的各種問題. 以下為Ernst & Young LLP於2020年底以及 2022年九月份(EN) 進行的調查結果。

  3. 數位轉型帶動供應鏈革命. 中美貿易競爭時期加上COVID-19疫情影響促進產業變革也加速產業供應鏈的變遷從追求降低人工及建廠成本到工業自動化的導入台資企業的發展動向一直緊追著經濟發展趨勢而前進。 「」,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須因應的常態了! KPMG安侯建業顧問部副總經理陳其愷表示,「變」來自於外在因素導致的「變遷」、也可以包括企業內部主動的「變革」,或被動地必須「應變」。 KPMG將企業運營的模式概分為兩大區塊: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與營運模式(Operation Model),變革與應變最重要的是維持營運不中斷與有效預防風險,妥善地在商業模式與營運模式間取得最大價值之綜效,槓桿即成為關鍵的成功因子。 九大槓桿 創造企業價值.

  4. 其他人也問了

    • 疫後供應鏈兩大變化:捨棄「及時生產」、從全球布局改成地方部署
    • 企業供應鏈韌性有多少?一張自評表快速健檢
    • 供應鏈韌性如何養成?先從檢視庫存成本下手!
    • 企業如何靠數位轉型強化供應鏈體質?從二個層面切入

    安永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黃昶勳提到,供應鏈在這波疫情下會有兩大調整,一是從精實生產轉為計畫生產。 製造業過去提倡用 「及時生產」(Just in time,JIT)來減少庫存成本與人力冗餘,有些公司甚至能將庫存周轉率壓在 1 個月內,但疫情下的工人隔離期動輒半個月,一斷鏈,庫存根本難以應對。 因此,他會建議企業要有「計畫生產」的思維,就像 Google Map 安排最佳路徑一樣,從A點到B點有不同的到達路徑,當最快路徑不通時,馬上可以換交通工具、路線,同理來看,企業要有更多元的生產方式與組合,才能在危機到來時,即時排出新的生產流程,應對任何不可預期的情況。 第二個是從長鏈改成短鏈布局,過去為了追求高毛利,會將下游製造移到生產成本低的國家,但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對 2500 億中國商品加...

    企業該如何檢視供應鏈的韌性程度呢?曾韵建議企業參考國際標準,如:ISO22301(供應商的營運持續能力)或 PA 7000(供應商的營運能力、品質、資安、安全、營運持續……等),以此設計供應鏈稽核問卷,瞭解自身供應鏈的狀況。抑或透過供應鏈韌性自評表,快速評估公司的準備程度,若分數落在 30 分以下代表準備不夠充分,應針對弱項補強。

    面對供應鏈的大幅變動,經理人可從哪部分準備起,養成供應鏈韌性呢?專家認為,短期來看,可從庫存檢討與多元採購著手,補強供應鏈的脆弱環節,來應對疫情間緊急的狀況;中長期則藉由強化供應鏈計畫能力、建置跨國生產中心等措施,逐步調整生產策略,以永續經營為目標。 過去企業常有庫存成本與風險應對的難題,「庫存要拉高到多少,才能度過供應中斷的考驗?」「庫存水位提高後,現金水位是否足夠讓企業持續營運?」等都是存貨拉升時,企業會有的疑慮。

    雖然疫情加快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但黃昶勳認為,目前台灣企業多只做到執行面的數位化,例如表單電子化、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收集了許多資料,但這些資料若沒有與生產排程的方式統合,對供應鏈強化未必有太大的幫助。 數位化工具要對供應鏈有幫助,一是要做到供應鏈各端點可視化,從供應商、生產工廠、物流中心、通路分銷到客戶分店,都能即時分享自己的庫存、訂單與出貨資訊,調節供需落差,避免長鞭效應;二是能依據客戶關係、產品特性、訂單利潤與產品需求數量,排定最適合的生產順序,增加敏捷應對危機的能力。最後,系統還要算得夠快才行。 黃昶勳建議,企業可考慮導入 APS(先進供應鏈計畫系統),它能透明化庫存、生產與原物料資料,還會加上限制條件,如:地緣政治導致關廠、原物料缺乏等限制條件,能模擬分析最適合的解決方...

  5. 2021-12-15. 供應鏈如何數位轉型? 從高科技智慧製造論壇看企業導入案例. By SEMI Taiwan. 全球供應鏈近年正面臨劇烈的區域重組挑戰疫情之下製造工廠被迫停工原物料供應也因此中斷導致供應鏈發生缺料缺貨等問題大型品牌廠也害怕供貨不足而向供應鏈大量下單不惜超出實際需求也要確保供貨穩定進而排擠到中小型公司的訂單形成典型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進一步加劇供貨不足的情況。

  6. 事實上早在疫情發生前,美日韓歐盟各國際組織及國際大型企業等,就提出於對數位海嘯衝擊的迫切憂慮對未來經濟不可避免的數位趨勢,提出將會面臨數位斷崖的警告,並陸續投入資源進行數位轉型而台灣在2020的防疫奇蹟中,雖然相較於世界有的不同的步調,但我們已經看見一些從生活與產業各層面的數位轉型微趨勢的發展;2021年五月間台灣猛烈爆發的疫情,讓相對幸福的台灣立即面對數位轉型,社會與生活型態可說經歷完全轉變。 至於產業則是「不轉不行」,將數位轉型從被迫轉型,變為主動出擊。 對企業與產業而言,現在不是討論該不該做,而是如何加速,讓好的成果在一個垂直領域中更快速地擴散。

  7. 2022年7月21日 · 後疫情時代如何全面打造半導體供應鏈數位韌性.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成了疫情下最夯的名詞為了維持內部運作不少企業紛紛擁抱數位工具在面對疫情封城遠距辦公的新常態生活中找出解決之道但也因企業紛紛以雲端聯網等數位工具啟動數位轉型之路讓內部的資訊安全面臨到空前危機。 文章語音朗讀・ 08:42.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SEMI. 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發布時間:2022-07-21. 瀏覽數: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