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facebook.com

      圖片: facebook.com

      • 據說,蘭勝會派米之舉的盛行,可能源於 1950 年代,當時因糧食供應穩定,漸有善長或機構施善。 而潮州人開米舖者多,故盂蘭勝會的最後一天,為無主孤魂舉行超度儀式後,會派米予各位善信以此為先人積福。 現時派發平安米已演變為長者討好意頭、祈求健康的習俗。
      www.mpweekly.com/culture/cu0001/盂蘭節-鬼節-神功戲-142499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盂蘭派米 是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民間舉行 盂蘭勝會 後的活動,所派的米本是用作 施食 ,放於 招魂台 和 面燃大士普渡真君 ( 大士王 )神像附近,正向 經壇 方便 鬼 食用,人們相信 瑜伽焰口 之後,食物會增加千萬倍;儀式過後,食物形雖在而質已變 ...

  3. 每年農曆七月,香港不少潮人團體都舉辦盂蘭勝會,派發平安米,以發揚「祭祀祈福,布施四方」的精神。. 今年由各區盂蘭勝會團體主辦之派活動將陸續於二零一九年八月舉行。. 政府在尊重傳統活動的同時,也考慮到不少長者或會到遠離住所的地區,又或長時間輪候 ...

  4. 2023年8月16日 · 新冠疫情後首個盂蘭節,有團體在粉嶺復辦開放予公眾的大型盂蘭勝會,今日(16日)傍晚也設50圍平安齋宴,也將上演潮劇酬神,在農曆七月初三、即18日,則會向公眾派發平安米

  5. 在盂蘭勝會的最後一天,會派米予各位善信,在派米前一晚的午夜時分,會為無主孤魂舉行超渡儀式,既為救濟貧民,亦為先人積福,謂平安米」。

  6. 盂蘭勝會的主要活動是祭祀祖先及孤魂野鬼,活動包括燒街衣、潮劇神功戲、派平安米和福物競投。 燒街衣主要是祭鬼,居民會在街上燒金銀衣紙 ,供養祭品如豆腐、芽菜、白飯等,令孤魂有衣有食。

    • 盂蘭節平安米1
    • 盂蘭節平安米2
    • 盂蘭節平安米3
    • 盂蘭節平安米4
  7. 在盂蘭勝會的最後一天,會派米予各位善信,在派米前一晚的午夜時分,會為無主孤魂舉行超渡儀式,既為救濟貧民,亦為先人積福,謂之「平安米」。

  8. 平安米”是這項民間傳統活動的主題,政府建議把派發 的米包份量一律定為每包不超過一公斤,以及禁止派發現金或米 包以外的任何物品,預計可以減低派米活動對長者的吸引力,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