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盂蘭節為中國漢傳佛教的重要節日僧侶於這天集會無分彼此可互相提出意見和看法從而作自我改善。 因此,佛家又稱為「僧自恣日」或「佛歡喜日」。 「盂蘭」的梵文是「avalambana」,意思為「救倒懸」,指解救正在受苦的餓鬼 [2] 。 燒街衣 [ 編輯] 香港 和 澳門 常見的活動是燒街衣,最好在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日,日間也可以燒街衣的。 [3] 盂蘭節典故 [ 編輯] 佛歡喜日 [ 編輯] 更多資訊: 結夏安居 和 供僧衣節. 依照舊時 佛教 的制度,僧侶每逢雨季時,會集合在一起修行,稱為 結夏安居 , 南傳佛教 此節日開始於 佛曆 中的第11次滿月後,大約相當於陽曆的十月,稱為 供僧衣節 。 由於中國的氣候與印度不同, 漢傳佛教 的結夏安居就改為 農曆 四月十六 至七月十五。

  2. 地官誕 係中國民間拜祭先人、普渡佈施、祈福嘅 陰 節,北方係農曆七月十五時過,所以又叫 七月半 ,而 華南 (兩廣、閩臺)則提早一日,係農曆七月十四,緣由係宋末蒙古入侵時,啲人為咗去南方走難就提早一日過節。 相傳呢一日地府開門,陰司放禁,啲 鬼 走曬出來,嚟到人間;有子孫後人拜嘅就返家廟喫香,無主野鬼就遊離浪蕩,去騷擾人家,所以呢個節都要拜先人、普渡野鬼、做法事,亦都有求鬼去病消災。 所以呢個節又叫做 鬼節 ,類似於西方嘅萬聖節。 呢個節重有好多個名,因為要燒金銀衣紙,所以又叫 燒衣節 ,同時又係 佛教 同 道教 嘅宗教節日,佛教嗌佢做 盂蘭盆節 ,簡稱 盂蘭節 ,道教嗌做 中元節 ,因為道教話呢日係地官生日,所以百姓又叫 地官誕 。

  3. 2023年9月15日 · 1. 燒紙錢和祭品. 在7月14鬼節,人們會準備各種祭品,如糕點、水果、燒雞鴨等,供奉在祖先的神位前。 此外,他們還會燃點紙錢,相信這樣可以將財富和幸福送給亡靈,幫助他們在陰間過得安逸。 2. 走火入魔7月14鬼節的一個獨特儀式,人們在火上行走,認為這樣可以淨化身體,也可以趕走邪靈。 這一活動在一些地方被視為信仰的表達,也是人們對祖先的一種尊重。 3. 祭拜祖先. 在這一天,家庭會舉行祭祀祖先的儀式,整理祖先的墓地,供奉鮮花和食物。 通過祭拜祖先,人們表達了對前人的感恩和尊敬。 回到目錄. 盂蘭節2023|禁忌. 盂蘭節禁忌1.路不拾遺.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7月27日 · 盂蘭盆節的日期會因地區而異不過大多數地區通常都會在8月13日至16日之間慶祝。 在某些地區,特別是在 關東 ,盂蘭盆節的宗教活動會在7月進行這是因為日本在1873年改用西曆之前使用的是舊曆法使用這個比原來提前一個月左右的新曆法之前盂蘭盆節是在七月十五左右慶祝然而與六七月相比八月實際上更接近這個時間點。 也因為如此日本大部分地區,都是在盛夏的八月時節慶祝盂蘭盆節,而盂蘭盆節就以八月中旬的印象留在人們腦海中。 該如何慶祝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期間,很多人會回鄉與家人團聚。 這是一個家族家庭團聚的節慶,因此許多人會休假,企業有時也會在此期間休息。 火車、飛機和飯店也會在盂蘭盆節期間經常被預訂一空,因為數以百萬計的日本人在全國各地與親人團聚或出遊旅行。

  6. 2016年8月14日 · 盂蘭節在佛教中意義深遠蘊涵慎終追遠的孝思之情更包含了中國尊宗敬祖的傳統精神再過幾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的盂蘭節」,期間所舉行的盂蘭盆法會」,佛教視之為全年最重要的法會原因是盂蘭節在佛教中的意義深遠蘊涵慎終追遠的孝思之情更包含了中國尊宗敬祖的傳統精神非常值得後人提倡因此千百年來藉盂蘭盆法會超度歷代先靈的儀式各地寺廟每年均盛行不絕。 相信現時社會上很多人,並不一定完全瞭解盂蘭盆節的起源意義;因此,在這裏想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 壹、佛歡喜日的由來/盂蘭盆節的意義. 在佛教裏,農曆七月十五日,可有有三個名稱:僧自恣日、佛歡喜日、盂蘭盆節. (一)、僧自恣日. 一、「結夏安居」與「僧自恣日」的關係: (1) 何謂「結夏安居」?

  7. 盂蘭盆經的記載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眾生離 餓鬼 苦,生人天中 [6] 。. 佛教 依照盂蘭盆經 》的說法,在 農曆 七月十五日這天舉行「盂蘭盆法會」,以供奉 佛陀 和 僧人 ,濟度 六道 苦難 眾生 ,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

  8. 盂蘭節俗稱鬼節傳統上民間在這節日的主要活動是祭祀祖先及孤魂野鬼以確保闔家平安不受亡靈侵襲隨着時代變遷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及信仰有所轉變盂蘭節部分習俗如燒街衣等已逐漸少人參與自盂蘭節被列入非遺名錄後更多人開始關注盂蘭節這個逐漸式微的節日自2015年開始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每年舉辦盂蘭文化節透過不同活動和比賽吸引年輕人參與此舉有助傳承中國文化亦可使更多人認識此傳統習俗而不致湮沒。 建構文化身份認同.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香港年輕一輩接觸各國不同的文化,部分人漸漸不了解傳統中華文化。 以鬼節為例,傳統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對此有不同理解,現時香港年輕人熱衷參與西方的萬聖節相關活動,多於中國的盂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