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28日 · 周樹佳提供圖片. 由於有法例的限制遷墓的選址大都只能在專屬的葬區內但若真的找不到心水好地折衷的辦法就是在現有的墓地內加葬例如太太搬回與丈夫合葬兒子搬回跟父母合葬等等但因要損壞原墓恐洩氣破風水有不少人仍認為可免則免。 這次駱氏祖妣的遷墓較有運氣,因村民早在葬區找到了一處吉地,其位置剛巧就在丈夫駱乾振墓不遠處,而經風水先生考察,又認為可用,故整個遷墓工程可說是十分順利,而因舊碑有歷史意義,村民不忍拋棄,遂亦搬回掩埋在新墓內。 駱氏家祠嵌告示牌歡迎參觀. 散村駱氏一族是客家人(按:元朗黃屋村另有一駱族,乃圍頭人),村中建有一間兩進深的乾振駱公祠,2018年才重修竣工,內裏光潔明淨,打掃得一塵不染。

  2. 2019年7月24日 · 2019-07-24.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何君堯父母墳墓被人破壞。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區天海、林駿強報道: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被網上暴徒「惡搞」離譜至「人神共憤」程度! 繼何君堯設在荃灣荃豐中心辦事處前日遭人惡意毀壞後,昨日更有人到何君堯雙親墓地大肆破壞,將其先人的兩墓碑推倒,更用噴漆在附近牆壁及地面噴上侮辱字句,行為令人髮指;另有一批人昨午到美樂花園何君堯的辦事處聚集,大批警員在場戒備,無衝突事件發生。 40名建制派議員聯合譴責. 40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包括民建聯主席李慧瓊、經民聯主席盧偉國、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等人,昨晚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激進暴力分子惡意針對何君堯的一連串違法暴力行為。

  3. 2020年10月26日 · 上洋村眾越崎嶇石澗祭祖. 2020-10-26 15:00. 來源:香港商報. 早年遷港的客家人多聚居山區,亦因重視墓葬風水,祖先多葬在山上,經過幾百年的歲月,重陽祭祖的習俗仍然保持,在交通改善下,掃墓依舊艱辛。. 位處清水灣半島的客家村上洋村,子孫們在 ...

  4. 2019年1月2日 · 首頁 > 新界專刊 > 新風物. 誰人告發衙前三虎(下) 2019-01-02. 來源:香港商報網. 前文(2018.11.11見刊)提及,筆者在2009年參與一次完山儀式之際,無意間發現了那位告發衙前三虎惡行者的身份,其經過全靠一穴「不能拜的」所賜。 事緣當年屏山鄧氏一處墓地「三穴墳」完山,由於主乃愈喬二公祠所供奉的鄧愈聖和鄧喬林兄弟,赫赫有名,加上自己往昔沒有好好做紀錄,所以那回便刻意一到。 一個不能拜的露端倪. 這俗稱「三穴墳」,原因是塋規模頗大,乃打橫一連三座相連的墓地,其正中主便是鄧喬林及其妻鄭氏,而直望左邊即鄧愈聖之,右邊是另一先人鄧馴若之

  5. 2017年4月20日 · 2017-04-20. 來源:香港商報. 去年一月初,文錦渡邊境禁區縮減,沙嶺墳場終解禁,市民從此不須用禁區紙進出。 唯地利並未能改變那裏無名石碑死者的命運在過去的清明節大批市民前往掃墓但同一地方的公幕地帶香火寥寥全港只有沙嶺公墓會安葬無人認領遺體在社會環境變遷及更多關懷獨居長者身後事服務下須安葬在沙嶺公墓的人數逐年減少10年前還有800多人到去年已減少至258人。 走向公墓山頭,草樹青蔥,灰色的小石碑群盡是冷冷的數目字,莫名的感傷襲上心頭,只好放下鮮花聊表哀思! 圖、文:鄭玉君. 蝴蝶在石碑上停駐良久。 下葬六年後仍無人認領遺體會拿去火化,再移送寫有年份的公墓內。 前朝部門市政事務署公墓立石,據估計在六十年代所立。 一束鮮花慰孤魂。 孤魂之家很擠迫。

    • 破墓1
    • 破墓2
    • 破墓3
    • 破墓4
    • 破墓5
  6. 2021年5月1日 · 「東華三院殯儀基金」成立 為經濟困難市民提供免費殮葬服務. 2021-05-01 16:18. 來源:香港商報網. 東華三院自1870年創院至今,一直提供施棺贈殮服務,以發揚慈善精神,幫助基層人士。 該院屬下鑽石山殯儀館亦有為經濟困難的市民提供免費殮葬服務,以減低家屬的經濟負擔。 為向大眾提供更適切的服務,該院已於2020年優化原有的免費殯儀服務,並成立「東華三院殯儀基金」。 該基金主要為家境清貧和經濟突然出現困難的喪親家庭提供,以簡約基本為主的「免費殯儀服務」,包括火化費、死亡證費用、棺木及靈堂布置等,以減低家屬的經濟負擔,協助他們渡過難關,亦為亡者完成人生最後旅程。 基金申請人須經由註冊社工推薦及核實,並同意委託東華三院屬下殯儀館為殮葬商。

  7. 2021年5月9日 · 2021-05-09 13:3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有不少遺址埋藏着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很多人愛到西貢行山,其實只要行到大網仔附近,就可看到一座抗日英烈紀念碑,正是位於西貢斬竹灣。 這個紀念碑及烈士墓園,由一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香港爭取自由的西貢居民後人興建,整個墓園於1989年1月建成,耗資100萬元,更開放予遊人參觀。 該墓園內共有三座紀念碑,主碑高十米,碑文詳載西貢居民對抗日軍事蹟。 多年來有多批抗日老戰士爭取將這抗日英烈紀念碑列入國家級遺址名錄,終在去年9月,獲國務院納入新一批國家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保護管理等。 除了到西貢行山欣賞美麗海景及寧靜山景外,也可到來墓園緬懷過往英勇西貢居民抗日的凝聚力。 (崔俊良攝) [責任編輯:徐麒釗]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