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穆罕默德在他祖父過世後,為了不要加重叔父的負擔,而開始替人放牧,並在十二歲起就隨叔父外出經商,曾到過 敘利亞 、 巴勒斯坦 等地,根据 伊本·希夏姆 、 泰伯里 等伊斯蘭史学家的记载,基督教僧侣 巴希拉 (英语:Bahira) 认出了他,并预言他 ...

  2. 約595年,在一次旅行中,25歲的穆罕默德認識了當時40歲寡婦海迪徹(赫蒂,Khadijiah)。[18] 穆罕默德的才能給海迪徹印象深刻,因此她問穆罕默德是否願意娶她為婦。這個婚姻是穆罕默德一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3. 公元619年,穆罕默德的叔父和妻子相繼去世,使穆罕默德失去了兩位重要保護人和支持者。麥加貴族乘機加緊對穆罕默德的迫害。伊斯蘭教史稱此年為“悲痛之年”。迎娶艾布伯克爾之女阿伊莎。

  4. [9] 而穆罕默德的母親阿米娜也在穆罕默德六歲那年因病逝世,而身為古萊什家族領袖的祖父阿布德·穆塔利卜,也在照顧穆罕默德後相繼去世,因此穆罕默德的祖父將穆罕默德托付給個性相當老實的兒子阿布·塔里布照顧至大。

  5. 2018年3月21日 · 穆罕默德並非百分百完美聖人,在宣揚教義途中,為了和古萊須族人和解,他曾扭曲神聖訊息而遭天使質問,也曾不得已在毆妻議題上對友伴妥協。 這些跌跌撞撞更讓我們確知他不過是一介凡人,他只是神使者,而非神化身。 「萬物非主,唯有真主 」是伊斯蘭教至高信念。 在阿姆斯壯所描繪的穆罕默德身上,可以看見「 認主獨一 」信仰所孕育出的特質 。 因為順服於獨一神最高權威,穆罕默德謙遜待人,過著簡樸自持生活;因為感念真主施予人恩惠,他提倡「 課捐 」傳統,鼓勵穆斯林捐贈部分收入,效法真主給予精神,與弱勢者同甘共苦;因為真主為每一個民族都制定了各異律法和道路,他從未強迫任何人加入穆斯林社群,也尊重不同信仰。 這些細膩故事正是這本書難能可貴地方。

  6. 其他人也問了

  7. 穆罕默德於公元632年6月8日與世長辭,享年63歲,安葬於麥地那“先知清真寺”內。. 穆罕默德的言行錄--聖訓,成為信仰、行教、立法和社會生活準則。. 史學家稱頌穆罕默德是人類文明史上偉大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宗教改革家。. 詞條統計. 瀏覽 ...

  8.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穆罕默德穆罕默德 - Wikiwand

    穆罕默德 ( 阿拉伯語 : محمّد‎ Muḥammad ; 570年5月4日—632年6月7日) [3] [4] ,是 伊斯蘭教 的先知和創傳者,同時也是 政治家 、 軍事家 和社會改革者 [5] [6] [7] 。. 他成功得使 阿拉伯半島 的各部落在伊斯蘭一神教下統一。. 除了 阿赫邁底亞 的 穆斯林 以外 ...

  1. 相關搜尋

    穆罕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