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練乙錚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序言. 生平. 事件. 被梁振英以律師信警告. 信報專欄被停止. 支持年輕候選人. 通緝流亡. 作品.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練乙錚. 不转换. 工具. 練乙錚 (英語: Joseph Lian ,1951年8月 — ), 香港 本土派 學者及傳媒工作者。 生平 [ 编辑] 於香港土生土長,中學畢業於香港 九龍華仁書院 ,後獲 美國 卡爾頓學院 高級榮譽數學學士學位及 明尼蘇達大學 明尼阿波利斯 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2年前於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任教,其後回港並任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 副院長,並為該校首屆最傑出教學獎得主。 [1] 他是繼《 信報 》創辦人 林行止 後第二位有「 香江第一健筆 」稱號的傳媒人。 [2] [3]

  2. 內容簡介. 剛卸任信報主筆的練乙錚說在任何國家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及政治權利愈受維護社會愈加穩定維權和維穩是相輔相成的。 但是,在當今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之下,「維穩」的對立面竟是「維權」。 從中央到地方,掌權幹部無不視「維權」為大敵。 溫和如劉曉波者維權,拉;律師依法維權,抓;傳媒以言論維權,封;上訪者以自身維權,壓。 社會好像和諧了。 然而,練乙錚指出,在香港,同樣的和諧假像卻無法維持。 特區政府零三年以來日趨保守,本地政改每不成事,市民權利受打壓,而既得利益卻穩如泰山。 社會矛盾增加,市民不滿無法渲泄,激進主義因此抬頭。 在「八十後」年輕一輩中,此現象尤其明顯;這個「深層矛盾」,實非所謂「代際張力」所能解釋。

  3. 博弈練乙錚文集VI. 內容簡介. 中央和特區政府與泛民之爭,是博弈; 泛民內部激進與溫和兩派之爭,也是博弈。 北京高調介入香港政改,港人脫北意識漸濃, 為了真普選,香港人會去到幾盡? 「力場消退之後,港人一朝醒來滿地紅遍,方知天外有天樓外有樓。 」現為《信報》特約評論員的練乙錚,直指二零一二年的特首小圈子選舉,實為香港一線與二線財團利益板塊之爭,並在本書中精闢地分析了梁振英上台在政治經濟學上的意義。 而爭取民主的戰線,是香港另一場博弈。 「港人經年累月循『合法途徑』投入的社會改革資源絕對不低,但至今絕大部分都是白費的。 」曾經因為參加民主運動而丟官的練乙錚,斷言在爭取真普選之路上再走「和理非非」收效不大,港人將逐漸傾向以「違法達義」的方式爭取民主。

  4. 港理──練乙錚文集IV. 內容簡介. 九七以降大陸對香港的影響力日大無論是好事物還是壞因素通過有形或是無形之手皆像水銀瀉地般迅速進入港人生活和意識領域如何取精用宏擇其善者而蓄之實為決定今後香港社會向上提升抑或向下沉淪之關鍵現為信報主筆的練乙錚在本書討論在二零零九年鬧得熱烘烘的議題政改。 有關普選、功能界別、公投、區議會方案等的文章,資料豐富,有助讀者思考問題。 同時,他冷靜分析兩地法治、將政協和人大本義還原,並檢討領導人習近平過往政職。 其精準地分析國情和香港大局民情,對香港核心價值之影響,及港人因應之道,力提可以「理直氣壯地親共」,更要「理直氣壯地反共」,共通點在一個「理」字。 本書賣點.

  5. 9789881754196. 索書號: 《香港──練乙錚文集II》收入練乙錚過去一年在《信報》「香島論叢」撰寫有關香港的評論文章。. 繼《中國──練乙錚文集Ⅰ》後,作者再次以文字關切自身城市,由《基本法》任命漏洞談到形式上的效忠;細說曾特首不懶不蠢,用 ...

  6. 2024年5月19日 · 练乙铮 (英语: Joseph Lian ,1951年8月 — ), 香港 本土派 学者及传媒工作者。 生平 [ 编辑] 于香港土生土长,中学毕业于香港 九龙华仁书院 ,后获 美国 卡尔顿学院 高级荣誉数学学士学位及 明尼苏达大学 明尼阿波利斯 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2年前于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任教,其后回港并任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 副院长,并为该校首届最杰出教学奖得主。 [1] 他是继《 信报 》创办人 林行止 后第二位有“ 香江第一健笔 ”称号的传媒人。 [2] [3] 他曾任香港科技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副院长,著有经济学小品文集《水清有鱼》。 后来他接任 沈鉴治 ,担任《 信报财经新闻 》 总编辑 。 1998年起出任 中央政策组 全职顾问,与 刘兆佳 、 曾德成 等共事。

  7. 力場消退之後港人一朝醒來滿地紅遍方知天外有天樓外有樓。」現為信報特約評論員的練乙錚直指二零一二年的特首小圈子選舉實為香港一線與二線財團利益板塊之爭並在本書中精闢地分析了梁振英上台在政治經濟學上的意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