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3日 · 通過「拉齊」三地跨境養老服務標準,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貼心的養老服務。 這個項目一啟動,日後享受「港式養老」服務,就如同下樓食個港式茶餐廳一樣方便。

  2. 2023年4月13日 · 考慮到專業的護理服務、舒適寬敞的生活環境、相似的飲食習慣、無障礙的語言溝通、合理的收費、醫療政策扶持、便捷的交通等因素,越來越多港澳老年人選擇在南沙養老。 目前,南沙區養老院已收住3名香港長者。 其中,兩名香港長者表示曾入住香港的養老院,在廣州市經過長達10個月的觀察對比後,於2019年11月申請入住南沙區養老院,至今仍然居住在院內。 兩位香港長者表示區養老院環境宜人,餐飲實惠又美味,服務優質,在結婚紀念日、教師節等特別的日子裏工作人員為老人慶祝,親如一家人。 自2022年6月《南沙方案》印發後,廣州市、南沙區落實「便利港澳居民就醫養老」要求,關切常住南沙區港澳老年人需求,先行先試,於2023年1月參照《廣州市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輪候管理辦法》收住一名常住南沙區無人照料的香港老年人。

  3. 2019年4月17日 · 第三,有批評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妨礙「後浪」向上流動和被拔擢提升的機會,可能會引發社會新矛盾;但其實這只是支援「下沉的老人」或「上升的新人」之間的政策抉擇和資源調配,本身沒有對或錯。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8年12月11日 · 社會福利的標籤為何重要 及其解決方法 - 港人博評 - 港人講地. 發表於 2018-12-11 09:00. 分享. 讚好 39. 日前筆者提出一個講法就是去屆政府推出的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已經大體上解決了老人貧窮問題。 因此,所謂「全民退保」的爭議應該到了終結篇。 這一講法惹來楊森兄的回應。 他指出長生津有標籤效應,故會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沒有申領。 他並援引周基利的社會匱乏研究,好像香港長者貧窮及匱乏問題大有長期解決不了之痛。 本文就是探討一下社會福利的標籤問題及應對之道。 我的假設是,一個有50萬人領取的長者福利哪會有什麼標籤呢? 若筆者論證成立,我們應將精力聚焦在更迫切的社會政策——房屋及土地短缺! 香港老一輩長者深受傳統自力更生價值影響,除非迫不得已不伸手向他人求助。

  6. 2020年9月10日 · 老人家跟不了,我們可以伸手攙扶一把,可以陪伴慢走一程。 今天對老人家尖酸批判的人,理由大抵只得一個,就是他們未曾老去。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每個人都有慢下來跟不上時代的日子。 我喜歡一句話: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來的自己。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 2020年9月9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標籤.

  7. 2021年12月9日 · 1. 嬲爆.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實施嚴格的入境防控管制措施,失業率因而飆升,加劇貧窮問題,早前政府發表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貧窮人口增至165.3萬人,按年增16.2萬人,即接近每4人就有1人活在貧窮線下,為有...

  8. 2022年5月14日 · 香港老人院舍長期人手不足加上環境惡劣這些問題在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完全反映出來。 政府提出修例建議,從8方面提升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的質素,《2022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昨(13日)刊憲,並將於本月25日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和二讀。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非常關注長者的情況,今日在其社交專頁發文,認為只有有足夠土地,就能解決有關問題。 梁振英的帖文以「對不起老人家」為題,文中指香港老人院舍太擠迫,服務人員短缺,整體質素太不堪。 而政府昨日刊憲修訂院舍法例,在人手、院舍住客人均面積等多方面提升質素。 他強調「地是關鍵」,有地就可以增加院舍的人均空間,也可以建宿舍,大量引進外地的護理人員。 土地的開發成本和機會成本低,就可以在提升服務質素的同時,壓低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