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30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接近姜錫圭當時95歲人生的3分之1。 姜錫圭在對於「我了」這件事情的定義上 犯下了巨大的錯誤 ,但現在已經於事無補。 「即便我現在已經95歲,但我的神智依然很清醒,也許我還能再活10年,甚至20年。 如果重回退休那刻,如果我知道我還能再活30年,我不會再選擇這種生活。 「我現在準備開始學習早就想學的語言,我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10年後,在105歲的生日上,我不會因為一事無成而後悔。 點擊圖片放大. 長壽時代 退休計劃應從長計議. 我們生活在一個與父輩截然不同的長壽時代。 即便在我們退休後,也依然餘下2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歲月。 聯合國數據顯示:2000年~2019年間,全球預期壽命從67歲延長到73歲.

  2. 2020年9月2日 · 英文是 “You in charge of your own happiness.” 9.人人有腦有口去諗去講,這是大家的自由。 既然如此,不需太介懷及關注別人怎樣諗你與講你。 重要的是深知自己在追求甚麼。 10.遇到不幸的情況時都要告訴自己:「時間解決一切,再壞的,也會過去! 11.在可能的範圍內,不要求人。 不要做Taker。 反之,盡量慷慨,施比受更有福,多做Giver。 12.人是感性的動物,而感性是要培養的,對家人,對朋友,甚至對你光顧的食肆員工、大廈管理員及清潔工……好一點,很快,你就會感到「回力球」效應。

  3. 2023年10月28日 · 然而,他現在認為「如果沒有壞,就別修理」(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這句古老格言比想像中更可取。 錯誤2:誤以為投資的「時機」比「習慣」更重要

  4.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大轉變。

  5. 2024年6月9日 · 他就是88歲的王德順。 其實這不是他第一次行Catwalk,2015年王德順初登北京國際時裝周,便因氣宇軒昂的儀態爆紅,被内地網友譽為「爺爺輩的吳彥祖」。 點擊圖片放大. 他的一生堪稱傳奇:24歲做話劇演員,44歲學英語,49歲辭職前往北京創作啞劇,50歲進健身房,65歲學騎馬,78歲學駕駛重型摩托車,79歲上T台,80歲學年輕人當DJ打碟,84歲在滑冰場馳騁,85歲學習開飛機…… 「灶台作家」楊本芬︰80歲出版處女作. 2020年,一本題為《秋園》的小説登上國内各大書店暢銷榜,出版當年就加印14次,賣出8萬多冊。 小説講述一位母親為家庭在苦難中求生的故事,展現出歷史變革中人性的堅韌與美好。 在主打書籍影音資料的社交平台「豆瓣」,10萬名讀者打出了9/10分的高分。

  6. 2023年9月2日 · 1. 當技術指導:¥4,000/月. 帖主在微信公眾號「小玥玥er聊養老」撰文稱,退休後,她並沒有讓自己閑著,而是繼續賺養老錢,因爲不覺得自己,也不想與社會脱節。 她退休前曾是一家大型服裝公司的高級服裝製版師,現在正在其他合作公司做技術指導。 這個工作不需要坐班(按規定時間在辦公室工作),有特殊版型、技術問題時才會找她。 有時她會去公司辦公2小時,但不需要天天去。 現在的公司給她人民幣4,000元(約4,305港元)的月薪,她表示雖然工資不高,但不太需要花時間,還能讓她的專業技能繼續發揮價值。 2. 給有錢鄰居做「保姆」:¥4,000/月. 她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商人鄰居,步入晚年後把自家公司的業務交給了兒子。 他離異多年、長年獨居,近年身體變差,請了專門的保姆照顧。

  7. 2023年7月29日 · 分享:. 雖然現在年輕人都對退休生活有新定義,但很多老一輩仍然覺得,到了退休年紀就應該退休離開職場,享受休息時間。. 根據CNBC引述斯坦福大學長壽中心的數據,目前美國5歲兒童中的一半預計能活到100歲,所以60歲不應該是一條分界線,距離結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