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0日 · 1. 高血壓大多沒有明顯病徵,因此很多人忽視血壓問題。 然而高血壓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中風、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動脈瘤、心臟衰竭、視網膜病變和腎硬化等。 若高血壓患者同時患有心臟、腎臟毛病,對健康的影響更大。 2. 高血糖. 血糖偏高及糖尿病在發病初期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除非定期檢測血糖,否則不易被發現。 到了發病中期,才出現口渴、尿頻、疲勞、視力模糊、陰部搔癢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 至患病晚期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 (失明)、腎病變,足部循環及神經系統病變 (包括感染、潰瘍及壞疽)而導致截足等。 國際大型研究亦發現,糖尿病患者較其他健康人士短命六年,出現併發症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的風險,更高出一倍以上。 3.

  2. 1 天前 ·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是常見的慢性病,是導致 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主因。如你是三高風險人士,便需定期接受三高檢查 ... 三高高危族 - 中央肥胖高血壓 、高血糖 中央肥胖 - 男性腰圍90cm(35.4吋)或以上;女性腰圍80cm(33.5吋)或以上 ...

  3. 2019年5月20日 · 答: 肥胖的確較易患高血壓,但瘦人亦有機會患上高血壓。 高血壓成因很多,可由遺傳或由其他病如高血脂、糖尿病引發,而另一主要原因是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吸煙、酗酒、高鹽飲食,肥胖、少動、精神緊張等,都會引起高血壓。

  4. 2022年1月27日 · 孕婦和授乳媽媽也不宜服用紅麴,會令身體流失太多血脂,導致不夠膽固醇供應嬰兒發展大腦神經外層,阻礙嬰幼兒發展。 返回目錄 分享

  5. 2019年5月20日 · 衛生署於早前公佈人口健康調查結果,在2014-15年,高血壓病者佔21.1%,達164.9萬人。 一般略為偏高的血壓並沒有明顯的病徵,但跟所有病一樣,高血壓也有它的高危因素。

  6. 2024年4月19日 · 無論是急性腎衰竭或慢性腎衰竭,部份腎衰竭症狀頗為相似,例如腰痛、尿液問題、無胃口和疲勞等。當腎功能少於10%時,亦即是末期腎衰竭,腎臟無法排出體內代謝廢物和水份時,便出現腎衰竭末期症狀:水腫、噁心、嘔吐、疲倦和氣喘等,嚴重的話

  7. 2019年5月24日 · #長者檢查須知. #健康專題. 分享. 很多人認為脂肪肝是肥胖及飲酒過量引致,但事實上並非只有喝酒的人才會有脂肪肝。 中大醫學院發現,每五個瘦人便有一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當中有44%的肝臟發炎,26%則患有嚴重肝纖維化,因此脂肪肝風險不容忽視。 快捷目錄 Quick Links. 脂肪肝是甚麼? 脂肪肝的主要成因. 常見的脂肪肝病徵. 檢查脂肪肝方法. 抽血檢驗 / 肝臟超聲波 / 肝纖維化掃瞄. 如何治療脂肪肝. 脂肪肝是甚麼? 正常的肝臟是會有少量脂肪,佔少於肝臟容積的5%。 當肝臟細胞積累多於5%的脂肪時,則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可再細分為兩類,一是由飲酒過量所引致的酒精性脂肪肝,二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通常由糖尿病或過胖等原因做成。 返回目錄. 不良飲食習慣是脂肪肝的主要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