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善書勸善形式多樣,通俗易懂,易於傳播,有勸善文、勸善歌、勸善圖說、功過格、寶卷等。. 為加深民眾對善書中因果循環、善惡有報思想的理解,善書的註釋部分常以真實事例來講道理、敦教化、啟民智、厚人倫。. 宋代的《後德錄》、《陰德傳》和《勸善 ...

  2. 2018年12月21日 · 長期以來,各地方檢察院、法院在訴訟、審理涉及正當防衛、見義勇為類案件中,往往遇到這樣的難題。. 在一些案件中,違法者會發生受傷乃至死亡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正當防衛或者見義勇為者,往往會被指防衛過當,或對違法者受傷、死亡負有責 ...

  3. 2019年11月18日 · 世榮尚觀樣板間開放儀式上的“洋禮儀”也成了風景線。.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陸紹龍報導: 在萬眾期待中,珠海斗門世榮尚觀樣板間精緻美學於11月16日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這是繼銷售中心盛啟之後再獻一場精緻盛宴。. 世榮尚觀集世榮兆業匠心築家 ...

  4. 2021年2月1日 · 如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 如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如:《道德經》、《黃帝內經》、《忠經》、《孝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古文觀止》、《二十四史》等 ...

  5. 宋朝時江蘇真州人許叔微,自幼家貧,刻苦讀書,很早就考上了秀才,卻在參加會試時屢屢落第。 一次,他落地返鄉途中,乘船經過平望小鎮,夢見關王指點他說:「你沒有積下陰德,所以福祿淺薄,屢考不中。 」許叔微說:「我家境貧寒,沒有錢財施捨別人,怎麽積陰德呢? 」關王說:「你有善心,可以學醫濟世救人,我可以幫你。 許叔微回到家後,認真研讀醫書,悟得了扁鵲、張仲景的精妙醫理,醫術大進。 凡上門求醫之人,許叔微都是有求必應,細心診治。 遇到家境貧困者,許叔微還贈送藥物,不收分文。 被他治好的人,不計其數。 南宋建炎元年,真州發生瘟疫,許叔微上門為百姓診治,十活八九。 五年後,許叔微到禮部參加會試,又經過平望,再次夢見關王,贈詩給他:「藥有陰功,陳樓間處;堂上呼盧,喝六作五。 許叔微醒來,苦思冥想,不解其意。

  6. 粵語 普通话. 清代命理學家袁樹姍曾寫過一首《心命歌》:「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 命實造於心,禍福為人招。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亦聽命,天地自相保。 以此說明人一生的前途命運,富貴貧窮,跟自身的心地有著密切的關聯。 心地好的人,即使先天命格不好,通過自身的行善積德,也能夠改變人生命運,轉禍為福;心地不好的人,即使先天命格再好,如果自身不懂得珍惜,任性妄為,作惡多端,也會由福轉禍,自取災殃。 近代淨土高僧印光大師對此詩深為讚賞,他在與友人及居士的書信往來中,常常抄錄此詩贈人,並在詩旁批註道:「此詩於心命二義,發揮周到。 果能依之行,則命自我作,福自我求,造化之權不歸於天地鬼神矣。

  7. 2021年4月7日 · 2021-04-07 05:38. 來源:香港商報. 傳統文化中,「孝悌」往往連稱,成為儒家的標誌性文化之一。. 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三言韻文《弟子規·總敘》開篇說道:「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儒家思想以「仁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