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7日 · 穴位一:足三里穴. 位置: 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穴)下3寸(除拇指外,四指並攏的闊度),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闊度)處。. 按法: 每天早上及睡前按摩左右腳穴位各1分鐘可以拇指打圈或按放按一下放開再按的方式按摩。. 功效: 足三 ...

  2. 2022年5月2日 · 位置內踝尖直後1寸直上1寸內踝骨上緣處留意此穴位與紓緩目痛的 光明穴 位置不同。【 見圖二 】 功效入肝腎二經董氏光明穴為補穴主治眼痠痛散光有助紓緩長期看屏幕致眼睛疲勞的情況按摩方法順時針打圈按10次眼睛疲勞時 ...

  3. 2024年3月30日 · prevnext. 不少長者都有用溫水及藥材浸腳的習慣註冊中醫師胡玘君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時表示溫水浸腳有助推動血氣運行改善血液循環及睡眠質素刺激穴位並改善人體肝腎3條經絡長者可以每天浸腳每次約10至20分鐘最好在飯後兩小時或睡前浸。 胡玘君針對長者各常見徵狀,建議應選取何種藥材。 對於市面部分足浴藥材包或含化學成分,而且一些包含多種藥材的綜合藥包未必人人合用,胡玘君稱自行配藥製作藥包較好。 本文整合相關注意事項。 針對各徵狀的藥材建議(以下為每次浸腳建議用量) 寒症高血壓 :米酒約1茶匙 或 艾絨20克. 熱症高血壓 :菊花和夏枯草各20克. 筋骨痠痛 :海桐皮30克 或 紅花6克. 血瘀(行血不良致腳呈紫黑色)、靜脈曲張、痛風 :紅花6克.

  4. 2022年6月23日 · 熱點. 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 穴位保健夏天篇2潮濕天氣易誘發皮膚病 中醫教按曲池穴紓緩皮膚過敏短片】 (09:24) 圖5之1 - 穴位保健夏天篇 曲池穴助紓緩皮膚過敏拍攝林梓晴 剪接何芍盈夏天雨水多天氣潮濕註冊中醫胡玘君表示天雨多木製家具及露天木椅容易散發潮氣久坐會容易誘發風癩濕疹等皮膚病雨天濕鞋焗腳亦可致足癬俗稱香港腳)。 胡玘君提醒,若坐在木製家具或露天木椅,可加坐墊;飲食應少吃煎炸肥膩、濃味、辛辣食物,以免生濕助濕,加重或誘發皮膚病。 她亦建議可按曲池穴,幫助紓緩皮膚過敏。 曲池穴助紓緩皮膚過敏. 位置: 肘橫紋外側端,屈曲手肘時以橫紋末端對肘尖的中間點. 功效: 疏邪熱,祛風濕,利關節,調氣血,對改善皮膚病有幫助.

  5. 2022年12月17日 · 圖5之1 - 中醫教用風筒吹三穴位助暖身。. (明報製圖). 氣溫驟降在家愈坐愈凍註冊中醫胡玘君教用風筒快速暖身以熱風吹大椎穴頸背)、關元穴下腹和湧泉穴腳底三個穴位藉由風筒的溫熱作用吹暖穴位達到溫暖身體的效果。. 用 ...

  6. 2022年6月22日 · 1. 大陵穴. 位置: 手掌與手腕交界處的橫紋中點. 功效: 有清心除煩的功效,進而達到止汗及斂汗效果。 按法: 用手指或已用盡墨水的原子筆輔助,以適當的力度按壓,不用太大力,按至產生痠脹感即可,每次可按2至3分鐘。 2. 行間穴. 位置: 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邊緣的凹陷處. 功效: 行間穴是肝經上的第一個穴位,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 按行間穴能去除肝經之火,清熱瀉火,而且止汗效果佳。 按法: 行間穴穴位較細,可用已用盡墨水的原子筆輔助,以適當力度按壓,集中力更好,按至產生痠脹感即可,每次可按2至3分鐘。 註: 上述按穴方法一般人均適用,如有疑問或身體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按穴,並向註冊中醫或醫生查詢及求醫。 採訪:何芍盈、陸秋燕. 短片拍攝及剪接:林梓晴. 穴位保健‧夏天篇:

  7. 不少港人睡得差倘失眠或精神緊張可按揉位於手腕的內關穴和位於腳部的太衝穴具寧心安神疏肝理氣之效她建議每日穴位按摩3至4次每次10至15分鐘。 上 / 下一篇新聞. 中大研究:瞓得好預防玻璃肚 5習慣預防腸易激 3類與飲食無關. 負擔比率跌至67% 何永賢:需鞏固對樓市信心. 賽船墮海 行山倒地 兩男不治. 小蠔灣軌旁山坡火警 機鐵東涌線局部停. 環嶼徑「塑木」砌欄階 山客聯署反對 憂污染損行山體驗 土拓署:耐用可回收. 稱複合物料難回收 環團:不宜郊外用. 百年福德宮火後重修 佔官地待拆團體促留. 福德宮無註冊 廟宇例檢討9年未完. 貨車撞牆毁喉管 長青隧道如泉湧. 《龍珠》牽線十年誼 書迷謝改寫人生. 「小站」考究犯駁處 代粉絲反映「不好聽」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