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6日 · 大便帶血伴隨大量黏液長期腹瀉或便秘腹部持續不適,都可能是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直至2021年5月的數據顯示,大腸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以每10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大腸癌發病年齡,男性為49歲,女性則為31歲。. 而根據醫管局在2021年2月4 ...

  2. 2021年9月6日 · 不到40歲罹大腸癌第三期 全因熱愛做3件事中標. 常春月刊. 2021-09-06 10:00:31 常春月刊 / 常春月刊. 大腸癌年輕化早已不是罕事,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年輕肥胖比例增高,缺乏運動,都是增加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素。 圖/常春月刊提供. 一名年僅40歲的藍先生,近一年來發現排便時偶爾帶有血絲,除此之外,身體上並無任何不適症狀,他以為是痔瘡出血,因此不以為意。...

  3. 4 ,因為已經出現癌轉移,基本上若能將已經轉移出去的部位用手術切除乾淨,也有痊癒的可能,所以會盡量爭取開刀清除的機會。 對於無法開刀的部位,就會建議進行化學治療,同時可能會搭配標靶治療來進行治療。

  4. 大腸癌 4 癌症可能已經或可能沒有穿過結腸或直腸壁生長(任何 T),它可能已經擴散或未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結(任何 N),可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大腸癌 4A: 癌症已經擴散到一個遠處的器官(例如肝或肺)或遠處的淋巴結,但沒有擴散到腹膜(M1a)。

  5. 2022年9月13日 · 第1期:惡性腫瘤在腸壁內(包括黏膜、黏膜下層、肌肉層)。 第2期:惡性腫瘤已經侵犯到腸壁外層表面,但還沒有淋巴轉移。 第3:惡性腫瘤已經侵犯到局部淋巴結轉移。 第4期:惡性腫瘤已經有遠端(如肝、肺)轉移。

  6. 以往晚期腸癌病人的治療選擇不多,現時則愈來愈多新藥可供使用,令病人的平均存活期可超過3年。 醫生會視乎病人的身體狀況選擇治療,一線多會使用 化療 加 標靶藥物 的合併治療,即使一線治療逐漸失效,仍可用二線、三線甚至四線的合併治療,甚至使用 ...

  7. 2023年12月15日 · 依據腫瘤型態及癌症別有不同的治療,目前治療早期大腸癌的方法仍以手術切除為主。部分 1 的大腸癌,可以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來治療,但這項治療只適用於癌細胞未侵犯到肌肉層;如侵犯到肌肉層,須以手術切除。

  8. 大腸癌症狀 . 大腸癌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我們如果能及早識別出癌症的症狀,有助提早診斷,並提高治癒的機會。 大腸癌常見的病徵包括: . 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星期. 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黏液. 大便後仍有便意. 腹部不適(持續疼痛、腹脹、飽脹或絞痛) . 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和疲倦 . 雖然出現這些病徵和症狀不一定表示癌病存在,但可令個人提高警覺,注意身體出現的變化,並盡快尋找醫生診治,透過詳細檢查以確定病因。 醫生會詢問你的相關資料和病歷,為你進行身體檢查,並按需要作進一步的檢驗。 最新修訂日期:2018年8月6日.

  9. 2021年6月11日 · 第三期為 68.7%而第四期則跌至 9.3%,可見及早發現,患者有較高的康復機會。 早期大腸癌可以是無明顯症狀,但只要適時檢查,仍然可以預防及降低風險 。

  10. 醫學界現時有不少指引建議50歲開始篩查大腸癌,當地的美國腸胃病學學院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今年3月更新了有關指引,建議踏入45歲開始要做大腸癌篩查。 若有近親曾患大腸癌或惡性瘜肉,建議再降低篩查年齡至40歲。 大腸癌成因. 大腸癌的確切成因尚未清楚,但相信以下幾個因素都和大腸癌息息相關。 飲食:不健康的高脂肪、低纖維飲食,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都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 生活方式:大量飲酒、吸煙、肥胖和缺乏運動。 家族史: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也有很高的患病風險。 高風險人士包括:

  1. 相關搜尋

    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