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膝蓋痛 相關

    廣告
  2. 院長博士級中醫駐診,運用推拿、針灸治肩頸痛、關節痛、筋骨拉筋、止痛,效果顯著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9日 · 膝痛原因. 運動意外受傷、發炎等也會引致膝關節痛,不過最普遍的,莫過於因退化所致的膝痛。 註冊脊醫王漢榮解釋,日常生活中,過分使用膝蓋、勞損、運動受傷等也會引致膝痛。 而較普遍的則是稍為年長的人,因膝關節退化而出現的膝痛, 一般由40多歲開始出現。 患者會感到膝蓋痛痛脹脹的,有人會不能把腿伸直,蹲下、上落樓梯、走斜路等也感到痛,更甚者就連步行於平坦的路上也痛。 膝痛成因很多,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可以適量運動紓緩及改善。 (thinkstock圖片) 註冊物理治療師伍潔珩表示,很多人感到膝蓋痛,便避免去活動它,愈是不理會,關節就變得愈繃緊、愈痛。 其實透過適當的活動,關節內的潤滑劑才會均勻地分布於關節表面,令活動時變得暢順。 以一些基本的保健動作把問題紓緩,有望改善問題。

  2. 2023年3月31日 · 膝蓋痛原因1:骨質易疏鬆 痛症風險增. 踏入更年期初期,女性雌激素逐漸減少,停經後更會急劇下降,引致骨骼中的鈣質極速流失,因此年長女性容易因骨質疏鬆形成膝蓋痛 。 膝蓋痛原因2:膠原流失快 關節更易老. 當雌激素分泌減少後,體內的膠原蛋白亦會流失。 膠原蛋白多存在於關節的滑液膜內,是關節重要的潤滑劑,避免骨與骨直接磨擦。 隨着更年期的影響,膠原蛋白逐漸流失,由於關節骨骼潤滑功能轉差而導致直接磨擦,不但令關節位置產生疼痛感,亦會引起活動不順暢的問題。 膝蓋痛原因3:軟骨失保護 抗發炎作用減. 雌激素有保護軟骨及抗發炎作用,當更年期雌激素減少時,不但直接令關節軟骨失去保護,更會連帶肌腱、肌肉、韌帶、半月板、骨頭等均呈現老化症狀,連帶引致其他部位衰老,部分女性更在更年期後出現風濕問題。

  3. 2017年10月10日 · 膝痛原因很多,如何分辨屬於肌肉痠痛或要求醫的膝? 註冊脊醫王漢榮提醒,如當運動後,有機會引致肌肉痠痛或勞損,而這情況普遍過2、3天便會自然好轉。

  4. 2022年10月18日 · 膝蓋痛往往令人聯想為老人病,但事實上不少人年紀輕輕,便有膝蓋關節痛的情況。 骨科專科醫生洪煜華解釋,若確定膝蓋痛關節痛的人士,並非類風濕關節炎,那麼本身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反覆勞損及運動創傷等,往往成為患者的膝蓋痛原因。

  5. 2024年3月27日 · 每每做完運動後一至兩日,膝蓋內側下方總覺疼痛不適,或許是鵝掌滑囊炎的警號!若忽視症狀,日後滑囊炎症惡化,可能連簡單屈膝、坐下站起、上下樓梯都會覺痛。部分病人甚至嚴重到晚上痛醒,大大影響日常生活!過度活

  6. 2016年11月15日 · 1. 過度運動. 馬拉松或跑山參加者,日夜操練,令軟骨加快磨蝕,也會令膝關節受傷風險大增。 由於跑步時着地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大約是步行的2至3倍,這會增加膝蓋關節的磨損程度,因此不少愛跑步的人會有「跑步膝」,即是指膝蓋附近範圍,每當落樓梯或斜坡便感到疼痛。 熱愛需頻繁跳躍的運動如排球、跳繩,也會令膝蓋和肌腱反覆的收縮而產生發炎症狀。 2. 少運動. 這類人士大腿肌肉力量弱,會令膝蓋關節受重負荷大,加上若當事人肥胖,膝蓋更容易受傷。 另外,肌肉力量下降、肌肉繃緊,尤其是膕繩肌髂脛束,以及隨年紀漸長,軟骨漸漸失去彈性及韌度,都常有膝痛的發生。 【延伸閱讀】 運動貼布治「媽媽手」 手腕痛3星期斷尾. 解構膝蓋 點解會痛. 膝蓋位於膝關節的前方,由股骨(大腿骨)、脛骨(小腿骨)膝蓋骨組合而成。

  7. 2023年10月27日 · 患者初期會感到膝蓋前側膝痛,其後或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 若忽視症狀,並持續做重覆性跑跳的運動的話,惡化速度便會加快,最嚴重的情況為走路一拐一拐,或跑步時感覺劇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