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膽囊癌Gallbladder Cancer) 以腺癌約占 90%最常見,其他少數可能為表皮樣癌、淋巴瘤或肉瘤等;原發性膽囊癌早期多無臨床症狀及表徵,若有症狀也以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甚至膽蓄膿表現,因此膽囊癌的早期篩檢率極低,僅不到百分之十。

  2. 2023年10月11日 · 膽囊癌的成因是什麼?. 目前仍無明確的原因被發現會引起膽囊癌,其高危險因子為:. 膽結石:約有85%的膽囊癌病人曾有膽結石病史,有時膽囊壁因多次發炎而變硬或鈣化,這種「石化膽囊」較易產生膽囊癌。. 大的膽結石(直徑在3公分以上)比小於1公分的 ...

  3. 2019年8月27日 · 膽囊位於腹腔內較深處,身體觸診難以發覺膽囊是否長了癌症,目前亦無法用單一抽血檢查知道罹患膽曩癌,因此,患者通常都是到了膽囊癌範圍變大,造成了不舒服症狀才會就診,才知道自己罹患了膽囊癌。

  4. 膽管癌(英文為Cholangiocarcinoma)又稱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遠端膽管癌(即靠近壺腹的膽管癌)這3種類型,其中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

  5. 膽囊癌是什麼? 根據衛福部109年的癌症報告,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佔全部個案的0.98%,約1,195人,當中超過六成患者死亡,顯示膽囊癌雖然是罕見疾病,但致死率極高! 膽囊癌的症狀和膽結石、膽囊炎相當類似,患者常常會感受到嚴重腹痛、出現膽道阻塞性黃疸,必須將膽囊切除來阻止腫瘤擴散,但因為發現時往往都已經是末期,腫瘤已經佔據整個膽囊甚至出現遠端轉移,連切除手術都沒辦法做,導致膽囊癌是個預後很差的疾病。 #膽囊炎 #膽道阻塞性黃疸 #膽囊切除 #瓷膽囊. 目錄. 術前. 有膽結石會引發膽囊癌? 為何會發生膽囊癌? 膽囊癌容易誤診,僅20%因手術意外發現. 術中. 膽囊癌的分期、存活率怎麼看? 膽囊癌不一定能切膽囊,如何手術治療? 術後. 膽囊切除後的膽囊癌術後照顧與飲食建議. 術前.

  6. 2022年7月8日 · 胆囊中的细胞生长异常时就会发生胆囊癌。. 胆囊是一个梨形小器官,位于腹部右侧、肝脏正下方。. 胆囊用于储存胆汁这种由肝脏产生的消化液。. 胆囊癌并不常见。. 胆囊癌如在最早期发现,则治愈几率极高。. 但大多数胆囊癌都在晚期发现,此时 ...

  7. 膽囊位於腹腔內較深處,身體觸診難以發覺膽囊是否長了癌症,目前亦無法用單一抽血檢查知道罹患膽曩癌,因此,患者通常都是到了膽囊癌範圍變大,造成了不舒服症狀才會就診,才知道自己罹患了膽囊癌。

  8. 膽癌 是發生在 膽 部的 惡性腫瘤 ,常見的有 膽管癌 、 膽囊癌 和 肝外膽管癌 三種。 膽癌並不常見,通常發生在60-70歲人士身上。 簡介. 原發性膽管癌較少見,性別以男性為多。 徵狀. 中上腹及右上腹疼痛不適、消化不良、胃納減退、黃疸和體重減輕等。 治療方法. 一般是手術治療、 放療 和 化療 等。 預後. 膽癌 預後 不理想,其中膽管癌預後是極之差的。 膽管癌手術切除組一般平均生存期為13個月,很少存活超過5年。 如癌細胞擴散,其平均生存只有6-7個月,很少超過1年。 死於膽癌的名人. 參見. 癌症. 化療. 放療. 外部連結.

  9. 膽囊癌早期無特異性 臨床表現 或只有 慢性膽囊炎 的症状,早期診斷很有困難,一旦出現上 腹部 持續性疼痛 包塊 黃疸 等病變已到晚期,其各種檢查亦出現異常。 因此,對於膽囊區不適或疼痛的病人,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膽囊結石 炎症 息肉 者,應進行定期B超檢查以求早日明確診斷。 1、右 上腹 疼痛:此症状佔84%由於膽囊癌多與膽囊結石炎症並存故疼痛性質與 結石性膽囊炎 相似開始為右 上腹不適 繼之出現持續性 隱痛 或 鈍痛 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症状:絕大多數 (90%)出現 消化不良 厭油膩 噯氣 胃納減少這是由於膽囊更新換代功能不能對 脂肪 物質進行 消化 所致。

  10. 膽管癌是從膽管上皮細胞生長出來的罕見卻高度惡性的癌症。 膽管如同一個網絡,連接肝臟、膽囊和小腸。 肝臟製造膽汁,微膽管從肝臟收集膽汁,並形成小膽管,再匯合形成左右肝內膽管,兩條肝內膽管在肝外匯合,形成總肝管,與膽囊交會後成為總膽管,最後連接於十二指腸。 當食物被消化時,膽囊中的膽汁被釋放出來,透過膽管輸送到十二指腸,分解脂肪、幫助消化。 膽管癌大都是發生於60~70歲,男性略多於女性。 根據膽管癌發生的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及肝外膽管癌,而肝外膽管癌又包含肝門及總膽管癌。 因惡性度高,診斷時多已是局部侵犯或轉移。 背景與成因. 目前膽管癌並未找出確切的致病原因,但可能的危險因子如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