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聯會簡介. 「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原名為「台灣浸信會聯會」,成立於1954年7月5日。. 在此9個月前,即1953年11月20日,在柯理培牧師 (Dr.Charles Lee Culpepper Sr.) 的邀約下於浸信會仁愛堂 (原名:基督教中華浸信會,原址:仁愛路二段25巷內) 召開「教會領袖及同 ...

  2. 2024香港李榮漢老師兒童布偶佈道訓練. 台灣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兒童福音事工部邀請到香港知名布偶佈道家 李榮漢老師(Uncle Tony) 最新消息 2024-05-02.

  3. 聯會是由各地方浸信會自由加入,目的在協調共同事工的推動。各地方的浸信會並不受聯會管理,而都是各自獨立、自主和自治。 組織 [編輯]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台北市中正區懷寧街47號之1,2樓 [1]。

  4. 「浸會」顧名思義就是由信而受浸的信徒遵照新約聖經的教訓所組成的教會。 浸信會為十七世紀平信徒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 他們虔誠遵守聖經真理,注重信徒內在重生得救的經歷。 這些信心的英雄們卻為真道受盡逼迫,但他們始終堅守真道信仰,並用自己的生命、鮮血來見證,並以神蹟奇事證實自己所傳揚的真道。 這些無名英雄及無數的殉道者,卻為日後的教會奠定美好的根基,對日後的教會貢獻至鉅。 浸信會究竟從何處開始? 何時開始? 這個問題並不易回答。 侯理樂博士說:「浸信會的歷史起源於十七世紀的英國。 當十六世紀後半葉與十七世紀初葉,有許多信徒對於當時英國國教的腐化及信徒靈性的景況十分不滿,認為教會徒俱外表的形式,而毫無內在屬靈的生命,認為應該大肆改革,這些人被稱為清教徒。

  5. 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 是 中华民国 浸信会 的一个组织机构。 浸信会的起源. 浸信会起源于17世纪的 英国 的一群基督徒,热诚研读圣经。 浸信会深受 重浸派 的影响,强调加入教会者应是指着信而受浸(全身没入水中)的成人,反对为婴儿洗礼。 浸信会不是重浸派,她们是两个不同的团体。 浸信会在中国大陆. 1836年9月17日,叔未士牧师夫妇(J.Lewis Shuck,只有23岁和18岁的新婚夫妇)抵达 澳门 ,成为来华的第一位浸信会宣教士。 1951年因政權轉移,宗教政策改變,全数宣教士被迫离华。 1949年 美南浸信会 在中国有教会392间、布道所410间、信徒123,000人、220位宣教士,建立了华北、两广、江苏、豫皖苏等四个联会, 山东 和 广东 2省的信徒数量较多。 山东(华北)

  6. 聯會是由各地方浸信會自由加入,目的在協調共同事工的推動。 各地方的浸信會並不受聯會管理,而都是各自獨立、自主和自治。 組織 [ 编辑 ]

  7. 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 浸信會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的一羣基督徒,熱誠研讀聖經,強調加入教會者應是指着信而受浸(全身沒入水中)的成人,反對為嬰兒洗禮,要求受過點水禮的人應再次接受浸禮的信眾,又被稱為重浸派,浸信會亦由此開始。. 中文名.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