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9日 · 舊衣回收方法:把衣服清潔及包好後放進箱內;親自或以客貨車轉送衣物到長春社倉庫(因應疫情暫停);上門回收(因應疫情暫停) 接受類別:全新及二手衣物.

  2. 2022年8月15日 · 居住環境地方淺窄,越來越多市民近年養成「斷捨離」習慣,每季將舊衣回收,不少機構因應需求提供舊衣回收服務。 消委會公布舊衣回收調查,發現各回收

    • 不能回收物 2:制服、校服、公司會衣‎
    • 「升級再造」:恤衫變環保餐具套
    • 向單親家庭在囚人士提供保暖衣物 送上溫暖
    • 疫情影響回收量 前後下跌四成

    除了校服,一個人一生總有數件團體制服。由中學有「會T」、大學有「迎新營‎T (Ocamp Tee)」、公司、團體會訂造會服,以凝聚向心力以示團結。不過楊詠琳表明,「這類型衣服因有較高嘅獨特性,比較難重用」,所以一律不收,即使收到亦會被棄置。

    長春社指,市民可看看部份不可重用的衣物,在送去堆填區前,是否適合「升級再造」。楊詠琳指,有時只需要「動動腦筋」就已經可賦予舊衣新價值,例如把發黃的恤衫,變成環保餐具套。雖然長春社無法阻止市民「懶得分類」,將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一次過丟進回收箱,但機構希望市民可做多一步,減省機構重新分類的額外成本,令機構可轉投資源至公眾教育。 一般所收集到的舊衣物中,有15%都會因破爛、過份殘舊、有明顯污漬等狀況,被視為不可重用需要棄置,但同時亦有不少衣物是新品,甚至連價錢牌亦未剪掉。長春社會將可回收的舊衣,經包裝後消毒,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於當地的二手市場買賣或重用,而較低質素的舊衣,亦會做成地布重用。

    本地的社福機構不時會轉介一些需要申請舊衣人士的個案給長春社。楊詠琳指,他們會為有關人士挑選合的衣物,免費轉贈給他們,讓他們透過註冊社工、學校或慈善團體等領取。她舉例曾收到社會福利署的申領,一位南亞裔單親媽媽因經濟拮据,冬天無力為三名子女添置禦寒衣物,故尋求長春社幫助。機構亦曾為一些經濟拮据或缺乏親友探訪的在囚人士,在其刑滿出獄時提供冬天厚衣物,送上溫暖。 亦有一些紡織業的教育機構,向長春社申請舊衣作教育用途,如製衣業訓練局於2017年曾開辦專業服裝修改課程,向長春社申請五種類型的衣服,包括西褲和牛仔褲,供教師及學員於課堂使用。

    於疫情前,長春社平均每年會收到485公噸回收衣物,相當於近33架雙層巴士,但受疫情影響,去年的8月中至今年3月 31日回收計劃曾暫停。在2020年,長春社只收到272公噸的回收衣物,下跌約四成。截至今年9月30日,長春社則收到合共171公噸的舊衣物。 回收計劃重新開展,但長春社暫只接受將衣物投放置在回收箱內,暫停上門回收服務或訪客到其辦公室及倉庫。

  3. 2021年11月21日 · 衣櫃整理出的一大堆舊衣,有人會送去回收,為環保出一分力。 不過除了丟進「回收箱」,坊間陸續有二手衫店舖,希望將二手衫價值「升級」再流回 港聞

  4. 2021年2月10日 · 若大家有一大堆不再需要的衣服,最好當然是進行舊衣回收!《開罐 Opener》為大家整理了全港7大回收點詳情,當中包括品牌如UNIQLO、GU、H&M、救世軍、香港地球之友及長春社等!

  5. 2022年9月14日 · 「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自2006年於香港實行,鼓勵市民在換季期間,把衣物捐贈至社福機構,再轉贈予有需要的人。 不過多年來成效並不顯著,除了因為沒有經濟誘因之外,不少市民為貪方便,把剩餘的舊衣物直接丟棄至垃圾箱,造成浪費。 (圖片由Infincotton提供) 創立品牌推動「回購衣物」 嶄新生活理念. 環保是生活中一個重要議題,政府一直提倡「3R」的概念,即回收(recycle)、重用(resue)及減用(reduce),鼓勵市民身體力行實踐環保,但當中還是缺乏經濟誘因。 不過,坊間近年開始探討「回購」(rebuy)的可行性,兩位「90後」年輕人,則嘗試把嶄新的營商概念實踐在時裝方面。 Johnathan與Johnny於今年創立了時裝品牌Infincotton,以「回購」作為品牌的營商理念。

  6. 2019年11月16日 · 同樣回收舊衣服的快時尚品牌還有日本的Uniqlo(優衣庫)。 它在2016年起與聯合國難民署(UNHCR)合作,推出商品回收計劃,將接收的二手衣物處理後捐獻給弱勢群體,讓時裝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