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服務及申請手續設施及收費地圖鳥瞰圖各類設施圖.

    • 概觀
    • 歷史
    • 路線資料
    • 外部連結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Tsuen Wan Chinese Permanent Cemetery)巴士站,位於新界葵青區葵涌醉酒灣永順街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北部,荃灣屠房對出,鄰近荃灣靈灰閣。

    大多數日子只有新界專綫小巴404M線途經該處,而於每年春秋二祭期間,九巴特別路線38S以此為總站,站位如下:

    •上客站(座標:22.3590N,114.1146E;位置見地圖: )位於永順街荃灣屠房對面(W5030號燈柱);

    •落客站(座標:22.3601N,114.1147E;位置見地圖: )則在屠房以北的未命名通道。

    38S線往墳場方向的巴士駛至永順街後,會左轉入上述未命名通道掉頭,然後於通道上的落客站卸客並稍作停留,待至接近回程編定開出時間才駛往上客站載客。

    九巴報站機顯示此站時,因報站機空間不足以顯示整個站名,只顯示「荃灣華人墳場」。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是本港四個華人永遠墳場之一,位於新界葵青區葵涌醉酒灣沿岸,依藍巴勒海峽避風塘側的山坡而建,鄰近海濱花園。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歷史悠久,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地契於1935年獲批,墳場於1941年落成,是香港第二個華人永遠墳場(首個為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內設第一靈灰閣(1974年落成,可容納5,341個龕位)和第二靈灰閣(1987年落成,可容納28,000個龕位),佔地約120,000平方米。

    九巴於1991年開辦38S線方便掃墓人士往返墳場及葵芳站,此後每年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均提供服務,終點站在荃灣屠房旁邊,上客站則在屠房對面,另於永順街近墳場第七段及永基路近葵涌火葬場均設中途站。

    就行政分區而言,現時荃灣區與葵青區以德士古道及青荃橋為界,荃灣華人永遠墳場位於分界綫以南,故屬於葵青區。葵青區(前稱「葵涌及青衣區」)於1985年4月1日由荃灣區分別出來,歷史遠遠不及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因此墳場一直沿用既有名稱。

    節日特別巴士服務

    註:所有以海濱花園為總站的常規巴士路線請參閱海濱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為方便引用及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2.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英語: Tsuen Wan Chinese Permanent Cemetery )位於 香港 新界 葵青區 ,依 藍巴勒海峽 與荃灣青荃路之間的馬角山而建,鄰近 葵涌公眾殮房 ,最高點 海拔 約100米。 早年由於墳場用地供應緊張,1935年8月9日獲香港政府批出位於荃灣 [1] (因早年葵涌仍未從荃灣分割獨立成區),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的土地作興建墳場之用 [1] 。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於1941年6月19日落成啟用 [1] ,是香港四個華人永遠墳場之一。 墳場的兩座靈灰閣分別於1974年及1987年建成 [1] ,並於2015年完成第一靈灰閣擴建工程 [1] ,以應付隨著火化普及帶來對靈灰龕位的殷切需求。 交通 [ 編輯] 下葬名人 [ 編輯]

  3.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英語: Tsuen Wan Chinese Permanent Cemetery )位於 香港 新界 葵青區 ,依 藍巴勒海峽 與荃灣青荃路之間的馬角山而建,鄰近 葵涌公眾殮房 ,最高點 海拔 約100米。 早年由於墳場用地供應緊張,1935年8月9日獲香港政府批出位於荃灣 [1] (因早年葵涌仍未從荃灣分割獨立成區),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的土地作興建墳場之用 [1] 。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於1941年6月19日落成啟用 [1] ,是香港四個華人永遠墳場之一。 墳場的兩座靈灰閣分別於1974年及1987年建成 [1] ,並於2015年完成第一靈灰閣擴建工程 [1] ,以應付隨著火化普及帶來對靈灰龕位的殷切需求。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從青衣海傍眺望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4. Prev slidenext slide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