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3日 · 在專業部分,取得多元壽險相關證照是基礎的必備條件,另外除了公司與團隊的教育訓練外,張綺玉建議業務員透過大量閱讀,來提升專業的廣度與深度。 比如她每月會固定閱讀《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吸收一些壽險相關的最新資訊,也會推薦夥伴一起閱讀,共同成長。 「做什麼就要像什麼。 」張綺玉認為,擁有專業和良好形象是身為優秀保險業務員的基本條件,擁有這些基本條件才有經營高資產客戶的談資與高度,她發現有些業務員會認為自己接觸不到高資產族群,便用較消極的心態從事保險,而不去精進自己的專業,像是認為自己不需要上稅務、財富傳承等面向的課程。 然而,身為一位保險業務員,應該「像」一位保險業務員,平時就該持續充實與準備好專業與形象,讓自己成為當下最優秀的自己。

  2. 2023年7月1日 · 第1點,領導者以身作則,培養和鍛鍊個人能力。 高翊紘指出,無論是業務端的銷售、開發能力,抑或是團隊的訓練、輔導和溝通力,都是領導階層必須不斷自我鍛鍊與提升的能力,這也是面對Z世代夥伴質疑時,解決衝突最治本的方式。 同時,高翊紘也會告訴Z世代夥伴:「你自己才是事業的根本,你之後會有渴望站上的位置,也會有自己想要打造的團隊氛圍,別因為一時的歧見而負氣,限縮自己的可能性。 第2點,找到Z世代夥伴獨特的從業目標。 在過去,「五子登科」可能是一般人的共同目標,投身職場就是想要追求職位、豪宅、金錢、名車、家庭等目標,但這些年在帶領團隊的經驗,讓高翊紘發現,相較於物質上的追求,Z世代夥伴更在意「職場氛圍」和「成就感」,也就是「我工作得開不開心」、「是否有得到心靈的滿足」。

  3. 2021年12月1日 · 談起最初會定下開發中高資產客戶族群的目標原因,新光人壽豐原通訊處業務副理陳惠文表示,自己一直以來都有在追逐國際榮譽獎項,而要達成國際榮譽獎項,業績勢必需要到達一定的門檻,因此除了持續維繫、經營現有的客戶群外,也開始往開發中高資產客戶族群的目標發展。 獲得中高資產客戶青睞的第一步──專注於保險專業. 陳惠文表示,中、高資產客戶身邊除了保險業務人員,多半也會有理財專員、會計師、代書、律師等專業經理人服務,因此她從平時就積極參與銀行、保經開的專業課程,使自己涉獵的領域更深、更廣,也可以更瞭解銀行端或是同業提供給客戶的資訊類型,如此一來便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4. 6 天前 · 對此,台灣人壽台南通訊處業務經理雅晴以她20年的保險銷售經驗分享了她的看法。 莊雅晴認為,「相似性」在保險銷售實務上可轉化為「調頻」,也就是說保險業務員必須要在與客戶接觸的過程中準確接收到客戶的「頻率」,然後將自己的頻率調到與對方一致、相通,才有進一步熟識、談及保單規劃內容的機會。 「很多時候,保險業務員無法成功銷售商品,並無關商品本身,而是客戶喜不喜歡你。 」調頻的目的,其實就是希望讓客戶對你產生好感,而產生好感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共同性」,每一位客戶都有著不同的特性、特質與喜好,業務員從與客戶接觸的那一刻起就要開始探索、觀察,少說多聽,並適當的提問,才能夠慢慢地瞭解到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模式與客戶相處,進而讓客戶覺得你與他是「同一掛」的人,願意打開心房。

  5. 2020年5月1日 · 1. 時刻處於「備戰狀態」 要把高資產客戶經營成長期客戶,業務人員必須足夠專業,並讓自己時刻處於「備戰狀態」。 不管何時何地,當高資產客戶向你提出某個專業問題能立刻回答,切忌在客戶提出問題後才去瞭解,如此會給客戶留下不夠專業的印象。 面對高資產客戶可能會提的問題,業務人員若僅憑日常所學、淺顯的保險知識未必能回答得好,必須深度地瞭解保險,不僅是本國的保險市場,還要瞭解海外保險市場。 在《保險行銷金三角》一書中,香港保誠保險區域總監王朱迪表示,在一次聚會中,客戶的親友提出:「香港的保單與美國保單有什麼區別? 」她憑藉著日常的學習與累積,以專業角度解答了此一問題,獲得了高資產客戶的信任。 2. 注重與高資產客戶交往的每一個細節.

  6. 2022年3月1日 · 行銷講堂. 你服務得了高資產客戶嗎? 文 編輯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3 月 1 日. 7049. 0. 大家都想要服務高資產客戶,不但能夠得到大額保單與長期的成交機會,更可能得到源源不絕的高資產客戶轉介紹。 但是在服務這些客戶時有個很重要的前提──你的專業能力,符合客戶的需求嗎? 服務1位高資產客戶,遠比簽成1張大保單更具價值。 放眼行業的頂尖銷售高手,當他們從普通客戶市場突出重圍、成功經營1位高資產客戶後,為了能夠服務高資產客群,而精進自我的專業技能、格局、視野、談吐等,很快就變成保險行銷領域的菁英人士。 贏得高資產客戶的認可後,不但能贏得為客戶家庭做規劃的機會,還有機會贏得高資產客戶轉介紹同類客戶,從而打開高資產客戶的市場之門。

  7. 2023年6月1日 · 首先,準增員對象必須要對保險業有一定的瞭解,明白保險業的情況,並且具備決心與堅持的毅力,因為保險業是充滿挑戰且重視自律主動的行業,如果缺乏決心與毅力,很快就會因為逆境而流失。 另外,則是看準增員對象的人脈,是否能夠在入行初期帶來可經營的既有市場。 這項條件並非強制要求,但是如果具備可開發人脈的話,對於前一項條件的評估要求可以適度降低。 張耀光強調,這並不是為了業績而妥協,而是因為具備人脈條件時,從業的堅定心態更容易培養。 透過人脈經營,這些準增員對象能夠更早獲得業績,充足的收入與成就感會推動他們更加認同保險業,並且在成交中不斷累積自信與從業決心,而決心又會推動他們持續成長進步,再獲得更多業績與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不過自疫情愈發嚴峻後,張耀光增員時便更加偏重於前1項條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