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3日 · 教育局昨公布同行萬里」(增潤篇詳情6條路線供中三至中六生參與重申學校應鼓勵以往未曾參加內地交流的學生參加」。 連同早前公布的4條路線,共有10條路線,全部均在學習目標列明認同或維護不同範疇的國家安全重要。 扣連高中公社中史經濟科學等科. 「同行萬里6條新增路線分別以北京上海南京及西安等為目的地皆會到訪當地名勝古蹟地標部分行程扣連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科經濟及科學科見表)。 與疫情前相比,部分路線維持原有目的地及主題,惟學習目標則新增涉國家安全內容。 以北京歷史及科技發展探索之旅為例,2019學年學習目標是認識北京歷史,並了解國家科學、天文及航空技術的發展;至2023學年則新增認同國土安全、太空安全對國家的重要。

  2. 2024年5月3日 · 經歷2019年社會暴亂、2020年通過《港國安法》及最近的「23條」立法 ... 現時我們需要增強的,應是「一本多元」的香港「中國性」,即是以國民身分認同和中華文化認同為根本,保留面向世界與人類文明的多角度身分認同和多元的文化認同,才 ...

  3. 2023年11月23日 · 框架交代開設人文科的原則,首項是「配合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向」,「明白內地與香港的緊密關係,從而加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及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共同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提升他們的國家民族意識及培養愛國情懷,為國家和社會的福祉作出貢獻。 小學人文科課時將與科學科看齊,佔整體小學總課時不少於7%。 六個範疇分成48個不同課題,當中增設不少與國安及國民教育有關元素。 初小方面,小一須明白「有國才有家」、「應該尊重和愛我們的國家」,並知道法律不允許損毀或塗鴉國旗、國徽、旗及徽;小二須明白「香港自古以來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小三則須認識國家版圖、並學習《國安法》內容。

  4. 2023年10月11日 · 萬里路之後未來一年劉易會帶領學生先消化手頭數據作旱雨季的對比研究得出初步結論。 下一步亦會檢討方法,例如擺放定點監測裝置,「在一些深切河谷(峽谷),以後可以考慮用無人機去採樣」。

  5. 2024年2月1日 · 【明報專訊】按《港國安法》要求,教育局有責任在學校課程推行國安教育,教育局不時推出相關教材,昨向小學推出《文明中華—國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學與教資源》,內附文章及問答供參考。

  6. 2021年6月24日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時香港屬於東亞戰區按理應由當時盟軍的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蔣介石——接受駐港日軍投降然而英國意識到這將意味失去香港於是在戰後火速派遣夏慤將軍Sir Cecil H. J. Harcourt率兵來港與中華民國代表一起接受日軍投降並爭取美國對英國立場的諒解。 在1960年代,內地爆發文化大革命,影響蔓延至香港和澳門。 正如前文所述,澳葡政府在1966年「12.3」事件後威信盡失,這促使時任港督戴麟趾堅持對香港的親中共勢力採取強硬手段,力求避免重蹈澳葡覆轍。 近年有香港學者從英國的解密檔案中發現,原來港督麥理浩是在倫敦要求下在香港推行各項改革。

  7. 2024年3月11日 · 筆陣:「關鍵少數在台灣新政局中的生存之道2024年大選後造訪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文:林泉忠. 圖1之1 - 學者林泉忠早前訪談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其間柯闡述對2 . . . . . . (作者提供). 【明報文章當下台灣政壇正處於大選1月13日總統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