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8日 · Bowtie故事. 【曾俊華說未來】從劍擊講一勝十一敗,失敗時It’s OK To Be Sad? 有人說商場如戰場,要打倒對手才是大贏家。 作者 曾俊華 John Tsang. 日期 2021-05-28. 更新 2022-05-13. 分享. 成績都不是突如其來,而是一場又一場的久別重逢。 我(John)並不同意,反而覺得無論是要在劍擊場上取勝、在市場上突圍、抑或在個人生活上獲取成就感,對手從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因為我深信所有成績都不是突如其來,而是要經過慢慢蘊釀和冒險,透過一天一天持之以恒,才可達成目標。 所以我會說所有成績都是一場又一場的久別重逢。 成功在於堅持 失敗講求寬容.

  2. 2023年3月21日 · 精神疾病,是指影響情緒、思考和行為的一系列精神健康問題。 有精神健康問題並不等如有精神病,而事實上許多人都會上有精神健康問題的時候。 但當症狀影響日常生活時,精神健康問題就會變成精神疾病。 接下來,Bowtie團隊會跟大家一起看看精神疾病的成因、種類、症狀、治療及預防方法。 作者 Bowtie醫療編輯+AI. 審核 小鳥醫生. 日期 2023-03-21. 更新 2023-03-23. 本文由人工智能(AI Writer)協助撰寫,經Bowtie醫療編輯檢閱及核實資料,內容亦經過註冊精神科醫生審核。 甚麼是精神病? 精神疾病,又稱精神健康障礙,是指影響情緒、思考和行為的一系列精神健康問題。 有精神健康問題並不等如有精神病,而事實上很多時間我們許多人都會上有精神健康問題的時候。

  3. 2020年8月31日 · 香港新加坡南韓和台灣在二戰後緊握環球經濟復蘇的機遇積極發展以出口貿易為主的產業令經濟因而急速起飛締造出四小龍的傳奇其發展模式成為不少國家借鑒的藍本例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亦爭相模仿。 這些模仿者雖然在初期取得不俗的成績,只是光輝乍現後就無以為繼。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單純的 Copy & Paste 絕對不能推動長遠發展;如何持續累積財富,提升技術,使產業能夠持續發展,才是真正的考驗。 走到 2020 年,昔日威風凜凜的「四小龍」已飽歷風霜,尤其是香港正面臨嚴峻的考驗。 過去的光環彷彿成為了今日進步的枷鎖,令香港淪為「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4. 2024年5月23日 · 隨著氣候變遷日趨嚴峻,往年香港經歷多番惡劣天氣:超強颱風蘇拉和「500 年一」世紀豪雨等,因而首次發出「極端情況」。 2024 年 4 月,勞工處重新修訂工作守則,為極端天氣提供更適當的工作安排指引: 視乎「極端情況」發出時間的工作安排. 上班時間前: 除非僱員與僱主已訂立返回工作地點上班協定和應變措施,否則不要啓程上班. 若公共交通暫停或只提供有限度服務,僱主應為僱員提供安全接送往返工作地點的服務,或另外發放交通津貼. 上班時間中: 已在工作地點當值的僱員在安全情況下可如常工作. 若工作地點有危險,僱主應在可行的情況下安排僱員提早下班,或到安全地方暫避. 上班時間後: 僱主應在安全情況下安排僱員下班,或開放合適地方以供暫避.

  5. 2020年5月6日 · 會議期間某天,筆者接到 Jacky 的突然來電。 「喂喂,阿 Fred,我喺 RISE 度見到薯片叔叔呀? 「邊道賣薯片呀? 「我撞到前財爺曾俊華呀! 「曾俊華? 即刻抄佢牌啦! 如是者,Jacky 就衝向曾俊華(下稱 John)問好,簡單介紹公司背景,並順利交換聯絡方法。 遙遠間見到 John 一直向市民揮手,有問必答,場面相當親切。 2018 年底,Bowtie 取得全港首個虛擬保險公司牌照,筆者和團隊都為此興奮不已。 在思考公司發展的同時,筆者想起 John 必然熟識香港社會民情,其正面及「落地」形象,很適合擔當 Bowtie 的顧問。 見面傾談時,John 正言目前香港的保險業透明度低,產品複雜,在銷售方便沒有突破,局限了市民的選擇。

  6. 2020年9月14日 · 曾俊華 John Tsang. 任性的 John「劈炮唔撈」後 ,職無定所,熱心參與不同活動。. 他除了創辦非牟利機構「薯片叔叔共創社」外,亦是商業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及喇沙書院的劍擊教練。. 近年作為 Bowtie 的資深顧問,擔當著未來建構師的角色。. 他的願景是所有香港 ...

  7. 2021年6月24日 · 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至今逾一年,我們見過很多痛苦絕望的畫面,但亦同時見證全球誕生了好多新型快速病毒檢測和疫苗製造方法;在封城停課在家工作政策之下,催生了大量網上教育平台、線上溝通軟件,大大加速了將真人會面轉移到網上交流的進程,在危難當中總找到改變現況的機遇。 雖然無人能夠準確預測下一隻金蛋在哪,但唯一能夠肯定的是舊有的成功方程式或一貫的金科玉律已經不能再Copy&Paste,我們需要更多突破和新思維。 而事實證明,在這個新時代之下,差異化(Differentiation)非常重要,創新的關鍵不僅僅在於創造新技術,更需要思考如何善用現有科技、針對原有痛處(Pain-points)找出解決方法。 不論是改變填鴨式的學習方法,抑或是改革傳統保險的複雜條文,或是打破無法面對面相擁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