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4日 · Bowtie 整合了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不同身體檢查計劃,包括檢查項目、收費及優惠資料,以供大家參考。.

  2. 2021年8月4日 · 香港政府近日再谷針」,宣佈公務員老師醫管局員工和院舍員工都要打新冠疫苗否則須於 9 月起自費進行定期病毒檢測馬上與 Bowtie 資訊團隊一起了解更多!

    • 改善痛症
    • 改善睡眠問題
    • 治療中風後遺症
    • 輔助癌症復康

    針灸可以止痛,放鬆肌肉與筋膜等軟組織,以及解除組織黏連問題。針灸能夠止痛的科學理論有「門閥控制理論」以及「腦內啡理論」。當針灸刺激時,把神經通道佔滿,痛覺就無法透過通道傳到腦部,針灸過程中的「酸、麻、脹、痛」感,也就是「得氣」的感覺,就是阻斷痛覺的刺激。透過針刺的刺激,可讓大腦釋放腦內啡,會有止痛的效果。 立即了解針灸如何改善坐骨神經痛!

    針灸透過刺激關鍵穴位來達至安神的效果。在 180 人的大型臨床試驗中,以百會、神庭、四神聰、神門、三陰交為穴位,針刺 6 週後,結果顯示針灸可有效改善睡眠品質及白天功能狀態,取穴神門穴與氨基丁酸(GABA)途徑相互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活性,以及影響腦內褪黑激素濃度。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針刺穴位能改善腦的氧代謝,增加腦血流及血糖的供應,保護中樞神經元,減少腦神經元的衰亡;通過改變外周刺激的輸入,還能促進大腦皮質功能區的可塑性重組,激活大腦固有的神經通路,降低致殘率,促進中風後遺症患者的康復。

    針灸在輔助西醫治療癌症如止痛或改善其他副作用,更有效果。美國亦有研究發現,針灸能大幅降低接受荷爾蒙治療的乳癌婦女的疼痛狀況,幫助患者持續治療,提高存活率。 筆者曾診治一位大腸癌術後化療後的女士,術後精神疲憊,四肢乏力,聲低氣短,腸道功能紊亂,在沒有服用西藥的情況下,單純針刺加艾灸可幫助改善排便情況,以及補氣使人恢復精神,每周一次的針灸治療後,面色以及脈象已有明顯改善,客人也自覺説話提得上氣,排便情況亦有改善。

  3. 2021年7月6日 · 8大身體檢查項目及優惠詳盡比較. 隨著新冠肺炎 (COVID-19) 疫苗研發成功,為了各種原因,例如高風險工作易受感染,或者為了避免感染家人,不少人都選擇接種疫苗。 然而,接種疫苗有機會出現過敏反應,嚴重情況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皮膚出現紅疹,甚至過敏性休克。 若果擔心接種後出現過敏/不良反應,可以事先進行身體檢查來評估風險。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1-07-06. 更新 2022-09-28. 目錄. 接種疫苗前驗身的目的 接種疫苗前身體檢查詳盡比較 馬上預約身體檢查服務. 接種疫苗前身體檢查詳盡比較. 馬上預約身體檢查服務. 分享. 接種疫苗前驗身的目的. 一般而言,接種疫苗前接受身體檢查有以下幾種目的: 找出是否有慢性疾病.

  4. 2019年11月19日 · 大多數物理治療師使用刺治療的目的,是通過刺激局部、脊髓和大腦皮層的神經系統,以產生緩解疼痛的化學物質(例如內啡肽)來達到止痛效果,加速血液循環、並促進組織癒合。 有部分物理治療師還會使用刺來解決一些全身性和長期性疾病,例如化療患者常見的噁心嘔吐、中風後遺症等。 不過,物理治療師較少會單獨使用刺作為唯一的治療方式。 通常物理治療師會合併使用其他形式的治療,如手法治療,電療等,並配合運動訓練,以促進患者恢復。 筆者以刺作為輔助治療已有 15 年。 多年經驗總結認為以刺來舒緩因肌肉緊張引致的疼痛效果奇佳,另外對舒緩麻痹、神經痛等症狀也有顯著功效。

  5. 2021年10月19日 · 根據中醫診斷及穴位處方,選擇舒適的體位,找到穴位並標記穴位。 常規消毒:醫者消毒雙手;穴位局部則以 75% 酒精棉片消毒。 進埋線:一般先埋背部穴位,再埋腹部穴位。 針眼處傷口處理:可貼膠布。 穴位埋線後需要注意什麼? 治療後傷口需保持乾燥和清潔,1 天内不要洗澡。 埋線部位可能會出現黃豆大小的硬結,屬正常現象,一般會在 7 至 10天左右消失。 若有酸痛的情況,或出現低燒或輕微過敏,為線體刺激穴位的正常現象,身體可自行緩解。 一般而言,埋線部位的瘀青幾天後可被身體自行吸收,第 3 天可適當熱敷,幫助散瘀;若埋線1 至 2 週後穴位出現硬結,並伴有紅腫、熱痛等嚴重過敏反應,應及時求醫處理。 埋線後應維持清淡飲食,防止劇烈過敏反應。 那些情況適合穴位埋線?

  6. 2022年5月23日 · Bowtie 團隊為你一文拆解「暈針」的預防及克服方法。 作者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 日期 2022-05-23. 更新 2023-03-20. 暈針是什麼? 暈針(Needle phobia)是指對於涉及針刺程序有過度而不合理的恐慌,該恐慌情緒更會持續一段長時間。 患者在抽血、打針、 針灸 或 捐血 等過程中,因心理恐懼而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例如暈眩,嚴重者更會導致血壓過低及心跳減慢,甚至昏迷倒地及不省人事。 暈針的症狀. 暈針患者對一般醫療程序均十分抗拒甚至敬而遠之,尤其是涉及針刺的程序。 有些患者會在求醫前數天至數小時內出現高血壓及心跳減慢的症狀,而在接受程序當刻更會因血壓急速下降而出現暈眩。 其他常見症狀包括: 焦慮. 頭暈. 失眠. 作嘔. 心跳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