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3日 · 明天是「六四」31週年,中國大陸近日進入「敏感時期」,和當年民運關係密切的2名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和胡耀邦的墓地都戒備森嚴。 民運人士李旺陽的墓地則被警方特別標註,以便監視。

    • 第一、《上海公報》
    • 第二、《建交公報》
    • 第三、《八一七公報》
    • 附加問題:六大保證和里根備忘錄
    • 里根備忘錄

    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1972年2月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又 尼克森 Richard Nixon)訪華期間在上海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簽署。 重點:中國重申:台灣問題是阻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台灣獨立」和鼓吹「台灣地位未定」的活動。 美國聲明:美國認識到(acknowledge),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

    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78年12月16日發表,197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重點:美利堅合眾國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台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 看點:這是美國首次承認北京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此後,北京在國際間的地位得以提升、合法性大幅度增強,台灣則遭受了繼退出聯合國之後的另一次重大外交挫敗。 相比《上海公報》的長篇大論闡述美中兩國的立場、分歧、國際大局背景等等等等,《建交公報》相當簡短—中文官方譯本短短三百餘字。 或許,這也是中國沒有在公報中重申要解放或者和平統一台灣的原因之一。不過,在中美正式建交的同一天,中國發佈《告台灣同胞書》,闡述「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大政...

    全稱《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1982年8月17日簽署。 重點:美國政府聲明: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看點:這是美中三個聯合公報中唯一專門針對台灣問題的公報,目的是解決《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的遺留問題:台灣軍售。 《八一七公報》簽署歷經漫長、艱苦的談判。公報中,除了首次強調將逐步減少對台軍售之外,美國還表示,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在北京看來,這三個「無意」說明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向中國做出了較《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更為明確、嚴肅的承諾。中國重申將「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美國對此表示「讚賞」。 《八...

    導致《八一七公報》成為爭議焦點的還有另外兩個元素,這就是「里根備忘錄」和「六項保證」。 在簽署《八一七公報》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李潔明(James Lilley)向先總統蔣經國口頭給予六大保證: 1. 美國不會設定停止對台軍售的日期 2. 美國不會修改《台灣關係法》的相關規定 3. 美國不會在決定對台軍售前和中國諮商 4. 美國不會在台灣與中國間擔任調人 5. 關於台灣主權,美國不會改變自身立場,這是個須由中國人自己解決的問題,且美國不會迫使台灣與中國談判 6. 美國不會正式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不過,北京一直質疑其效力,其「口頭」性質更被一些民間人士用來指責台灣「拿著雞毛當令箭」。 2016年5月,美國首度將「六項保證」訴諸書面文字,成為國會通過的提案。該議案不具法律力,代表的只...

    2019年8月底,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簽署解密了1982年美國總統里根在《八一七公報》簽署後發送給時任國務卿舒爾茨和前防長溫伯格的一份備忘錄。 據報道,備忘錄稱,美國同意減少對台軍售,完全以中國是否堅持其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政策為先決條件;美國對台灣提供武器的性能與數量完全依據中國大陸對台灣所構成的威脅而定,無論是數量還是性能,台灣相對於中國大陸的防衛能力都應該得到維持。 中國官方強烈抗議,美國「內部單方面搞的所謂備忘錄是錯誤和無效的」,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違背美方自身作出的承諾,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另外也有一種聲音提出虛構質疑:如果大陸堅持和平、台灣反覆挑釁,美國軍售又該怎樣理解? 但在台灣人看來,里根備忘錄和六項保證一樣,都凸顯當時美國政界對中共的不信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