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5日 · 第一勞退自提的部分當年度不用課稅可以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需併入退職所得課稅第二分年領取退職所得每年在78.1萬以下免稅遠高於薪資所得扣除額遞延課稅其實有可能根本課不到稅最後若是退職所得仍須課稅退休後收入往往較在職時低可能適用較低的綜合所得稅率

  2. 2024年5月2日 · 提供 6 種繳稅方式包含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委託取款轉帳繳稅ATM 繳稅信用卡繳稅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繳稅現金或票據繳稅。. 提供 2 種退稅方式包含直撥轉帳退稅憑單退稅。. 完成申報 :下載收執聯妥善收存。. 其中關於 ...

    • 年金制度基本概念
    • 台灣的年金制度有什麼問題?
    • 年金改革爭議及年金改革草案說明
    • 結論

    一、隨收隨付制(Pay-as-you-go) 隨收隨付制從歐洲那邊開始的制度,精神是這世代的人繳費去運用在上世代人的年金支出 也就是說所有的年金支出的經費來源都是來自於當代人口,因為世代會交替,人口如果維持穩定的發展,這制度基本上能讓基金永續的。 有些國家在年金改革的過程中,有發現因為平均餘命拉長以及人口結構改變等問題,會讓這制度的基金產生破產危機,因此設置了準備金,概念就是假設正在領取年金的世代因為各項因素導致基金無法支應時,還有編列的準備金可以去支應所需要的年金支出。 發展起步較早且制度較完善的德國,就是使用隨收隨付制的概念在進行,德國有規劃了基金準備金,預防年金忽然崩盤,但準備的金額只足夠支付1-2期基金所需,也不是常態的準備全額準備金。 台灣的年金基金使用制度上是學習歐洲走隨收隨付制...

    一、18%存續的問題 前面有提到公教人員的退撫制度是在民國84年以後所成立的,因此可以分為4類公務員: 1.已退休無新制者 2.已退休有新舊年資者 3.現職有新舊年資者 4.現職無舊年資者 其中以第1類,在民國84年以前就退休的公務員而言,因為他們退休給付全部都為恩給制 因為政府對公教人員附有完全給付責任,所以18%優存帳戶就是他們的退休給付來源 這也是其中一個反對改革18%族群的最主要訴求依據… 第2類跟第3類的公務員而言,因為併有民國84年以前的年資 然而18%優存帳戶是屬於恩給制,因此第2類跟第3類公教人員退休時 除了「保險」+「退休金」外,還可以多領18%的利息補貼.. 部份高階公務員的實際所得替代率在加種之後可能高於或接近100% 這些是台面上例如來西之類的抗爭者所不敢提及的部份…...

    一、優惠存款18%的存廢 對於前面提到的4類公務員而言,第1類的公務員因為國家跟他們之間的特別權利義務關係 因此貿然廢掉18%,也就是毀棄當時的給付責任,因此必須有替代方案… 而對於第2類跟第3類的公務員而言呢,因為18%是屬於恩給制的年金 確實他們的公務生涯中實際有經歷過那些歲月,且當時政府確實有承諾完全給付。 因此,政府貿然將這18%取消,確實會有違反信賴保護原則的疑慮,但因為這些公務員也是有退撫新制的年金,同時可以領取到退撫新制的退休給付,政府並不是毀棄所謂的給付責任。因此似乎在折衷或是妥協之下,這次年金改革中決定訂定最低給付水準,未來低於給付水準的不受影響,高於水準的則是降低整體所得替代率,讓18%逐年減少並走入歷史.. 就我看來,這次訂定的年金給付地板,就是為了第1類的公務員而訂定...

    綜合上面說的,其實年金改革所牽扯到的問題層面很多,不是簡單一篇文章就能解釋完。台灣的年金制度需要改革嗎?我個人的立場是絕對要改革,而且越快越好 。 現行公教人員退休後能領到的額度就我個人感覺,確實額度高了許多 但無腦批判軍公教人員,說真的只是分裂族群而無助於議題的討論… 對於多數的公務人員來說,制度不是他訂的,甚至都還看不到退休金… 但他們卻必須承接及承擔絕大多數的罵名,這也是會有許多公教人員出來抗爭的原因。 而勞保、公保、勞退、退撫基金都有他制度好的地方跟不足的地方 每個人講論述的都有他的立基點存在,但也都有保留一些東西沒說的太清楚 有些東西是對的,有些東西對一半,看你是站在哪個位置以及怎樣看待而已.. 年金改革的議題其實在2012年前後就有許多的改革聲浪傳出 我上面寫的這些論述內容其實都...

  3. 2021年4月12日 · 第四步進入繳退稅可選擇委託取款轉帳信用卡ATM 或活期(儲蓄)存款帳戶(僅限以 TW FidO 登入者)繳稅。 第五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記得一定要進入申報完成頁面,看到畫面顯示「狀態:申報成功(次數)」,才算真正完稅。 且慢!

  4. 2020年4月20日 ·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 5 月報稅季來了而今年的報稅規則比以往佛心多了不但死限延到了 6 月底,而且還可以提早 1 個月拿到退稅不僅降低人民的經濟負擔也可以分散國稅局人潮避免群聚感染。 (責任編輯:郭家宏) 接近 5 月報稅季,今年個人綜所稅共有 4 大變革,不僅申報期間首次可延至 6 月底,首批退稅也提早 1 個月發放,同性伴侶第一次可合併報稅,此外,綜所稅也首次可「無卡申報」。 綜所稅申報首度延至 6 月底,分散人流降低群聚感染風險.

  5. 2017年2月7日 · 台灣的年金改革方案大方向已經出爐政府選擇了較小的改革幅度這樣的改革方案是在拿年輕人的未來當墊背未來23十年將再度出現年金危機而這樣的問題其實全世界都有那就是既得利益者很難輕易放棄的世代剝削輪迴。 (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李忠憲. 德國年金改革方案已經形成共識要把退休年齡延長至68歳才能領取年金。 執政黨的青年聯盟(JU) 主席 Paul Ziemiak (31歲),要求要有巨大的改革幅度,要延長到 70 歳,不能欺負年輕人,難道要等到 2100 年,不得不的時候才開始延長到 70 歲。 他認為德國政壇的大聯盟政府,只做最小幅度的改革,這些既得利益者,一整個世代剝削下一個世代。

  6. 2018年5月18日 · 他從最前面開始說明。 這裡的收入是從一月一日算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很方便,因為我同時也正努力弄好英國的納稅申報單。 英國的財政年度是從四月算到四月,原因和亨利八世想要進行房事有關。 想知道一位十六世紀的國王是如何毀了我一整個月,請參見下方 網址 ,有更完整的說明。 基姆說:「在丹麥,我們要求自由工作者或自雇者一邊工作、一邊繳納預估的稅金,這樣他們才不會年過了一半突然人間蒸發。 把當下的收入拿來繳當下的稅金,規定就是這樣。 」「啊……」我第一次聽說這件事。 一月時我曾到當地的稅務局,那裡有一位友善卻有點愚笨的女士,向我保證我可以年底再繳納積欠的稅金。 我必須承認,她的英語不太好,而我的丹麥語能力當時也幾乎等於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