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雖然沒有科學家可以肯定地指出人體要在那一種情況下的連續動作才會出現勞損,但有兩個基本方式會構成連續動作﹕ ( 一) 該動作的重複頻率少於30 秒,例如每20 秒裝嵌同一種汽車零件; ( 二) 有超過一半工作時間重複同一特定動作,例如會計師一天用超過一半工作時間鍵入賬目資料。 3.震動 (Vibration)。 一般工作會透過兩種震動力對身體造成R. S. I. 的勞損,包括: ( 一)使用電動工具 (Power Driven Hand Tools) 例如電鑽、空氣釘槍、電鋸時對雙手及手臂造成反震力; ( 二)使用重型機器,例如長途貨車司機由於長期承受車廂內的震動會容易造成腰背痛。 震動容易構成R. S.I. 的原因在於身體必須額外運勁以抵消震動造成工具的運作有所偏差。

  2. 2024年4月21日 · 【明報專訊】著名時裝設計師及資深形象顧問文麗賢 (Judy)近年患大腸癌,昨日中午傳來離世噩耗。 時裝設計師鄧達智對好友去世感不捨,他與Judy相交數十載,是非常好的知己朋友,視對方為很好的人生導師。 鄧達智昨日生日,回覆《明報》對好友離世不捨道:「生日前夕我設宴邀請好友出席,本來也邀請Judy,兩周前收到她的信息說:『身體狀况有異,精神轉差,可能來不到你的生日宴了。 』」 Judy癌細胞擴散至肝臟. 昨午突然收到Judy病逝消息,鄧達智形容心情百感交集,「我在電話群組看到消息即時呆一呆,沒想到好友就這樣走了。 相信往後我的生辰日子,Judy肯定會在我的思維上跳出來。 不過知道她從此再沒有痛苦,都是一種解脫」。

  3. 2015年9月16日 · 《東京夢華錄》記有一種用於節俗的麵塑﹕寒食前一天以麵糰揑成燕子狀,以柳條串連起來後插於門楣,稱為「子推燕」,紀念相傳與母親在大火中抱柳樹燒死的介子推。 以地域而言,羅師傅表示,以麵塑聞名的山東菏澤市,以這門手藝為生的人很多,技藝出眾,更發展出細緻的人形麵塑,引來顯貴採購,由街頭走入藝術殿堂。 但因市場飽和,其中一部分人選擇以此在外地謀生,提起放有麵塑及製作工具的木箱,奔走四方。 文、圖:鄒靖儀.

  4. 2 天前 · 泌尿科醫生指出,腎虧是中醫學上的名詞,代表泌尿生殖方面的功能低下,並非西醫解剖學的腎臟。 他也透過「9 的法則」教你算出性生活及自慰頻率多少才算正常。 太常打手槍會腎虧? 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在《健康多1 點》頻道中替大家解答,事實上腎虧就是腎虛,屬於中醫學上的名詞,代表泌尿生殖方面的功能低下受到影響,並非西醫解剖學方面的腎臟。 民眾常存有性功能方面有問題,就到門診要求驗腎功能的迷思,西醫方面腎臟為「過濾率」的功能,與腎虧並無太大關係,「腎虧後會不會造成腎臟疼痛? 其實不會,它沒有所謂的相關性質,不是同一件事。 至於腎臟痛是否代表「手槍打過頭」? 邱鴻傑也解釋,與腎臟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太多也不是好事。

  5. 2014年10月16日 · [2014.10.16] 發表 推文. 蜂巢由六邊形的小間隔組成,不同種類的蜂所建造的蜂巢大小各有不同。 蜜蜂以花粉為食。 可是花粉不能長期儲存,於是蜜蜂便把花粉釀成不易變質的蜂蜜,作為過冬時的儲備。 【明報專訊】蜂巢由一個個六邊形的小間隔組成。 這些小間隔不只是存放蜂蜜和花粉的倉庫,也是養育工蜂和雄蜂的育兒房。 這些六邊形的蜂巢,儼然成了蜜蜂的象徵。 原來用六邊形堆疊成的蜂巢最節省空間和最穩定。 六邊形最省位穩定. 對蜜蜂而言,蜂巢的形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間隔有足夠空間,而且能節省製蜂巢的材料——蜂蠟。 在建造蜂巢時,蜜蜂會改造鄰近蜂巢已有的牆壁以減少蜂蠟的用量,新建的蜂巢像跟舊蜂巢「擠」在一起,有如將一堆圓柱體堆在一起,最節省空間又最穩定的方式,正是蜜蜂採用的六邊形堆疊。

  6. 2019年11月11日 · 教育局將校舍分配予五旬節聖潔會香港總監督,該會回覆本報稱,新校擬取名「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現時正與教育局、建築署磋商校舍設計,預計最快2023年9月正式開校;又稱新校會引進芬蘭校園設計,讓學生置身豐富的感官體驗空間,激發學習靈感、創意等。 明報記者 魏綺婷. 據教育局資料,新校位於大埔第9區,設有36個課室、地盤面積7085平方米,暫定2023年中落成。 獲分配新校的五旬節聖潔會書面回覆本報查詢稱,重視全人教育「靈、德、智、體、群、美」,將學校營造成一所能給予學生信任、安全感和溫暖的家園,建立孩子及家庭應對21世紀國際社會轉變及挑戰的能力。 設實時遠程教室 靜觀花園.

  7. 2020年12月15日 · 【1】禮. 先學〈論仁〉第3則. 論仁與禮關係,是儒家最關鍵觀念: (圖b)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孔子反問:父母死後不到三年,就大魚大肉,穿得花枝招展,安樂嗎? 宰我答道:安樂。 孔子接着提出了儒家最重要的仁與禮關係的觀念: 子女出生後,父母衣不解帶、偎乾就濕地照顧,至少三年,子女才能完全離開父母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