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22日 · 發布時間: 2019/01/22 19:05. 最後更新: 2019/01/27 17:55. 分享:. 《福布斯中國發布2019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榜本地薑也榜上有名更名列第二位她便是恒生銀行00011女大班即行政總裁副董事長鄭慧敏排名僅次於中信銀行的董事長李慶萍。. 2019商界傑出 ...

  2. 2023年3月25日 · 40嵗要懂「槓桿效應」 四十幾歲的人則處於生命中最艱難的部分,因為你必須兼顧工作和家庭,而且不只是應對父母孩子等直系親屬,你還試圖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但發現比預期更艱難。 怎樣處理中年危機? 達利奧給出了如下建議。 冥想. 首先要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進行冥想。 如果你能冥想,就能以平靜和平等的心態來看待事物,這很重要。 此外,達利奧還鼓勵人們養成思考原則的習慣。 他説,每當他遇到一些事情,尤其是痛苦的事情時,都會在與它們的互動中反思現實,然後寫下原則。 反思為什麼自己在做這個事情? 這個瘋狂的地方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我們採取了那樣的處理方式? 區分關係.

  3. 2023年5月29日 · 全球投資專業人士組織CFA協會與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發佈最新研究,主要探討美國、加拿大、英國和中國18歲至25歲的Z世代的投資動力和行為。 研究發現,多個國家的Z世代都正在積極參與投資活動,並且逐漸年輕化,並且大部分Z世代依賴社會媒體學習投資,不過投資障礙仍然存在,包括儲蓄不足、缺乏投資知識等等。 CFA協會研究、倡導和標準董事總經理Paul Andrews説道,這批新的投資市場參與者正在重塑投資實踐、產品和平台。 他們的投資習慣與他們的前輩投資者有顯著的不同。 通脹上升、加密貨幣愈趨普及和容易接觸,以及社交媒體『金融影響者』(finfluencers)等一系列宏觀經濟和社會因素正對他們的投資方式、地點和投資產品產生深遠的影響。 大部分Z世代21歲前已開始投資.

  4. 2019年2月10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2/10 15:00. 分享: 理財習慣差,有可能導致破產,甚至與家人關係破裂。 有指本港年輕人理財能力薄弱,破產情況亦趨年輕化! 有理財機構發現,年輕人欠債求助、需申請破產的個案上升,約3成求助屬19至39歲群組。 破產原因:失業、超支及過度信貸. 據破產管理署資料,去年申請破產總人數中,30歲或以下人士佔15.76%。 破產原因首3位分別是失業、超支及過度信貸,分別佔36.1%、32.2%及9.25%。 過度消費及信貸是欠債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年輕的破產個案年僅18歲,除了過度消費而令債台高築、年輕人與家人關係差找不到支援、網上財務及中介公司氾濫,亦是令情況嚴重惡化的原因。

  5. 2020年12月18日 · 【行山變買樓! 黎諾懿分享首次置業經歷 嘆港樓價高難上車: 按此 】 投資輸近百萬經歷 成裝備自己契機. 損手經歷讓黎諾懿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之後加緊學習投資知識,他認為「每個地方都可以賺到錢,但視乎你對事情的認知有多少。 你認知愈多,賺錢能力愈高。 」此後投資前,他都會先了解投資產品及公司的背景。 黎諾懿指,不少人投資產品時只著眼風險高低,卻未有了解當中的成份;他認為知道所投資的基金如何組成,便可因應市況而改變投資策略。 隨着歲數增長,黎諾懿近年投資態度亦愈趨謹慎,以投資債券、基金為主,因為回報率較高但風險較低。 點擊圖片放大. +3. 收息VS升值? 轉投科技股有得解.

  6. 2018年12月14日 · 這家昔日寂寂無名的初創企業,今日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無人機製造商,估值突破千億港元,帶挈這位80後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富豪之一。 據2018年胡潤百富榜,汪滔目前身家已高達510億元,在全國排第46名。 同樣是80後,同樣是畢業於香港八大院校,為何他可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總結以下七點: 1.興趣化為事業. 讀書期間,汪滔已十分迷戀直升機,大部分時間埋首於與模型飛機有關的讀物之上,希望從事與航空相關的職業。 2.自小抱有夢想. 汪滔自小便知道抱有夢想的重要,他曾在訪問中表示:「夢想是很重要的,我從讀書年代開始,就是興趣很多的人,但身邊很多人,家長讓他讀書就讀書,問他喜歡甚麼,他說不出來,只說喜歡成功。 」他強調有夢想及興趣的人成功機會才會大。 3.立志及目標清晰.

  7. 2021年8月30日 ·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關草聯)近日訪問了220位年輕受訪者,發現有逾6成人有意成為彈性就業者,但8成人會憂慮彈性就業者收入不穩定及沒有勞工保障。 彈性工作模式成最大誘因. 團體於今年7月至8月期間,以網上問卷方式訪問了220位15歲至34歲的年輕人,有過半數受訪者表示自己現時或曾經是彈性就業者,而有67.3%的受訪者表示曾想過成為彈性就業者。 年輕人想成為斜槓族,主要原因是因為工作模式有彈性、其次是可以容易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及因為不喜歡受束縛。 報告指,有些行業及職業較容易成為自由工作者,例如模特兒、攝影師、補習老師、主持、平面設計、健身教練等,涵蓋多個工種。 彈性就業者沒保障 勞工權益不被重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