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首先,在病人入門之前,醫生要用1分鐘先讀完其複雜的病歷背景;盡責一些的,會多用1分鐘以摩打手速度整合更正病歷史,減輕下一個醫生的睇症負擔。 然後用30秒看病人剛做完的抽血報告,用10秒去理解當中任何異樣、判斷處理方式。 接著由病人聽到廣播到入門坐下的1分鐘過程,醫生可以看完其電腦掃瞄報告。 而在請病人坐下並請對方核對身份證件的30秒講話過程中,醫生眼手並用,檢查確認放射科掃瞄影像報告: 所以即使未開始「睇你」,我地都大約心中有數,我要做啲乜。 接下來的3分鐘,醫生就會和病人解釋治療方案,同時祈求病人説的和自己所想的一樣,準時在3分鐘內完成一回合。 順利的話,最後再用1分鐘整理診症紀綠,交給護士跟進,及幫病人預約之後的檢查。

  2. 2018年9月28日 · 第一步醫師可能會視情況開一些抗焦慮抗憂鬱的藥幫助生理恢復到可以控制的狀態但造成神經失調的原因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如果只是營養不足像是缺乏卵磷脂可能就少了乙醯膽鹼的材料少了維生素B群可能也少了血清素的製造就可以對症下藥調回原本該有的數值如果是心理壓力造成的失調就要解決壓力的來源第一步可能是試著用不同角度去看待事情但大部份人的壓力來源其實是人際關係像是家庭情感問題或是同儕間的相處這就需要環境的一起配合比如跟爸媽一起來接受心理治療或是跟伴侶一起接受治療等並不是完全是患者本身的問題。 如果出現神經衰弱的症狀,並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建議還是找精神科醫師「聊聊」,因為時間拖久,原本可能只是生理問題,卻因為睡眠不足、情緒長期失調,演變成心理問題,就會比較難解決。

    • 自我懷疑。「Dr文科生」表示,每個醫生都一定有自我懷疑過,反覆猜測自己的診斷到底是否正確;就算診斷正確,面對病危或重症病人時,也總會去想是否可以再早些發現、為何之前沒有想到、如果早些想到的話,結局會否不一樣等問題。
    • 無力感。每個醫生都總會遇到一些不甘心的個案,明明已經傾盡全力、做盡所有可以做的治療,卻也不一定能救回病人。每天面對生離死別,間中亦難免會有很重的無力感。
    • 過度勞累。每天「收極都未收完症」,看完一個又一個的病人,但卻彷彿不會有看完的一天。每天上班就是不停重複工作,看病人、打病歷、填表格、通知家屬、寫藥單、開會、做研究......
    • 診斷錯誤。病人求醫時,醫生的診斷往往至關重要,但「Dr文科生」就坦言每個醫生都一定試過意外忽略病人的症狀或診斷錯誤,然後過幾天有同事或資深醫生幫忙看診的時候才後知後覺,自責為何當初沒有想到、做到。
  3. 如前文所述壓力和焦慮是生活中的一部份而有時候感覺到壓力大反而是回顧心理健康的好時機在覺得壓力大的當下建議可以先找尋壓力的來源並將思緒從中抽離出來盡量不要專注在給予自己壓力的事情上因為這只會讓壓力更大而已

  4. 2018年10月7日 · 醫療業是一個要求度高又 壓力大 的行業, 醫護人員 需要在高壓長時間下工作,並且面臨各種挑戰。 即使是擁有高社經地位,也有醫生因不堪沈重壓力而感到倦怠,一名英國醫生在網路上寫下他從醫6年的心路歷程,並稱自己已喪失對人的信任。 以下是這位屬名goodyoneshoes的醫生寫下的文字: 我已經對人性失去了信仰。...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1年10月5日 · 香港醫生工時長壓力大醫專對超過500名不同專科的本地醫生進行調查發現超過七成本地年青醫生過勞約兩成更出現抑鬱症狀。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年青院士分會前主席關日康的團隊,在2019年上半年進行一項調查,訪問514名醫生,當中284人是在最近10年完成專科培訓的年青院士,230人則正接受專科培訓。 調查結果發現,72.6%的受訪醫生出現過勞,70.6%醫生指過勞與工作相關,大約五成半的醫生稱,他們面對的過度勞累與病人有關,21%及4%的醫生分別表示,對現時工作崗位有些不滿和十分不滿,加起來有140多人。 在受訪者當中,更有21%出現抑鬱問題。 相關調查結果刊登於《香港醫學雜誌》。 研究根據哥本哈根疲勞量表,評分超過50分被視為中等及高等過勞。

  7. 2018年3月21日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日前在其個人Facebook上分享了他對公營醫院人手不足問題的看法又設想假如公院突然增加800名醫生當可大大減輕醫生的工作壓力醫管局聘用的醫生本身只有6,000多人增聘800人的話增幅達一成多可為每間重點醫院增加百多名醫生當然可以改善公營醫院服務令市民不再需要大排長龍」。 問題是,人手從何而來? 誠如陳家亮所言,加強本地培訓是長遠策略,但培訓一名專科醫生需時,社會還須思考如何於短期內增加本地醫生數目。 不難明白,增加人手的短期方法,只有從外地輸入一途。 當然,假如落實輸入海外醫生,必須同時思考如何保證質素、確保他們能適應本地醫療環境,以及吸引並留住這些海外醫生。 但我們不應因為有困難,便完全否定輸入外地醫生這個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