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利率可能走高時

      • 黃金與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的差別在於黃金不會產生利息。 因此,利率可能走高時,金價通常會下跌。 這點加上美元在2021和2022年的強勢表現,可能都是金價漲勢有限的原因。 固定收益市場原預期聯準會零利率政策將維持多年不變,但2021年時開始接受聯準會最終必須調升利率至5.375%。
      www.cmegroup.com/cn-t/insights/economic-research/2024/gold-will-2024-be-a-breakout-year-on-rate-cut-hopes.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7月18日 · 6個影響金價走勢升跌因素. 1. 金屬需求及 供應. 黃金的需求量取決於珠寶、工業和貿易對金屬需求,與其他商品一樣,當需求大於供應時,價格就會上升,相反如果市場對金屬需求過剩,價格就會下跌。 黃金並非消耗品,所以黃金礦工會控制開採量來影響價格 ,如果價格上漲,開採新的黃金將給礦工帶來更高的回報。 如果價格下降,礦工們可能會降低開採量,從而導致市場供應減少,提高市場金價格。 2. 通脹. 當貨幣出現通貨膨脹,因為黃金的價值相對穩定及有保值能力,投資者會更願意通過購買黃金來保值。 3. 美元走勢. 當美元升值,對於使用其他貨幣國家的投資者來說,黃金價格就變貴了,因為要用更多的貨幣換取美元,導致需求減少,金價減弱。 美元走強因此削弱黃金需求,反之亦同。 4. 美國加息.

  3. 2023年10月2日 · 富寶資訊貴金屬9月研報指出,黃金價格呈下跌趨勢,主要因素是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市場對美經濟軟著陸達成共識,同時社會通脹下跌,對黃金需求減弱,但隨後美聯儲的鷹派發言以及態度等促使美指連續大幅上漲,黃金下跌動力增強。 黃金ETF單周下跌超6% 今年以來,黃金主題投資一直被投資者津津樂道,尤其是在國際金價震盪不止,國內卻維持高位上漲。 截至在9月中旬,國內黃金ETF類基金漲幅超過14%,這在偏股類基金平均負收益的對比之下,這一漲幅備受投資者的青睞。 隨著9月底的調整,黃金主題的基金回撤明顯,7只黃金ETF單周幅在6%左右,這也導致該類基金年內回報率回至10%以內。 不過,從長期維度來看,黃金在近兩年的表現非常亮眼,黃金ETF兩年內回報率均超過20%。

    • 供給面。和其他的商品一樣,黃金的供給會直接影響黃金的價格,如果供給小於需求,黃金價格上升,如果供給大於需求,黃金價格下跌。每年黃金的開採量大約落在2,500噸至3,300噸,主要開採國家包含:中國、南非、美國、澳洲、俄羅斯和秘魯,人類歷史上開採的黃金總重量加總約為19.8萬公噸。
    • 需求面。黃金的用途非常廣泛,其需求面也會影響金價。如果需求大於供給,黃金價格上升,如果需求小於供給,黃金價格下跌。黃金主要的用途如下:珠寶:全球大多數的黃金產量都是用於珠寶產業,例如製作成金條、金飾、金幣等。
    • 通貨膨脹。一般普遍認為,黃金具有一定的保值能力,所以當一國貨幣出現異常的通貨膨脹時,人們可能更願意透過買黃金來保值。黃金真的能夠抗通膨嗎?其實市場上存在正反兩面的說法,因為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太多,所以沒有明顯的證據能直接證明黃金價格跟通膨有正相關性,但是當單一國家發生惡性通膨時,黃金往往具有保值效果。
    • 美元強弱。黃金是以美元計價,所以美元的強弱會影響黃金對於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如果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升值,那麼購買黃金的成本變高,相對比較沒有吸引力。
  4. 黃金價格為什麼會有漲跌? 黃金一直是全球經濟和投資的關鍵資產,其價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影響黃金價格的主要因素,包括供需關係、宏觀經濟條件、地緣政治狀況、貨幣政策,以及美元匯率和央行黃金儲備調整等。 透過這些關鍵因素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黃金價格背後的經濟動力,並探討為何黃金在不同情況下成為投資者追捧的避風港。 影響黃金價格八大因素. 以下內容詳細介紹影響黃金的八大因素。 1. 供應面. 黃金市場的供應主要受到礦產黃金產量、回收黃金以及開採技術和成本的影響。 全球黃金供應以礦產為主,尤其是來自中國、澳洲和俄羅斯這些主要生產國。 根據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統計,近十年全球黄金矿产量在每年约为3,300~3,600吨。

  5. 2023年12月4日 · 「我們認為2024年推升金價的主因會是聯準會降息、美元趨於弱勢,以及高度的地緣政治緊張,」《CNBC》引述惠譽解決方案的研究分支機構BMI的研究報告強調。

  6. 2024年1月19日 · 許多國家的央行偏好黃金,而非央行發行的貨幣,因為央行利率多年來維持在接近零或甚至是負值,而且量化寬鬆(QE)和各種制裁措施也產生影響,無論是近期利率走高或撤回QE,似乎都無法扭轉這些認知。 圖1:央行數十年來都是黃金淨賣家,但在金融危機後成為黃金的淨買家. 資料來源:CPM Group 2023年黃金年鑑、芝商所、彭博專業服務(CPI指數) 各國央行在1982至2007年間都是黃金淨賣家,但在全球金融危機後,搖身一變成為黃金買家。 這顯示在金融危機前,全球央行政策信任美元、歐元、日圓、英鎊和瑞士法郎等法定貨幣作為儲備資產,因此並不特別青睞黃金。 此一心態在全球金融危機後反轉,且所有跡象都顯示這個心態仍在延續。

  7. 2022年7月25日 · 台銀貴金屬部門認為,以基本面來說,金下跌有利於提升實體黃金需求;加上停滯性通膨疑慮持續升溫,預期技術面金價在每盎司1700美元仍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