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9日 · 台灣理財作家郝旭烈曾經分享自己的經歷︰自己家中的一位長輩曾分享過給他一個重要的金錢觀—— 不要「仇富」,不要把有錢人當作是敵人,也不要對富裕生活抱有成見。 東亞人受農耕文化的影響,對商業的偏見由來以久。 古代人講究「士農工商」,商業始終排在最後一位。 古典文學詩句中對於清貧的歌頌不在少數,卻鮮有人為商人著書立説,或贊揚財富。 這種文化進一步內化為對財富的偏見。 東亞人談錢,大都帶著一種天然的羞恥感,人人都需要財富來追求更高的生活質素,但將「需要錢」這句話説出口又仿佛在「自降身段」,猶豫再三還是作罷。 談到有錢人,又大都是「紈絝子弟」、「貪得無厭」、「見錢眼開」的負面印象,導致普通人更難走出追求財富的第一步。 實際上,金錢只是中性的,它和道德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2.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大轉變。

  3. 2023年8月9日 · 投資不應為「致富」 而是避免「死於貧困」 金融大師揭開3大投資錯誤. 美國著名金融理論家、投資顧問William Bernstein的經典投資指南《投資的四大支柱》近日推出第二版。. 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稱,投資者最大的風險是沒有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 ...

  4. 2024年3月3日 · 建議到30歲時將儲蓄目標設定為當前收入的1倍,到40歲時設為3倍,到50歲時設為6倍,到60歲時設為8倍,到67歲時設定為10倍。 每年應儲多少錢? 建議在工作時每年至少存入稅前收入的15%,包括退休金自主供款和僱主供款。 該如何維持退休儲蓄? 提款太多有耗盡資金的風險。 提款太少,則退休後可能無法過上想要的生活。 建議將提款限制在初始退休儲蓄的4%至5% ,然後根據通脹增加提款。 基於退休年齡的退休儲蓄指南. ( 假設儲蓄者年齡為25歲,年薪5萬美元(39萬港元)至30萬美元(234萬港元),工作期間平均有超過50%的資金用於投資股票。 沒有退休金收入、未被裁員、薪資統一增長、儲蓄金額隨加薪而增加。 工作和儲蓄的時間愈長、退休的時間愈晚,退休基金中需要的資金就越少。

  5. 2020年9月2日 · 分享: 【退休規劃】退休生活如何過得快樂? 金錢之外緊記這14個快樂規條. 退休生活要過得快樂無憂,除了做好理財規劃,為退休生活累積資產外,也要為身體及心靈作好準備,過一個健康快樂的退休生活。 外號「肥碌」的專欄作家曾智華撰文,綜合14個退休生活規條,不妨試著做,跟著做。 點擊看14個快樂規條︰. 點擊圖片放大. +11. 1.每天做帶氧運動半小時,邊做邊深呼吸及唱喜愛的經典歌曲,釋放安多酚。 2.每天喝一公升水。 多食種出來的蔬果(Natural food),少食人工製成的食品(Artificial food)。 3.每天最少令三個人愉快地歡笑。 4.遠離負能量人,負能量事,一於割蓆! 5.人生從來不是一場公平遊戲。 我們的身高、膚色、種族、美醜、天份……全部與生俱來。

    • 金秘書為何那樣 線上1
    • 金秘書為何那樣 線上2
    • 金秘書為何那樣 線上3
    • 金秘書為何那樣 線上4
    • 金秘書為何那樣 線上5
  6. 2019年5月2日 · 分享:. 【退休理財】年金有分邊幾種?. 甚麼人士適合買年金?. 年金被視為退休後的自製「長糧」的方法,投資者可利用「每月出糧」的方式領取年金,確保退休後每月仍有穩定的「收入」。. 加上政府於4月推出供延期年金可扣稅的措施,為市民提供更大誘因 ...

  7. 2020年6月11日 · 呢個網站簡單幫你計. 「財務獨立和提早退休」(簡稱FIRE)運動起源於美國,主要提倡維持健康的儲蓄比率和追逐極簡生活模式,從而達成財務自由。 不過,有人批評FIRE的財務要求過於嚴苛,且對生活消費有諸多限制,Berger分析其中5個有關FIRE運動的迷思,並提供簡單且可行的解決方法,讓人更有效地達到理財目標。 迷思1:要提早退休,必須儲起50%或以上收入. 儲蓄佔收入比重愈高,當然就能愈早達到財務獨立。 不過,Berger指,並不是必須儲起過半收入。 如果一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打算在50多歲達到財務獨立,便需在30年內儲起每年開支的25倍,他的退休金儲蓄比率取決於兩大因素,包括投資回報能否抵銷通脹以及退休金的多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