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史大綱 》乃近代 歷史學家 錢穆 所撰寫的一本 通史 性論著,主要闡述 中國 從 上古 到 現代 的發展歷程。 全書主要是貫徹了錢穆的思想觀點:強調 傳統 的價值。 他反對 近代中國 學術界以 科學 或 馬克思主義 否定中國古代社會的特質。 他在書中說:「今求創建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 懷疑論 ,也應稍加修正。 創作背景 [ 編輯]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中國抗日戰爭 爆發,錢穆倉促地從 北平 (今 北京 )逃離至西南 大後方 ,教學多年來的大量教材悉數失散。 時中國面臨國家存亡時節,錢穆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儘管他本身相信抗戰中國會贏得勝利,但也對中國的命運抱持最壞的打算。

  2. 類別: 中國歷史.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納,刪其瑣節。. 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聞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吾國家民族生命 ...

  3. 國史大綱 》乃近代 歷史學家 錢穆 所撰寫的一本 通史 性論著,主要闡述 中國 從 上古 到 現代 的發展歷程。 全書主要是貫徹了錢穆的思想觀點:強調 傳統 的價值。 他反對 近代中國 學術界以 科学 或 馬克思主義 否定中国古代社会的特質。 他在書中說:「今求創建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 懷疑論 ,也應稍加修正。 創作背景.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中國抗日戰爭 爆發,錢穆倉促地從 北平 (今 北京 )逃離至西南 大後方 ,教學多年來的大量教材悉數失散。 時中國面臨國家存亡時節,錢穆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儘管他本身相信抗戰中國會贏得勝利,但也對中國的命運抱持最壞的打算。

    • 生平
    • 家庭
    • 錢穆作品中的名言佳句
    • 學術
    • 學友
    • 著述
    • 評價
    • 畫像
    • 外部連結

    幼年啟蒙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六歲入私塾讀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改入新式學堂無錫果育學校就讀。光緒三十三年(1906年)升入常州府中學堂,宣統二年(1910年)因故退學,轉讀南京私立鍾英中學。 就讀果育學堂期間,遇到同為革命黨人的體操教師錢伯圭,錢伯圭告訴錢穆「《三國演義》開頭講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中國走錯了道路,西方合了就不再分」,又言「今日中國的皇帝不是中國人」。錢穆晚年自認「此後讀書,伯圭師此數言常在心中」,畢生學問關心中西文化優劣,並抱有民族觀念,皆因此時的啟發。 初為人師 宣統三年(1911年),因辛亥革命,中學學校停辦,遂輟學,在家自學。民國元年(1912年),年十八,抗顏為人師,任教於家鄉小學。

    執教中學

    民國十一年(1922年),先後八年,受聘集美、無錫三師、蘇州省立中學執教。

    大學之道

    民國十九年(1930年),錢穆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北平八年,先後授課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校,與學術界友人時相切磋。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發表清代學術史研究的力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無錫鄒氏,妻,歿於1928年。
    張一貫,妻,生於1901年8月10日,歿於1978年3月8日。爲以下衆子女之母。
    錢胡美琦,妻,2012年3月26日去世,享年83歲。
    錢拙,長子。

    1. 《中國史學名著•史記上》:這問題我曾問過章太炎先生,我說:「現在是二十五史,下邊該怎樣?」他沒有能回答我。此一問題,我仍留在腦子裡。諸位千萬不要當我是在空談,諸位要學史學,便該學到這個地方去。 2. 《中國史學名著•史記中》:《史記》背後有司馬遷其人,他一輩子就只寫一部《史記》。他自父親死了,隔三年,他就做歷史官。此下花他二十年精力寫一部《史記》。又如司馬溫公花了十九年寫一部《資治通鑑》,歐陽脩修《新唐書》花了十七年,李延壽寫《南北史》也寫了十七年,班固《漢書》不知他花了幾十年,又是父子相傳下那工夫。我們只要懂得前人這番功力,也就好了! 3. 《中國史學名著•鄭樵通志》:著書都不免要採前人之書,然亦「必自成一家之言」。

    錢穆沒有接受過現代大學訓練,他的治學理念受呂思勉影響甚深。當胡適學派反對「崇古」與「迷信」,對中國傳統文化及上古史作存疑與否定態度時,錢穆等人立表異議,說「余任上古史課,若亦疑古,將無可言」。他在《國史大綱》一書中說:「今求創建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懷疑論,也應稍加修正。」錢先生後來坦率地表明自己不同於古史辨派的一味疑古而是在求真的基礎上提出新說:「……而余則疑《堯典》,疑《禹貢》,疑《易傳》,疑老子出莊周后,所疑皆超於頡剛。然竊願以考古名,不願以疑古名。疑與信皆須考,余與頡剛,精神意氣,仍同一線,實無大異。」 錢穆的《先秦諸子繫年》一書,考證數十本秦漢古籍,並大量引用雷學淇的《竹書紀年義證》,排出先秦時各事件的先後順序。後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書,該書以論證完整的二十八個不可通駁斥了...

    原本胡適相當欣識錢穆,稱錢先生的《劉向歆父子年譜》乃「一大著作,見解與體例都好」,並對學生說:有關先秦諸子事,可向賓四先生請教,不必再問他。 外界以為錢先生「喜治乾嘉學」,張君勱甚而勸錢穆「何必從胡適之作考據之學」。錢穆初到北平,胡適的弟子傅斯年對他優禮有加,邀至史語所,奉為上賓。胡適也將私藏「孤本」《求仁錄》借給錢研覽。 但錢穆在治學方面與胡適頗多牴觸。胡適繼承傳統的說法,認為老子略早於孔子;錢穆則創立新說,認為老子略早於韓非,後於孔子。一次,兩人不期而遇。錢穆說:「胡先生,《老子》成書的年代晚,證據確鑿,你不要再堅持你的錯誤了!」胡適說:「錢先生,你舉出的證據還不能說服我;如果你能夠說服我,我連自己的親老子也可以不要!」 錢穆與胡適二人在老子生年、《說儒》等學術問題上觀點迥異,時有爭辯。...

    史學

    1. 《周公》,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29年。 2. 《劉向歆父子年譜》,《燕京學報》第七期,1930年。 3. 《國史大綱》上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40年6月。 4. 《中國歷史精神》,臺北國民出版社出版,1951年11月。 5.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香港自刊本,1952年11月。 6. 《黃帝》,臺北勝利出版社出版,1954年。 7. 《秦漢史》,香港新華印刷股份公司出版,1957年3月。 8. 《中國歷史研究法》,香港孟氏教育基金會出版,1961年12月。 9. 《史記地名考》,香港太平書局出版,1962年10月。 10. 《史學導言》,臺北中央日報社出版,1970年5月。 11. 《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出版,1973年2月。 12. 《孔子傳》,臺北中華民國孔孟學會出版,1974年8月。 13. 《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北聯經出版,1979年。 14. 《歷史與文化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1979年8月。 15.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臺北東昇出版公司出版,1981年12月。 16. 《古史...

    思想

    1. 《論語文解》,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18年11月。 2. 《論語要略》,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25年3月。 3. 《孟子要略》,上海大華書店出版,1926年。 4. 《墨子》(萬有文庫),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30年3月。 5. 《王守仁》,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30年3月。 6. 《國學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31年5月。 7. 《惠施、公孫龍》,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31年8月。 8. 《老子辨》,上海大華書店出版,1932年。 9. 《先秦諸子繫年》上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35年12月 10.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37年5月。 11. 《清儒學案》,重慶,為國立編譯館寫,1942年稿成佚失。 12. 《孟子研究》,上海開明書店出版,1948年。 13. 《莊子纂箋》,香港東南印務公司出版,1951年12月。 14. 《中國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1952年11月。 15. 《國史新論》,香港自刊本出版,1953年5月。 16. 《宋明理學概述》,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1953年6月。 1...

    文學

    1. 《中國文學講演集》,香港人生出版社出版,1963年3月。 2. 《中國文學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1982年7月。

    正面評價

    1.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引陳寅恪評錢穆《諸子繫年》:「1934年5月16日,出席清華歷史系研究生姚薇元口試會。散後,偕陳寅恪至其家。寅恪言錢賓四(穆)《諸子系年》極精湛,時代全據《紀年》訂《史記》之誤,心得極多,至可佩服。」 2. 牟宗三:「當時局勢危殆,有瓦解之勢。學校朝不保夕,政府無暇顧及。人情洶洶,學生多有走陝北從共黨者。教授亦多縱容之,無有為立精神之主宰者。惟錢穆先生,因富歷史傳統意識,慷慨陳詞,多有講述。」 3. 余英時:「一生為故國招魂,當時搗麝成塵,未學齋中香不散。萬里曾家山入夢,此日騎鯨渡海,素書樓外月初寒。」 4. 金耀基:「賓四先生的一生,承擔是沉重的,他生在文化傾圮,國魂飄失的歷史時刻,他寫書著文有一股對抗時流的大力量在心中鼓動。他真有一份為往聖繼絕學的氣魄。」 5. 許倬雲:「他編著了《國史大綱》,在警報聲中,教導學生欣賞中國文化的源流和可貴之處。這部書至今還是中國通史中難以代替的名著。」 6. 錢婉約:「終於走近大山,在領略其巍峨的身軀、莊嚴的儀態、豐富多彩的植被以外,對於其蘊含著的博大精深的山中寶藏,我懂得多少?在離開祖父的歲月裡,我需要花費多少的...

    負面評價

    1. 汪榮祖教授在《錢穆論清學史述評》一文中以為:「錢穆論清學史的代表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不僅在形式上是傳統的學案式的綱目體,而且內容也不脫傳統的義理,尤重宋儒朱熹。這部書基本上是由二十世紀的人,寫十九世紀之書。錢氏寫清學史,似設身其境,與先賢唱和或辯難,而不似異代學者,作旁觀超越之論析。世人多知,錢賓四頗具民族主義意識,並見諸其史學,然其民族主義也未脫傳統的華夷之辨與漢文化意識,以及崇宋尊朱的基本心態。」 2. 李敖《蔣中正研究》中,有一篇文章《蔣中正和錢穆之間的一些臭史》。文中引用了錢穆寫的《總統蔣公八秩華誕壽文》,歌頌蔣中正「誠吾國歷史人物中最具貞德之一人。稟貞德而蹈貞運,斯以見天心之所屬,而吾國家民族此一時代貞下起元之大任,所以必由公勝之也。」李敖對此評論說:「肉麻兮兮,已是全然無恥,知識份子反動到這步田地,真太令人失望!回想錢穆當年給我寫信,標榜『學問』與『德性』的關係,如今『學問』竟不勝阻止『德性』的淪落,我真忍不住爲他悲哀!」

    https://lib-linux2.hkbu.edu.hk/scadb/pgcw/purl.php?&did=pgcw0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ortrait Gallery of Chinese Writer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ibrary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黃俊傑:〈http://huang.cc.ntu.edu.tw/pdf/CCB2819.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吳展良:〈http://140.112.142.79/publish/pdfs/26/26.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12),頁63-98.
    汪榮祖:〈http://140.112.142.79/publish/pdfs/26/26.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12),頁99-119.
    王晴佳:〈http://140.112.142.79/publish/pdfs/26/26_05.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作者: 錢穆.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3-8. 页数: 914. 定价: 7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钱穆学术著作. ISBN: 9787100017664. 豆瓣评分. 9.4. 16407 人评价. 5星 73.6% 4星 21.6% 3星 3.9% 2星 0.6% 1星 0.4%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納,刪其瑣節。 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聞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吾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至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則待教者讀者之自加參考,自為引伸。

    • (16.4K)
    • 2013-8
    • 錢穆
  5. 國史大綱 檢視電子書 國史大綱 v.1 問題回報 作 者: 錢穆撰 出 版 地: 台北市 出 版 者: 國立編譯館出版 商務印行 ... 錢穆撰 出 版 地: 台北市 出 版 者: 國立編譯館出版 商務印行 出 版 年 ...

  6. 2023年3月1日 · 9789570534788. 關鍵字: 出版日期:2023-03-01. 優惠價 1,063元. 定價: 1,250 元. 數量: 全館【單書】85折. 立即購買. 加入購物車. 分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目錄. 試閱. 推薦序文. 探究舊時代之興衰 尋找新未來之行路. 掌握歷史智識 建立嶄新思維. 史學經典巨著 出版83週年紀念. 錢穆獻給歷史的溫情與敬意. ★史學經典巨著,1940年問世以來,一直影響史學界研究。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余英時院士專文導讀。 ★大師寫給大眾的中國史通論。 「這是一部應該人手一編的中國史學無盡藏! 」——余英時. 錢穆以「中國通史」課程講義為底本,撰寫的通史著作。

  7.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