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2月4日 · 退化性關節炎適合的低衝擊運動. 韋朝榮醫師提醒,運動的項目種類能選擇對關節衝擊較小的運動,譬如瑜伽、游泳、健走,或者騎飛輪,這些運動比較不會造成嚴重的關節軟骨磨損,但一樣可以達到增強肌力,保護關節的功能。 看更多: 退化性關節炎/如何診斷、治療? 一定要換人工關節嗎? 免開刀療法一次看. 散步的效果很有限! 醫師解析少1個關鍵. 許多人會選擇散步當作運動,韋朝榮醫師表示:「散步沒有用」,散步對於增加心肺功能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增加肌力的效果有限。 要以瑜伽、游泳或健走等低衝擊運動,持續性增加肌力,這樣才能夠增強關節周圍的肌肉,來幫助關節更穩固,減少關節軟骨進一步的磨損,所以千萬不要逃避肌力的訓練。 看更多: 我有肌少症嗎? 花10秒測試就知道! 肌少症症狀、原因、菜單、運動懶人包.

    • 運動的種類與型態。依運動肌肉的主要攝氧代謝方式來分,如「有氧運動」,需要足夠氧氣讓身體提供能量的運動,通常心跳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之間,常見的有氧運動例如走路、慢跑、游泳、韻律舞等等。
    • 一般運動時能量通常的來源為糖及脂肪,其次是蛋白質與酮體。至於能量來源的選擇則是由運動強度來決定,因為運動強度會影響各種荷爾蒙,進而決定身體能量供應。運動強度低時,身體能量供應足夠會減少使用糖,而以脂肪來當主要能量來源。
    • 運動強度。強度判斷可以用心跳率、耗氧量、能量消耗、自覺費力狀態方式評估。一般健康成人建議的運動強度,目標是希望心跳率達到介於每分鐘最大心跳率的60–80%之間,而一般最大心跳率則是以「220減年齡」來評估。
    • 運動持續時間與頻率。依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般建議每次運動持續時間至少要20-30分鐘,對心臟血管功能才有促進效果。每個運動時段,應該包括在主要運動前5-10分鐘的熱身運動,使體溫會上升,心肺循環稍微加速,增加肌肉韌帶膠原蛋白的長度與彈性,可提升主要運動的效果,避免運動傷害。
    • 什麼是關節炎?關節是由兩塊硬骨之間互相連接的區域,整個人體超過200個關節組成,兩塊硬骨之間互相分離,並在關節囊中藉由軟骨和滑液互相連接提供緩衝,讓關節有較大的活動性,讓我們可以完成各項複雜的動作。
    • 常見的4種關節炎。常見的4種關節炎有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型關節炎和僵直性脊椎炎,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在台灣比較常見。
    • 關節炎有哪些症狀?在以上提到4種常見的關節炎,其主要共同症狀都會是感到關節紅腫熱痛,但造成的傷害、關節部位和治療方式各有不同。如果以一天發作疼痛時間點來做切分,可以分為早上起床比較會感受到疼痛或是晚上。
    • 該如何治療關節炎?關節炎的治療需要先界定患者的關節炎類型,才能從根本做治療,達到確實治本的方式。一般常見的關節炎治療,有藥物、物理、輔助和手術等不同方式。
  3. 2023年5月16日 · 運動對發炎性關節炎及退化有幫助,運動規劃需要專家與病患共同決定,推廣運動時要注意疾病相關禁忌症。 WHO和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在疾病穩定的情況下,每周應至少2天進行肌肉強度訓練,維持或增加肌肉力量、耐力。

  4. 2024年1月4日 · 運動可以減緩疼痛、增進功能、緩解低落情緒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掌握運動的原則及安排個別化的運動處方,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是相當重要的。 在有氧運動的部分,關節炎患者常有較差的心肺適能,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增進心肺適能並減少疼痛。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每週應有3-5天的運動,並達到每週15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運動的方式應選用較低關節壓力的運動,像是走路、腳踏車、游泳或水中運動。 運動的原則以不誘發疼痛或造成傷害為原則,非常虛弱的患者可以採用每次5分鐘,少量多次來達到運動的效果。 在阻力訓練的部分,阻力訓練可以增進肌耐力、緩解疼痛並促進功能,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運動的重點。

    • 關節發炎可以運動嗎?1
    • 關節發炎可以運動嗎?2
    • 關節發炎可以運動嗎?3
    • 關節發炎可以運動嗎?4
    • 關節發炎可以運動嗎?5
  5. 2022年6月4日 · 膝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運動嗎?有了退化性關節炎是不是就要休息少運動呢?一般人遇到膝蓋疼痛的狀況時,會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休息別動,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不僅可以運動,而且還鼓勵運動!

  6. 2017年7月3日 · 關節炎患者一旦體重超重,往往造成關節負荷,也讓患者感到很困擾,但關節炎患者適合運動嗎運動會不會加重關節負擔? 什麼樣的運動又適合關節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