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5日 · 「調氣、放鬆,可讓我們呼吸均勻順暢,血管自然也跟着放鬆。 更重要的是,放鬆心情,可消除壓力,避免引發肝火而使血壓升高。 」此外,練習靜、慢、細、長的「腹式呼吸」,將意念集中在腹部,亦即是中醫所謂「氣沉丹田」,把氣引到下半身,以此慢慢調降血壓。 她教授,按摩頭部、耳朵、腳底及數個特定穴位,均有助引導氣往下半身行走,藉此緩解高血壓的不適症狀。 世界高血壓日及健康生活特輯. 留言 專區. 新聞. 每年5月17日被定為世界高血壓日,旨在喚醒都市人對防治高血壓的重視。 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高血壓每年引致逾700萬人死亡,誘發各種併發症如:冠心病、中風等,故有「無聲殺手」之稱。

  2. 2024年3月11日 · 健康. 2024-03-11 17:08:00. 血壓一個簡單運動 每星期3次效果比帶氧運動佳. 分享: 血壓一個簡單運動 每星期3次可以幫手降血壓. 你或以為運動強度愈高效果便愈好但有研究就發現靠牆深蹲居然是降血壓的最佳運動之一帶來的降血壓效果甚至比帶氧運動阻力運動及高強度間歇訓練更佳! +7. 降血壓效果最佳. 一項刊載在《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綜合分析,涉及270份文獻共逾1.5萬人,以檢視運動與血壓之間的關係。 一如所料,各種運動如跑步、步行、踏單車、力量訓練和高強度間歇訓練等都有助於降低血壓。 但令人意外的是,對於降血壓最有效的運動,是靠牆深蹲這種在不移動下收縮肌肉訓練的等長運動。

  3. 2023年6月24日 · 先了解低舒張壓9原因 | am730. 返回. 健康. 2023-06-24 18:30:02. 舒張壓太低會有甚麼問題? 需要接受治療嗎? 先了解低舒張壓9原因. 分享: 許多人都會對自己的血壓問題感到警覺,但很多人都不了解舒張壓的數值會有哪些影響。 血壓有收縮壓、舒張壓,一般民眾常會注意血壓不能太高,尤其是收縮壓的數值一旦上升,許多人都會對自己的血壓問題感到警覺,但很多人都不了解舒張壓的數值會有哪些影響。 舒張壓正常值應在多少? 低舒張壓會有哪些症狀? 對健康會產生哪些影響? 需要做哪些治療?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郭志東醫師醫解答! 舒張壓、收縮壓都很重要 9原因造成低舒張壓.

  4. 2024年5月17日 · 有研究便發現所有運動都能幫助降低血壓當中以等長收縮訓練例如常見的平板支撐 (Plank)或靠牆深蹲是降低血壓的最佳運動選擇之一所有運動均可降血壓. 該項研究分析了1990年至2023年間發表的270項臨床測驗涵蓋近1.6萬人的運動習慣及健康數據結果顯示所有運動都能降低血壓但不同運動對降低上下壓的效果稍有不同: 等長收縮運動訓練 8.24/4mmHg. 綜合訓練6.04/2.54mmHg. 帶氧運動訓練4.49/2.53mmHg. 阻力運動或重量訓練4.55/3.04mm Hg. 高強度間歇運動4.08/2.50mmHg.

  5. 2024年4月16日 · 1. 後面頭痛 (包含後腦、頸等): 風池穴: 與風證有關的頭痛大部分都會選擇風池穴來做治療,不過風池穴基本上是頭痛萬用穴,肩膀、頸上的肌肉很多會經過此處,同時它也是某些肌肉的起始點,所以按壓此處也可以舒緩平時肩頸痠痛的問題。 建議可用兩側大拇指往對側眼睛方向按摩。 肩井穴. 完骨穴:位在耳後骨頭下方凹陷處,與胸鎖乳突肌相關,若感到頸部緊繃時也可以按摩此處。 翳風穴:位在耳後骨頭到耳朵中間的凹窩處,可以和完骨穴一起按摩。 健康. 頭痛原因|一凍一熱易攝親 4種體質較易受風邪影響. 健康. 中西醫「頭痛」觀點比一比! 中醫依證型可分5大類 快看看你是哪種痛? 2. 側邊頭痛: 率谷穴:耳朵上方2根手指頭處. 太陽穴:在率谷穴前面,兩個穴位可以一起推,緩解側邊頭痛.

  6. 2021年9月14日 · 6大降血壓穴位 紓緩頭暈疲倦壓力. 胃功能失調的病因可與壓力、情緒和飲食習慣有關。 頭暈|壓力大、血糖低為最常見原因. 頭暈 姜濤 胃痛 壓力 昏倒 暈眩 不平衡感 非特異性頭暈 胃功能失調. 姜濤今日出席活動時突然暈倒,之後還出現作嘔和無力的徵狀;而從他及花姐的IG亦得知,姜濤有感壓力大和胃痛,原來三者有所關連! 而這一類暈倒多屬「非特異性頭暈」,較常出現於過度疲勞、壓力大、脫水、血糖低、抑鬱人士。 頭暈|分4大種類 頭暈一般分四類,分別是昏倒、暈眩、不平衡感和非特異性頭暈。 非特異性頭暈代表不屬於前三者的.

  7. 2024年3月11日 · 有研究發現只要每天攝取約3克Omega-3脂肪酸就可以幫助降低血壓上壓及下壓均下降約2mmHg高血壓患者的上壓更平均降低多達4.5mmHg。 綜合分析71項研究. 該該項刊登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綜合分析71項在1987年至2020年間發表的臨床研究數據,涵蓋逾5,000名、年齡介乎22至86歲,患有或未患高血壓或膽固醇相關疾病的成年人,對兩種Omega-3脂肪酸 (DHA和EPA)攝取量與血壓的關係。 +7. 並非愈多愈好. 結果分析發現,持續10星期透過食物或補充劑攝取2至3克Omega-3後,上壓及下壓都平均降低2mmHg;對高血壓患者而言,攝取3克Omega-3更可令上壓平均下降4.5mmHg。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