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9日 · 在脑损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研究院的研究范畴从对动物模型的遗传学研究跨越到对临床病人的影像研究,他们努力找出这些疾病是如何影响脑部机制的,以及大脑如何响应干预性治疗。 在诸如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方面,在Poitras情感障碍研究中心的全力资助与支持下,研究人员致力于从多个层面解决这一问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视力丧失和其它感官缺陷方面,研究院长期致力于探寻视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发展和适应视觉世界的,以及是如何响应疾病的。 同时,研究院的科学家与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院的同事一道,努力开发诸如可植入假体设备等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期能够逐步应用于治疗失明。 此外,针对发育障碍的研究也是研究院的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研究院已经围绕自闭症及读写困难等病症开展了多项大型研究。

  2. 2017年9月8日 · Carmel与Vulintus的科学家就此开展合作。 Vulintus的前肢评估系统MotoTrak设有行为强化的高精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监测,用以替代传统运动评估所需的几乎不间断的人工监控。 如果是采用传统的一对一训练,预先对动物进行运动评估任务的训练可能需要花费数周乃至数月的时间,这可能会占用掉实验室全部的时间。 MotoTrak系统可以让几乎所有的动物训练和测试都实现自动化。 如今,Carmel表示,“我们可以更快地完成研究,并使用更多的动物。 MotoTrak采用的是自适应训练协议,自动调整奖励所需的任务参数,保持动物的积极性。 在MotoTrak的旋后模块中,“动物被训练着去抓一个像门把手的控制杆(目标),然后将把手旋转到具体的度数,触发(食物小球)的奖励。

  3. 2017年4月21日 · 如今,像Breakefield和Skog(她完成博士后之后成立了一家致力于此项新科学研究的公司,称为外泌体诊断)这样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理清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性,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临床应用。 他们获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察资料。 例如,胞外囊泡内容物并不一定与产生它们的细胞的内容物相匹配。 “它们就像是漂流瓶中的信息。 ”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拉特巴大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系的Andrew Hill说。 他也是国际胞外囊泡学会(ISEV)的候任主席。 这个研究团体最终引起了重视。 在PubMed中,近4600篇发表文献包括关键词“外泌体”,其中4200篇是2006年之后发表的。 201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推出了由共同基金资助的胞外RNA通讯联盟(ERCC)。

  4. 2019年3月5日 · 为了在显微镜下看得更深,一个解决方案是多光子成像,位于英国剑桥的徕卡微系统公司的首席科学官Julian Burke说。 徕卡刚刚推出了SP8 DIVE显微镜,这是一个多色双光子系统,可以深入观察活体组织。 诀窍是,它不再是用一个光子,而是用两个长波长光子来激发荧光团。 Burke说,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这些更红、更长的光波可以穿透深达500微米的组织,因为它们不太容易被组织本身散射。 它们的光毒性也更低,而且不容易令荧光团淬灭,他补充说。 法国勃艮第大学的化学专家David Monchaud因为多光子成像的精度、灵敏度和活细胞成像能力而被吸引。 他研究DNA和RNA四联体,这两种核酸结构最初是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在固定的死细胞中观察到的。

  5. 2019年1月8日 ·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将微小的碳基电化学传感器植入动物体内,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单个动物的新陈代谢变化。 它对大脑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等自然信号效果不错,但高背景噪音和低动态范围的碳基探头在研究药物代谢方面算不上好的选择。 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正在合作克服这些限制。 日本横滨庆应义塾大学的化学教授Yasuaki Einaga从事电化学传感器研究已有数十年。 Einaga的团队发现掺杂硼的钻石探头特别擅长检测溶液中的电化学变化。 他的团队成员在从污水处理到化学合成的体系中测试了这些探头。 “为了进一步探索它们的生物学应用,我们在2007年成功地把探头缩小到了微观尺度”,Einaga说。

  6. 2018年4月10日 · Matrigel被称作3D细胞基质中的“贵妇”,它是30多年前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内部研发人员开发的动物源性基质,开始用于3D细胞培养和肿瘤细胞入侵研究,后来被Corning公司商业化。 它来自富含ECM蛋白质(如层粘连蛋白,胶原蛋白,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和许多生长因子)的小鼠肉瘤。 如此丰富的ECM蛋白质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种馈赠,Lancaster的神经干细胞在这个支架上生长时就感觉宾至如归。 但是由于在实验中引入了未知的生物成分,也成为了一种限制。 同时,Matrigel也必须依靠冷藏来保持液态,在10℃时就会开始形成凝胶,所以实验过程都要求在冷室中进行。

  7. 作者:郝铄 来源: 发布时间:2017-4-21 19:35:48. “献身”幽门螺旋杆菌的诺奖得主. 为科学事业奉献生命,这绝不只是苍白无力的情怀。 诺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就几乎为了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搭上一条命”。 他与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因于1982年共同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并证实它是造成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因而为人们所熟知,二人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改变了医学界对这些胃部疾病主要病因的原有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革命。 而从探索发现、力排众议,到确认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马歇尔表现出了惊人的观察力和非凡的勇气与信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