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8日 · 分享:. 陶冬:「轉向是明年全球央行的關鍵詞 中國經濟復甦是N形模式. 全球息口將觸底回落經濟學家陶冬表示2024年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折的方向相當明確惟時機難以判斷而各央行貨幣政策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將決定未來一年的經濟 ...

  2. 2024年3月17日 · 日本以資產升值帶動經濟復甦. 他指出,日本是繼美國、歐洲後再演繹「資產價格升值帶動經濟復甦」故事的經濟體,三地都是因為去槓桿招致的通貨緊縮局面,歐美央行直接透過激進的量化寬鬆政策,用憑空變出的信用化解債務危機,使得資產價格先行反彈,然後經濟逐漸復甦。 冬稱:「日本掙扎30年後,最後透過同樣方法脫困,當然這次的流動性不僅來自日本央行,也來自尋找價值窪地的美國熱錢。 冬:中國可考慮信用擴張政策化解債務風險 「要化解債務問題,需要一個比較大的動作」,可見 【下一頁】 美國年中減息是降債務成本所需 多少空間在乎金融事件. 美國方面,冬分析,以目前經濟形勢,聯儲局已經擁有減息空間,但沒有逼切和必要為之。 他表示:

  3. 2024年1月22日 · 陶冬指香港樓市企業及消費信心均下跌源於3大因素夾擊:(1美國激進加息重創香港經濟及樓市;(2中國經濟面臨挑戰及地緣政治因素令香港金融市場承受很大壓力;(3經濟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本地消費者外流成為壓低零售業的一塊巨石。 陶冬稱,香港本身問題是不進則退,「零售業過去20年進步真的不大,這些年香港都忘記了居安思危」。 他指出,不少港人只懂得希望內地旅客大量湧進來,但租金太貴壓搾服務業的利潤及創新空間,港元隨美元升值也加劇成本壓力,所以零售、旅遊、酒店及餐飲業都需要重新檢視生存之道。 香港地產是個衍生品 經濟好,樓市就好. 過去香港以4大產業作經濟支柱,但陶冬坦言部分產業已結構性下跌,例如港口吞吐量已跌出世界前十,這與內地經濟逐漸走向內循環有關。

  4. 2024年5月13日 · 知名經濟學者陶冬最新撰文指弱日圓改善貿易收支吸引大量外資雖然日圓貶值和提振內需某種程度上是相剋的但整體而言是過去10年日本經濟重上正軌的基石日本政府干預並非是討厭日圓貶值方向只是不喜歡貶值速度。 日圓近年不斷貶值,最大原因在於日本是極少數保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而歐美以加息壓抑通脹,利差交易令日圓大幅走弱。 即使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但市場不斷推遲美國減息時間表,令弱日圓格局難改。 陶冬:近40年單邊干預日圓均不成功. 弱日圓下,最顯著的現象是旅客蜂擁而至,陶冬稱,旅遊業成為日本經濟走出失去的三十年的支柱。 與此同時,弱日圓拉高了進口品價格,令當地由通縮轉向通脹,逼迫日本消費者花錢而不是存錢。 他續指,弱日圓不僅改善貿易開支,也吸引了大量外資湧入日本。

  5. 財經猛人, 投資智慧貼士, 專家多角度分析, 獨到投資見解 | HKET經濟日報 | 名人薈萃 | iMoney智富 | 即時新聞頻道. 撤辣後 樓市反彈未如理想. 兩個多月前,政府終於將壓抑樓價的辣招全部撤銷,最出乎意料的是連SSD都撤回,代表着政府容許市民炒樓,但樓市在撤辣後的表現確實未如理想。 不過,這並不奇怪,因為辣招只是影響樓價三大因素之一,其他兩個因素是... 2024/05/25. 撤辣後 樓市反彈未如理想. 香港越野跑女新星林楚茹Harmony 向著100公里山賽進發. 今日 07:10. 香港越野跑女新星林楚茹Harmony 向著100公里山賽進發. 已確診乳癌 為何還要驗基因. 今日 07:10. 已確診乳癌 為何還要驗基因. 日圓貶值對日本產品代理商的挑戰.

  6. 2017年2月13日 · 太興創辦人陳永安曾經說,這個兒子有點小聰明。 根據陳家強的解讀,唔彈已經係讚。 有個白手興家的爸爸,陳家強坦言是種壓力,因為一行出來,必被人質疑: 你是富二代才這樣講,你是由一開始,點同我們由零開始。 陳家強說,做第一代,勝在沒有一個叫做上一代的包袱,但資金緊,欠營商經驗,步步為營,尤其做餐飲,可以輸得好急,幾百萬一下子就沒了。 【延伸閱讀】 甘比三姊妹同為華置執董 邊個年薪最高? 想父輩撑員工服 要靠真本事. 做第二代,勝在有家族支持,但主要掣肘來自爸爸,陳家強說要看你有多大本事,去感染上與下,讓父輩撑你,讓員工服你,這是書本都沒有教的事情。 他更說了一句很不富二代的話: 眼見好多uncles將兒子一來就擺在高位,我好大膽講,這樣是會害死他的。 陳家強自己又怎樣?

  7. 2016年5月16日 · 鄭相賢認為有資金並不足夠,要實戰才可真正了解餐廳運作,於是他透過一位廚師朋友協助,到意大利羅馬一間米芝蓮星級餐廳 Ristorante All'Oro 實習,工作約 10 個月,他自言獲益良多。 當時我由低做起,如清潔廚房、洗碗、準備食材等等,日日工作十五、十六個小時,短短幾個月已經瘦了 15 磅。 講到難忘事,更是一籮籮。 「一次是餐廳滿座,我見各廚師都埋頭工作,於是便幫手煮一個簡單意粉,但有位廚師即時把我推開,因認為我未夠水平,當時真的很沮喪。 」不過,這樣亦令他明白成功是沒有捷徑,必須要努力,最終他不斷學習,正式穿起廚師服,親自做菜。 鄭相賢自言去意大利學廚,獲益良多。 (被訪者提供) 食物及人材 缺一不可. 2009 年回港,香港當時正值金融海嘯,但鄭相賢仍然堅持創業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