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22日 · 飲茶最初是由廣州傳到香港到8090年代再傳到台灣等地現時港式飲茶已在亞洲各地非常盛行但中韓飲食文化大不同一些港人眼中平常不過的習慣禁忌和禮儀外地人可能完全不明所以。 東網記者找來從事飲食文學及文化研究的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為大家一一講解。 在茶樓「攞位」坐下後,一般港人都會先斟熱茶或熱水,將枱上餐具燙洗一遍,此做法可能是香港獨有? 「喺香港,『洗嘢』呢個習慣無論喺飲茶時,定係有時去茶餐廳都會畀杯水你,係比較常見,其他地方並無呢個習慣! 」蕭博士認為,因為早期港式飲茶為了講求效率,碗筷清洗得不夠乾淨,食客才會利用茶水清洗餐具上殘留的油漬。 雖然現時食肆衞生已大有改善,但習慣仍延續至今,而大部分酒樓都會在每枱提供一個水兜。

  2. 2019年12月20日 · 中國茶有紅、黃、白,青及黑茶之分,大部分人較多飲用紅、黑及青茶,即普洱及烏龍茶等。註冊中醫師楊明霞指,消滯效果最好普洱茶,消滯之餘亦能帶走身體上的濕熱,甚至有解酒作用。

  3. 2023年7月9日 · 茶葉中的消脂祛積功效,有助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對於血壓、膽固醇及血糖有一定調節作用。 此外,不少長者有糖尿病,中醫稱為「三高症」。 由於津液不足,經常會感到口渴,飲用白茶、綠茶可有助身體儲存水分,有效稀釋血糖,並具有止渴功效。 但他強調,飲茶輔助治療,任何疾病仍需求醫接受治療。 飲用黑茶及紅茶的確有助減肥,但條件嚴謹的營養均衡及熱量控制,及適當運動才有用,故飲食控制搭配運動才是重點。 他建議每日適量飲用「茶療」,成為養生活習慣。 早上選擇一杯清淡的綠茶或白茶助提神。 午餐後,飲用黑茶或紅茶可有助清解油膩。 下午選擇綠茶、花草茶或薄荷茶來紓緩壓力。 晚間飲茶則最好選擇輕質、低咖啡因的茶,例如白茶或花草茶,有助放鬆身心,準備進入休息狀態。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6年10月29日 · 茶雖然常見飲品,但除了不要以茶服藥,有些飲茶忌諱也未必為香港人熟知。 醫生提醒市民,不應空肚飲茶,亦要提防茶醉。 酒醉常見,但為何飲茶都會醉? 常見茶種主要分為兩類,分別紅茶和綠茶。 紅茶指已發酵的茶,又稱熟茶;而綠茶則未經發酵,又名生茶。 註冊中醫師譚莉英指,紅茶適合虛寒、易手腳冰冷的寒底人士,熱氣、常熬夜、易上火人士較適合飲綠茶。 若寒底人士飲用綠茶,可能會出現頭暈、心跳加速、食欲不振等徵狀;相反,熱底人士飲用紅茶可能會引發頭痛、流牙血、牙肉腫等問題。 不過,人的底子會因天氣、身體調理和狀態而產生變化,譚莉英建議,不清楚自己身體狀況的人士可在紅茶加入菊花,或在綠茶中加兩片薑,亦可在兩種茶中加入甘草,平衡茶的寒熱。

  6. 2018年1月1日 · 近日有消息傳出,該舊樓被收購,將於明年清拆重建。 蓮香樓發言人承認,茶樓租約至明年屆滿,業主取向仍不清楚,如不獲續約不排除另覓地點營業。 茶客李小姐就指,自己由96年開始就到這裏飲茶,因為在中環有生意,至於為何日日都要到茶樓? 「真係冇乜特別,只係覺得每日都要飲杯呢度嘅茶。 清拆? 搬遷? 仍然未知數,唯一可見的茶盅裏還有熱茶未涼。 有消息指,蓮香樓所在的舊樓將於明年清拆重建。 中環有舊式茶樓仍提供茶盅供客人泡茶。 在蓮香樓工作了22年的趙經理指,一間茶樓最重要的「水滾茶靚」。 上茶樓廣東飲食文化,人人都愛「一盅兩件」。

  7. 2024年5月10日 · 善德基金會副主席葉嘉威稱課程的設計主要帶出4個目標包括學習中國茶文化的基礎知識希望透過茶為媒介學習禪修希望委任學生在校內及社區宣揚中國茶文化以及希望學生為家人泡茶及奉茶以增進親情。 5月21日是「國際茶日」,該會總理梁一陽指,將於5月19日舉行國際茶日嘉年華及啟動禮,並為每間學校挑選出來的3位學生茶文化大使頒發嘉許狀,鼓勵他們繼續推廣中華優秀文化,現場亦設有由專業茶藝師主持的親子泡茶及奉茶體驗活動,超過70名學生會向父母奉茶等。 有團體舉辦茶文化傳承計劃向學生宣揚茶文化。 泡茶、奉茶,可體驗茶經中的「精行檢德」。 母親節快到,子女藉着奉茶,可向父母表達孝道和養育之恩。 有團體舉辦茶文化傳承計劃,以茶學為切入點,讓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謙、

  8. 2016年1月2日 · 別以為得閒去飲茶只是一句簡單問候背後深藏的意義原來可非常巨大幾名志同道合的善心人多年前做義工結識眼見非牟利組織的資源分配極不均多個扎根本地多年的機構長期處於彈盡糧絕的困局有人甚至連影印單張的資金也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