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當今音樂迷口中的大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您大概很難想像他在世時交響曲作品並不被重視死後情況更是每況愈下這位曾經參加兩次貝多芬作曲大獎都失利的藝術家在世時一直以指揮聞名直到1960年代後也就是差不多美國換上艾森豪總統後馬勒作品的地位才開始復甦之後才更進一步成為二十世紀後半音樂的代表象徵。 與布魯克納並稱為浪漫後期最偉大的兩位交響曲大家。 早慧的音樂路. 馬勒1860年7月7日生於波希米亞摩拉維亞(Moravia) 的猶太家庭,父親出身底層,經過多年經營才成為小商,他則在十四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

  2. 馬勒常說:他的音樂與他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他甚至說:「誰能夠理解地欣賞我的作品,就可以清楚地看透我的一生。 」他確實比其他作曲家更能把人生經驗和複雜的文化背景,做赤裸裸的內心表白。 他說:「交響曲必須擁抱全世界,包羅萬象。 」(包括潛意識的世界及宇宙的大千世界。 馬勒大部份交響曲,平均以二年為一週期完成一首,根據本身也是作曲家的夫人愛爾瑪說:「因為馬勒以指揮謀生,他祇有在夏天的二個月,才有時間創作新曲並完成草稿,祇有在第二個夏天來臨時,他才能進一步完成管弦樂總譜。 從第三交響曲開始,他都用這種模式,完成他的交響曲作品,但是他的第二交響曲「復活」卻是一個例外,他一生中,最漫長的創作歷程,整整花了將近七年時間(一八八八-一八九四)才完成,中間還一度難產。

  3. 2020年4月7日 · 第1稿. 1889年11月20日由馬勒本人指揮布達佩斯愛樂交響樂團首演。 沒有成功。 當時使用的稿有時稱謂「布達佩斯稿」,現在已散失。 當初馬勒稱呼此作品為「交響詩」。 全曲採兩部架構,有5個樂章。 第1到第3樂章為第一部,標題為「從青年、美德、結實、苦惱等的日子」,第4樂章以下為第二部,標題為「人間喜劇」。 在這時候,還沒有「巨人」這個標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 稱為悲劇的第六號四個樂章沒有人聲是首形式上相當古典的作品常常與貝多芬英雄相提並論。. 過去發燒友的首選名單,首推伯恩斯坦&維也納的錄音。. 不過,日本「唱片藝術」新更的三百名曲榜單中,布列茲 ...

  6. 馬勒在世的19世紀後半的樂壇,正由華格納把戲劇與音樂綁在一起的「樂劇」──所謂的「綜合藝術」掀起一陣大旋風;另一方面,布拉姆斯與布魯克納以各自的做法,在代表純粹器樂的交響曲方面,開拓新的風貌。當時在維也納發生華格納與布拉姆斯對立的美學論爭,馬勒則在交

  7. 馬勒的音樂像一面鏡子聽他的音樂不但會發現馬勒也會更清楚看到自已內心的世界。. 他雖然已經去世了一百年但他是我們同時代的人他的音樂不僅反映世紀末的維也納也是為廿一世紀的現代人而寫他在音樂中描述的種種問題種族主義社會 ...

  8. 馬勒有著豐富的指揮經歷勢力遍及卡塞爾布拉格萊比錫布達佩斯漢堡維也納紐約等音樂重鎮在當時被認為是最偉大的指揮第一號到第八號交響曲都由自己指揮首演。 他巧妙融合作曲家與指揮家的雙重身分,將實務經驗用在創作上,因此無論是最纖細或最宏偉的效果,都處理得得心應手。 尤其對死亡、秋天等氣氛的掌握,既精準且寫實。 他曾在排練第二號交響曲時,大幅修改第二樂章樂譜,把大提琴改為與低音管同度音,拿掉雙簧管換用兩支長笛,並用長號奏出和絃,效果好到讓布拉姆斯都稱讚他「革命家之王! 」。 他看似浪漫誇大的管絃效果,其實有古典精緻的內涵。 音樂由不同聲部輪唱進行,且讓聽眾清楚地感受到對位。 所以龐大樂隊卻呈現室內樂般的細緻,結構巨大卻內在邏輯清晰,音響效果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