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鳳凰單叢被譽為“茶中香水”,以香型眾多、韻味獨特而聞名,是中國茶樹品種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類型最多樣,滋味醇厚甘爽、韻味特殊的珍稀高香型名茶品種資源,被譽為“茶香之王 [9] 。.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仲華 在品嚐鳳凰單叢茶後曾留下經典評價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產品特點
    • 產地環境
    • 歷史淵源
    • 生產情況
    • 產品榮譽
    • 地理標誌
    • 歷史文化

    鳳凰單叢一般指本詞條

    鳳凰單叢茶,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鳳凰單叢茶出產於鳳凰鎮,因鳳凰山而得名。相傳南宋末年,宋帝衛王趙 南逃路經烏崬山,口渴難忍,山民獻紅茵茶湯,飲後生津止渴,賜名為“宋茶”,後人稱“宋種”。還有“鳳凰鳥聞知宋帝口渴,口銜茶枝賜茶”的傳說,因此又稱“鳥嘴茶”。至清同治、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為提高茶葉品質,人們通過觀察鑑定,實行單株採摘、單株制茶、單株銷售方法,將優異單株分離培植,並冠以樹名。當時有一萬多株優異古茶樹均行單株採制法,故稱鳳凰單叢茶

    鳳凰單叢茶的採摘初制工藝,是手工或手工與機械生產相結合。製作過程是曬青、晾青、做青、殺青、揉捻、烘焙6道工序。按照製作工藝,可將其劃分為肉桂香、黃枝香、蜜蘭香等十大型號80多個品系。

    成品茶外形條索粗壯,勻整挺直,色澤黃褐,油潤有光,並有硃砂紅點;沖泡清香持久,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具獨特的山韻。鳳凰單叢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詩云“願充鳳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

    2010年04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鳳凰單叢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中文名:鳳凰單叢茶

    •產地名稱: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

    •品質特點:形美、色翠、香郁、味甘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2010年第30號公告

    •批准時間:2010年04月06日

    品質特性

    鳳凰單叢茶成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絕。挺直肥碩油潤的外形特色;優雅清高的自然花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回甘的滋味;橙黃清澈明亮的湯色;青蒂綠腹紅鑲邊的葉底和極耐沖泡的底力,構成鳳凰單叢茶特有的色、香、味特點。鳳凰單叢茶除具備以上品質外,還具備獨特的“山韻”,所謂“山韻”主要指滋味而言,是更深一層的表述,只可意會,這種特殊的“山韻”是鳳凰單叢茶品質的關鍵,是區別於其它產地單叢茶之處。究其原因,離不開三個必備條件:一是優越的生態條件;二是良好的茶樹品種資源;三是精湛的採制工藝。

    品種劃分

    鳳凰單叢茶現有80多個品系,有以葉態命名的,如山茄葉、柚葉、竹葉、鋸朵仔等;有以香氣命名的,如蜜蘭香、黃梔香、芝蘭香、桂花香、玉蘭香、肉桂香、杏仁香、柚花香、夜來香、姜花香十大香型;此外,還有以產地、茶主及歷史故事、傳說命名的。

    營養價值

    鳳凰單叢茶屬於半發酵烏龍茶,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鳳凰單叢茶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茶多酚和生物鹼,其中茶多酚有很強的抗輻射作用,且含量可達30%。

    潮州市位於廣東省東部,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21.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85.9毫米,四季常青。

    潮州市茶葉主產區具有山高日照短,雲霧雨量多,冬春不嚴寒,盛夏無酷暑的天氣特點,極適合茶樹生長,茶樹生長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四季都可產茶。

    潮州市境內土壤類型為:黃壤、紅壤、赤紅壤和水稻土四大類。黃壤、紅壤主要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PH值為4.5—6.5,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有機質含量3.81%—4.26%)和幾十種微量元素,這些元素、物質經過茶樹新陳代謝、蒸騰作用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再通過組織運輸到芽葉,從而增加氮代謝產物,對鳳凰單叢茶香氣得以及韻味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作用。赤紅壤和水稻土水熱條件較好,土壤熟化程度較深,肥效較高,PH值5.5—6.5,適宜茶樹生長,主要分布低山各地及田改茶產地。

    潮州市雨量充沛,山溪河流眾多,水庫分布合理,水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植被多樣化,山清水秀,其綠化率和森林覆蓋率高,強大的綠色後盾,有效地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淨化空氣,因此,在乾旱季節,除平原茶園,茶樹幼苗期才需用水灌溉外,山地茶園,一般無需淋灌。鳳凰山尚存的3000餘株單樅大茶樹,樹齡均在百年以上,性狀奇特,品質優良,單株高大如榕,每株可年產乾茶10餘千克。

    椐《潮州府志》記載,鳳凰單叢茶始於南宋末年,已有900多年歷史。潮州市保存樹齡200年以上的古老茶樹有3700多株,其中一株“宋茶”已有600多年的樹齡。

    相傳南宋末年(1278年),宋帝昺(bǐng)南逃到潮州,路經鳳凰烏崬山,口渴難忍,侍從識得茶能解渴,便從山上採得新鮮茶葉,讓昺帝嚼食,嚼後生津止渴,精神倍爽,賜名為“宋茶”,傳後人廣為栽種。

    潮州產茶有史記載最早見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潮州府志》載:饒平縣每年須貢“葉茶一百五十斤二兩,芽茶一百八十斤三兩”。由此可見潮州茶葉至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當時的鳳凰茶由於品質優異,已經成為朝廷貢品。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7年),《饒平縣誌》載:“侍詔山,在縣(時饒平縣設三饒鎮)西南三十里,四時雜花競秀,亦名百花山,土人種茶其上,潮郡稱侍詔茶”,又記“近於饒中百花、鳳凰山多有植之,而其品亦不惡”。清·康熙《潮州府志》也記:“今鳳山茶佳,亦云侍詔山茶”。

    2009年,潮州市鳳凰單叢茶種植面積12萬畝,年產量1.5萬噸,總產值近4億元。建成3個萬畝茶葉生產基地、2個省級標準化示範區,形成潮安縣鳳凰鎮、饒平縣坪溪鎮2個茶葉專業鎮、100餘個茶葉專業村。全市獲有機茶生產認證企業7家,認證面積2445畝,有機茶產量214.75噸;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QS)企業9家。

    2015年,鳳凰鎮有茶葉種植面積6.5萬畝,年產茶葉300多萬公斤,產值7億元。

    1955年,在杭州評比會上被推薦為全國28個傳統名茶之一

    1982年,獲商業部優秀產品稱號,同年,在長沙技評為全國30個歷史名茶之一

    1986年,在福州舉辦的全國五大茶類134個名茶評比中獲第一名

    1989年,農牧漁業部在西安舉辦的全畫名茶評比中被評為全國名茶第一名

    1990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第一名茶

    1991年,在杭州舉辦的名茶文化節上被評為“國家文化名茶”,同年,被農業部鑑定為“綠色食品”

    地域保護範圍

    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鐵鋪鎮、文祠鎮、磷溪鎮、官塘鎮、登塘鎮、赤鳳鎮、歸湖鎮、古巷鎮、鳳塘鎮、萬峰林場;饒平縣浮濱鎮、錢東鎮、樟溪鎮、浮山鎮、湯溪鎮、三饒鎮、聯饒鎮、新圩鎮、新豐鎮、饒洋鎮、上饒鎮、建饒鎮、高堂鎮、新塘鎮、東山鎮;湘橋區的意溪鎮、橋東街道茶區;楓溪區的雲步草嵐武、槐山崗茶等30個鎮、茶區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國家級茶樹良種鳳凰水仙品種中分離、選育出來的品種、品系。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範圍內海拔≥100米。丘陵地貌。土壤有機質≥2.0%。耕作層土壤pH值4.0至6.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選擇:無性繁殖方式育苗。插穗為當輪生半木質化枝條。 2.茶樹種植:定植密度每公頃≤31500株。 3.施肥:採用漚熟有機質肥為主,配合適量的化肥,按每採收100千克乾茶計算,有機質肥施用量≥500千克,每年施純氮≤15千克。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摘。 1.採摘時間:春茶採摘最遲不超過6月中旬;秋、冬茶採摘在9月中旬之後。 2.採摘方法:三年以上樹齡開採。 3.鮮葉要求:對夾形成3至5天,采一梢2至4葉,芽葉完整,勻淨。 五、加工工藝。 初制、精製工藝共12道工序。 1.初制工藝流程:曬青→涼青→做青(浪菜)→殺青(炒茶)→揉捻→乾燥6道工序。 (1)曬青:曬青失水率控制在10%至15%之間。 (2)涼青:萎凋的鮮葉水分得以補充,葉細胞恢復生機,呈緊張狀態。 (3)做青:做青是由碰青、搖青和靜置3個過程往返交替數次進行,次數不低於4次。 (4)殺青:高溫快速,殺熟、殺透、殺勻。 (5)揉捻:條索成形緊結,葉細胞破碎率50%至60%。 (6)乾燥:烘焙二次以上,茶胚失水率90%至94%。 2.精製工藝流程:歸堆→揀剔篩末→拼堆(分級)→烘焙(提香)→攤涼→包裝6個環節。 (1)歸堆:同香型歸堆,翻拌均勻。 (2)揀剔篩末:茶枝、未、黃片≤1.8%。 (3)拼堆:按表1等級標準分級拼堆。 (4)烘焙(提香):烘焙兩次以上,含水率4%至5%。 (5)攤涼:退熱至室溫,密封封存。 (6)包裝: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具有天然花香、清雅;濃醇、回甘力強;湯色金黃至棕黃。 2.理化指標:鳳凰單叢(樅)茶水浸出物含量≥30%,茶多酚≥16%。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潮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鳳凰單叢(樅)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工夫茶

    鳳凰茶產自南粵潮州鳳凰鎮,獨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它是在唐宋時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飲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散條形茶瀹(yue)泡法的範疇,是瀹飲法的極致。雖然盛行於閩粵港台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中國,遠及海外。

    工夫茶藝如下:

    鑑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乾 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2. 2019年10月1日 · 鳳凰單叢茶是我國的名茶之一,屬於半發酵茶,也是上等的一種烏龍茶。 鳳凰單叢有九百多年的生產歷史,源遠流長,聲譽遠播。 常喝有利於身體健康,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鳳凰單叢的功效與禁忌。

  3. 2022年5月17日 · 鳳凰單叢是烏龍茶中的極品,當中尤以宋種單叢、蜜蘭香單叢、黃枝香單叢、鳳凰單叢為上品。 鳳凰單叢有著天然花果香氣、韻味明顯、香氣持久、滋味潤喉回甘。

  4. 有機精緻茶的生產、製造、批發,符合歐盟、日本進口規格的茶葉。 起源 我們茶園位於南投縣名間鄉,八卦山脈上的台地,氣候常有雲霧圍繞適合非常適合茶葉栽種。

  5. 鳳凰單叢茶. 顯著天然水蜜桃氣息的烏龍茶. 由於早春氣候仍然寒冷,白天日照早晚溫差大,因此特殊的水蜜桃高香顯著,但乾旱所以產量不多。 沖泡要注意鳳凰單叢茶是喬木形的茶種,久泡底韻如山茶般強會蓋過果香表現。 所以傳統上廣東的鳳凰單叢泡法講究快沖快倒,要果香濃郁,茶底自然也十足茶氣感。 圖片說明:傳統凍頂式發酵,團柔工藝。 輕焙火工藝,果香顯著。 種類:有機烏龍茶. 果香型、蜜蘭香. 茶葉外觀:半捲曲. 製茶師:陳以國. 數量. NT$1,000.0. 水蜜桃、蘭花、百香果、濃郁香甜、層次豐富. English.

  6. 鳳凰單叢也稱鳳凰茶,烏龍茶的一種。 鳳凰山 位於 廣東省 潮安區 北部山區的 鳳凰鎮 ,鳳凰茶因山而得名。 其中,最著名的香型為銀花香單叢,俗稱 鴨屎香 。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