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70年生於香港,美國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士,英國卻爾西大學雕塑碩士,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博士。 氏乃「藝術公民」及「街頭設計聯盟」的創會成員,志於探索藝術家及設計師於社會/政治性議題上的參與可能性,他也是前度「Para/Site藝術空間」成員。 現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及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 黃國才的實驗性作品探討人與其生活空間的社會性意義。 他認為藝術創作就好像是做案件調查,偵察的對象就是自我。 其設計的一人居所三輪車屋「流浪家居」於2008年獲選代表香港參加意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他的「漂流家室」號小型船屋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上漂浮表演及「夢遊號」三輪車碌架床,分別是2010年及2012年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重點展品。

  2. 2022年11月18日 · 黃國才指出,香港現時超過2,800名「反送中」相關人士被檢控,不少正在坐牢或被還押等候漫長的審訊,但其實他們也沒有放棄,都會透過讀書及健身去強壯自己的思想和身體。 黃國才說:我在香港也有一個聯絡人,他入獄大約3年,他進去時很瘦削,但出來後變了健美先生般的體型。 我問他「你為何這麼厲害,監獄也沒有健身裝置?...

  3. 2021年10月21日 · 《漂流家室》虛實諷刺. 的確,眼前黃國才(Kacey) 2009年創作的多媒體作品《漂流家室》的文字描述,便補充了一句「1970年生於香港,現工作於台中」。 他作品是一間水上房屋,在西九海濱飄浮「入住」,嘲諷香港高樓價問題。 更諷刺的是,擅以政治題材創作的Kacey今年七月已移民台灣,只能隔空回望作品。 黃國才《漂流家室》 「香港:此地彼方」作品圍繞1960年至2000年香港的視覺文化,大部分作品「熟口熟面」,例如曾灶財的墨寶、Michael Wolf 的彩虹邨照片、劉小康的海報、呂壽琨的畫作。 有記者認為展覽作品「政治潔癖」,M+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並不認同,「我們也想將香港框架放寬一點,畢竟我們不是歷史博物館。

  4. 2021年11月19日 · M+館藏中,共有38件黃國才作品,來自他早年的《游離都市》及《漂流家室》兩大系列,關於城市空間與居住環境,沒有一件是他近十年專注創作的政治藝術。 二 一一年,艾未未被中國政府拘留軟禁,黃國才策劃《愛未來》,聯同逾五十位香港藝術家抗議,要求釋放艾未未,這成為了他創作的轉捩點。 「那時我正式覺醒了,將藝術和政治議題直接結合,不用相對抽象的手法呈現,而是有明顯的政治訴求,我不覺得這是忌諱來說。 」 自此,他以藝術家身份遊走示威現場,經常創作行為藝術回應政治,或在街頭自我「綁架」, 或裝扮成公安遊行,百無禁忌,「 以前從來都沒有恐懼,不會好似現時這樣。 黃國才舊作.

    • 黃國才scc1
    • 黃國才scc2
    • 黃國才scc3
    • 黃國才scc4
    • 黃國才scc5
  5. 2024年6月4日 · 路透社報導,54歲的黃國才表示,他當年在電視上看見一名身穿白色上衣的中國男子站在一排戰車前的新聞畫面,六四天安門事件深深啟發著他至今。

  6. 2021年6月2日 · 32年前,19歲的黃國才在美國求學,與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年紀相若,透過電視目睹六四事件始末,令他震撼至今。 回港後,他除了每年到維園參加悼念集會外,身為視覺藝術家的他,有很多個六四前夕,都以此為題,創作出不同形式、別出心裁的藝術作品。 點點燭光鋪滿維園足球場,曾是本港六四集會的經典畫面。 (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以創作記六四事件.

  7. 2024年1月15日 · 藝術家黃國才向《光傳媒》指,成功阻止殺館是一個奇蹟。 聯署發起人、海外港人組織「我地NGO DEI」發言人劉慧婷則表示,日後港人身處何地都要一起為香港文化發聲,「制衡這個經常亂出盲拳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