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骨科. 腺样囊性癌又称 圆柱瘤 或圆柱瘤型 腺癌 。. 腺样囊性癌占 涎腺肿瘤 的5%10% 涎腺 恶性肿瘤 中占24%。. 好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 大涎腺虽然较少,但为 颌下腺 和 舌下腺 好发的 肿瘤 。. 在 腮腺肿瘤 中仅占2%~3% ...

  2.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的上皮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顶壁及侧壁特别是 咽隐窝 。 鼻咽癌发病原因包括 EB病毒感染 ,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部分不良生活习惯如大量吸烟、食用腌制食品等也可能诱发该病的发生, 颈部淋巴结肿大 常为首发症状,中国华南地区、东南亚国家是其高发地区,中国每年约有超过6万例新诊断的鼻咽癌。 在病症表现方面,早期鼻咽癌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鼻塞、涕中带血、头痛等症状及颈部肿块和颅神经麻痹等现象。 有关传染性,鼻咽癌并无明确的人际传染证据。 治疗上,鼻咽癌采用 放射治疗 为主,配合 化疗 和 靶向治疗 。

  3.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鼻咽顶壁及侧壁尤其是咽隐窝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在我国,以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北方地区少,其发生率主要与感染、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 鼻咽癌存在着明显的人种和区域分布差异,在世界三大人种中,黄种人为鼻咽癌高发人群,黑种人次之,白种人十分罕见。 中国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而北方地区少见。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有超过6万例新诊断鼻咽癌,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5倍,40~50岁多见。 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且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移民到低发地区的海外华侨,其后裔仍具有高发倾向。 疾病类型. 鼻咽癌病变可呈结节型、溃疡型和粘膜下浸润型多种形态。

  4. 鼻腔癌(nasal cancer指原发于鼻腔内的恶性肿瘤多见于鼻腔外侧壁如中鼻甲中鼻道和下鼻甲。 起源于鼻腔内侧壁如鼻中隔的鼻腔癌较少见,鼻中隔癌较鼻腔外侧壁癌更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鼻腔癌以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多见,其他尚可有腺样囊性癌、腺癌、基底细胞癌、嗅神经上皮癌及淋巴上皮癌等。 临床常见鼻出血、鼻塞和鼻腔肿物等症状,易误诊。 活检可确诊。 治疗选择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 早期患者首选单纯放疗或手术,晚期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中医病名. 鼻腔癌. 外文名. nasal cancer. 就诊科室. 肿瘤内科、耳鼻喉科. 常见发病. 鼻. 常见病因. 主要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刺激、良性肿物恶变、接触致癌物等环境因素有关. 展开. 常见病因.

  5. 鳞状细胞癌是鼻和鼻窦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他有腺样囊性癌和粘液上皮样癌,恶性混合瘤,腺癌,淋巴瘤,纤维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和黑色素瘤.肾上腺样瘤是鼻窦最常见的转移肿瘤.对原发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可取得最好的生存率. 临床表现. 播报. 编辑. 鼻出血 是本病的早期症状,这是由于癌灶感染、破溃所致。 尤其清晨吐痰或擤鼻时常常见到涕中带血丝。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见出血量增加,有时出血止不住。 当癌肿向周围浸润引起 局部感染 或水肿时,常常引起后 鼻孔 阻塞,这时病人常表现鼻阻、头痛,甚至出现耳鸣现象。 晚期癌肿多数破坏颅底骨或侵犯颅神经,则引起持续性头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前期征兆: 1、不明原因出现鼻阻,通气不畅。 经活疗不见好转。

  6. 常见症状. 鼻塞鼻出血或血性鼻涕疼痛与麻木流泪与复视视力下降耳闷听力减退张口困难贫血体重减轻等. 中文名. 鼻腔鼻窦癌. 目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检查. 4 诊断. 5 鉴别诊断. 6 治疗. 7 预后. 8 预防. 病因.

  7. 常见症状. 鼻腔有肿物,表现不平,暗红色,或呈类息肉样,触及易出血。 活检时肿瘤质较脆。 目录. 1 临床表现. 2 诊断鉴别. 3 疾病治疗. 4 疾病预防. 验方. 偏方. 临床表现. 播报. 编辑.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在50岁以上。 多为单侧,也有双侧发病者。 约10%的病人腮腺区及 颌下淋巴结 有转移。 初期肿瘤发展缓慢,至晚期 肿瘤 广泛累及眼部、 上颌窦 、筛窦或前颅底时,可产生Ⅱ、Ⅲ、Ⅳ、Ⅴ、Ⅵ等颅神经及眼部症状。 检查时发现鼻腔有肿物,表现不平,暗红色,或呈类息肉样,触及易出血。 活检时肿瘤质较脆。 如有眼球部突出、内眦部隆起、视力障碍和颈淋巴结转移,肿瘤多属晚期. 诊断鉴别. 播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