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閩南龍舟的龍頭是寫意的象徵性的龍舟的龍鬚是將金箔紙折成約1平方厘米的小方塊綁在一根對摺的紅布條上象徵龍鬚”;將一塊紅布折成三角形釘在船頭象徵龍舌”;將6條龍鬚等距離分布釘在龍舌這就成了龍頭”。

  2. 2021年7月2日 · 2021-07-02 由 廣東省非遺促進會 發表于 文化. 龍眼點睛習俗又稱龍頭祭」,歷史上每年農曆五月初三順德南海中山等地的龍舟匯聚在順德勒流鎮龍眼村進行點睛寓意龍舟點睛後具有靈性不再是盲龍龍眼點睛習俗有著自成系統的整套儀式包括祭拜迎龍撫龍接龍參拜點睛贈物回龍龍宴游龍慶龍等環節。 自農曆四月三十子時起,龍眼村太尉廟中敲響龍船鼓,以示進入龍眼點睛進程。 五月初三早上村民到埠頭迎龍,為外來龍舟送上燒酒果品和利是,並登記龍船來自何方。 之後,各點睛龍舟需卸下龍頭、龍尾和龍牌其龍頭先行、龍牌居中、龍尾殿後以代表整條龍,上岸接受婦女兒童的撫龍之禮,寓意「摸龍頭,富貴添壽;摸龍尾,一年好到尾」。

  3. 2019年5月30日 · 龍頭和龍尾,每年端午賽划龍舟後,會卸下來,藏到祠堂里保存,待來年端午前,龍舟主體從水裡「起龍」後再安上。 龍舟主體前部這塊木板上,刻著龍舟所屬村子、建造時間等信息,圓孔是用來插彩旗。 這個有著五個「木榫」機關,據說叫「尖」,比較長的龍舟有兩個這樣「尖」。 它作用是連結龍舟中間「龍筋」,調節和控制龍舟頭尾上翹幅度,並且使整條龍舟可以保持一定彈性。 龍筋用粗銅線或尼龍線綑紮,而不是用榫卯或釘子固定,也是為了讓整條龍舟可以保持一定彈性,利於龍舟在水上滑行。 鼓架和龍舟鼓。 龍舟鼓比一般舞獅子用鼓高一點,直徑小一點。 鑼鼓架及鑼鼓: 鼓手負責指揮划龍舟,劃手聽著鼓聲大小和節奏,來划龍舟。 轉自《華輝書畫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點睛儀式龍舟上彩繪的龍頭和龍尾在比賽前會舉行點睛儀式為龍舟注入靈魂祈求神靈庇佑。 龍舟遊街:有些地區會在賽前舉行龍舟遊街活動,讓民眾欣賞龍舟的雄壯威武,祈求驅邪逐瘟。

  6. 33种语言. 不转换. 广东 龙舟. 由50人撐扒大龍,圖為2008年東區龍舟競渡大賽( 香港 )。 龍舟 (或稱 龍船 )是指 漢字文化圈 龍 形舟,也是中國和琉球 端午節 競賽活動時使用 人力 船隻。 龍舟不單是傳統 中華文化 一部分,從其引申發展出來的龍舟競賽現已發展為 體育 活動。 龍舟競賽也不是中華文化專屬活動, 台灣原住民 、 苗族 、越南等,本身也有歷史悠久競渡活動。 由於 賽龍舟 被推廣成為體育項目,因此龍舟同時成為此體育項目主要用品。 沿革 [ 编辑] 一般人可能認為龍舟是隨 端午節 而出現,但其實許多端午節習俗早在 楚國 前已流傳。 其中例證有《 穆天子传 》曾載:“曾有周天子(指 周穆王 )乘龍舟浮于大沼。

  7. 爬龍船/ハーリーブニ、ハーレー Ha Ryuusen、Hahreh. 廣東 的龍舟. 由50人撐扒大龍,圖為2008年東區龍舟競渡大賽( 香港 )。. 龍舟 (或稱 龍船 )是指 漢字文化圈 龍 形舟,也是中國和琉球 端午節 競賽活動時使用 人力 船隻。. 龍舟不單是傳統 中華文化 ...

  8. 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已流傳過千年是源自嶺南一帶的傳統而龍舟划過的水又稱大吉水」,寓意吉祥不過現代龍舟競賽運動實際上源於40多年前的香港1976年第一場國際龍舟競賽於香港舉行來自日本長崎的隊伍受邀與9支本地隊伍同場競渡從此奠定龍舟運動國際化及標準化的基礎近年更發展成全球健兒雲集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 說到最熱鬧的端午節活動,便不得不提已在香港舉行多年的「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 」。 初夏時節,有過百支來自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的龍舟隊,一同參與這場全球最高專業水平龍舟賽事。 這項體育盛事更是免費入場,絕對是你感受龍舟文化的不二之選! 龍舟競賽冷知識: 龍舟以什麼物料製造? 傳統龍舟以木製,但現今大多數用於比賽的龍舟是用玻璃纖維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