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1日 · 2020-12-21. 隨著劇情故事發展,相信大家都睇得好肉緊,除咗龔慈恩白淲回想後生嗰一幕感人之外,龔嘉欣和羅天宇因為Henry的大意過失錯買兇宅,導致上會估價嚴重不足,要不斷問身邊人借錢跑山,最後無奈撻訂,龔嘉欣想繼續力拼上車夢嗌交收場 ...

  2. 2021年3月22日 · 新聞評論. 大型律師樓被銀行封殺 準業主3招自救手冊【星之谷專欄 – 東方日報】 作者: 子非魚. - 2021-03-22. 繼「黃馮事件」後,又一專做樓宇買賣的大型律師樓——王潘律師行發生 狀況 。 雖然今次嚴重性比上次低得多,暫時未出現資金被凍結的悽慘個案。 但準業主無時無刻要注意——律師樓原來可以危機四伏,必須緊記自救方法。 去年底香港律師會因帳目問題接管黃馮律師行,令該行銀行戶口被凍結,運作因而癱瘓,未能開票予準業主,他們亦未能順利取得被凍結的資金。 今次「王潘事件」純粹是因為銀行衡量創辦人被捕及案情風險後,決定暫時Block這間律師樓,令到透過這間行進行樓宇買賣的準業主未能申請按揭。

  3. 2021年6月25日 · 2021-06-25. 黃馮律師行被接管事件去年底震驚全城,近日另一間全港二手樓宇市佔率極高的王潘律師行,因為合夥人被廉署刑事調查,遭全港銀行「恐慌式」封殺(Block)拒做生意,惟事件揭露大型銀行處事較官僚,相反中小型銀行靈活作風顯智慧。 王潘律師行被銀行短時間內輪流割席後,新客當然敬而遠之,一眾透過該行進行樓宇買賣的準業主要馬上轉律師樓,銀行按揭才可以順利發放貸款。 但對於手續接近完成,正等待提取按揭貸款的借款人而言,不同銀行處事手法截然不同。 大銀行無論貸款是已批或未批,借款人統統要轉律師樓才可以繼續進行按揭程序,此硬作風不排除會令個別借款人因為成交期死線太近,未能及時轉律師樓而趕不上物業成交,淪為苦主。

  4. 2020年9月17日 · 2020-09-17. 筆者大概一年前在這專欄寫過《有種閨蜜叫MMC和FYY 》上下兩集,當時收到不少小資女的迴響。 恰巧近來有電視節目請到年輕的港姐們分享置業心得,科學人表妹就正好做一個一年縱貫性跟進探討(註:【縱貫性研究】 (Longitudinal Studies) 意指在不同的時間點上,針對相同的主題、對象,所做的比較性研究)。 與前男友寶寶共賦同居的消息傳出不足一年,FYY 就分別經歷了情侶分手和重新洽談資產分配的過程。 小情侶分手固然不開心,但這次劃分資產的過程對沒有經驗的她來講或許更難應付。 好在FYY年輕有本錢輸,賺到的經驗對她來說是一生受用。 有時候置業上車不一定就等如贏,適當沒有上車也不一定會輸。 升市平市甚至跌市都有人能夠贏到錢,關鍵就在於眼光和經驗。

  5. 2023年9月19日 · 證監會於本月13日曾經發聲明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旗下實體業務一概沒有獲得證監會發牌,且並無向證監會申領在港經營虛擬資產平台的牌照。 同時證監會又指出,觀察到JPEX及那些向香港公眾積極推廣JPEX人士及找換店使用的手法有可疑。 相信大部分門外漢認識 crypto,都應該是從炒賣開始(如開交易所、炒NFT、舉辦Web3 Event)。 以前crypto是高技術人士才能參與的事,只有Geek和Hacker才最有話語權。 但發展到現在,性質上似是金融活動多於技術活動。 而出事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就是知名KOL及其團隊自稱是JPEX 合作夥伴,而遇上JPEX被證監會點名指出是無牌運作,沒有合法化在香港集資的牌照等等。 知名KOL及其團隊於是就成為被懷疑參與沒有牌照的金融活動。

  6. 2020年2月19日 · 星之谷編輯部. - 2019-02-06. 信貸評級 (TU Grade)如果E至I級,一般原因是有遲還款紀錄,如I應是曾經「走過數」。 那麼,找清數後幾時可以「洗底」呢? 其實,還清所有數後信貸評級應會回升少少,但因很多銀行對於欠數或拖數會留下長久紀錄,便要等5後先會完全洗底。 有些銀行則會貸款人清數後在環聯刪除欠款紀錄,因銀行而異。 清數後需要一個月時間TU才能開始改善. 要留意,就算找了數,銀行都不會馬上update TU, 很多時都需要1個月時間。 因此,清數後都要預個多月評級才會開始改善。 不過,如有遲還款紀錄,信貸評級都不能短時間升很多的。 貸款人需要努力改善理財習慣,短期內避免向銀行借無抵押貸款比如私貸、車貸或向財務公司借貸。

  7. 2018年2月7日 · 這位讀者的經歷是:他的單位是自住卻放租,銀行突然打來說稅局向銀行查詢該物業的按揭是不是可以出租,要求銀行回應。 銀行因此查問客人該單位是不是在出租中,並提醒客人該物業是自住用途,不能放租。 坦白說,這客人的遭遇真是十分罕見,筆者問了很多資深banker,他們的職業生涯中都未遇過這種事。 是什麼原因會令稅局向銀行查問是個謎,筆者的猜測可能是: 客人放租時打了厘印,稅局便抽樣對打了厘印的物業調查是不是可以出租。 2. 客人報稅時申請了用出租物業的供樓利息扣稅,因而令稅局質疑,在大前提下客人是不是有權出租該物業。 筆者會偏向覺得(2)的可能性較大。 因為稅局沒有責任或權利去查證客人的出租是不是符合金管局的條例,這不是稅局規管範圍,所以(1)應不成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