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4日 · 回顧1960年代的香港粵語片圈,必會提及由製片人黃卓漢(1920~2004)籌辦的「嶺光影業」。說到「嶺光」,又必會聯想到其最倚重的女主角「銀壇淑女」丁瑩(1938~)。公司營運8年間(1959~1966)共出品51部電影,其中48部為丁瑩主演,她早期曾和知名伶星 林家聲搭檔,後則多與新生代小生 張儀 ...

  2. 廣論消文37 P34 L1 - L9. 第六、上師何如皆不可觀過者:.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第六科、無論上師怎麼樣,都不容許對他觀過:. 即使是犯戒等等,只要從他那裡聽聞到短短四句的一個偈頌,都必須毫無差別地 ...

  3.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4. 廣論消文295 294頁11行-11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亥二、顯示理應悲愍分二:. ① 依《菩薩地》別說 16 ② 依本論合說. 16 此科判是本講記所擬。. 第二,理應悲愍者。. “理”是道理,即眾生都是親人而且都是剎那壞滅、三苦隨逐的本性。. 由於這些道理,菩薩本應 ...

  5. ① 認識皈依境。 ② 堪作皈依之理。 【如《百五十頌》云:「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是一切種,一切德依處。 設是有心者,即應歸依此,讚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 」謂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應歸依,無欺歸處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寶,如《歸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 」】 癸一 認識皈依境: 《百五十讚頌》(馬鳴菩薩造):誰能永遠沒有過失並且具足一切功德。 若是明智的人,就應該皈依這樣的人,對他恭敬讚歎,受持他的教法。 意指如果我們具有能力辨別,是皈依處或不是皈依處的慧力,那最正確的便是皈依真正的皈依處,亦即是佛薄伽梵,以此也表徵了「法寶」和「僧寶」。 如月稱論師的《皈依七十頌》所說:佛陀、正法、僧伽是求解脫者的皈依處。

  6. 供水八功德. 1.供涼水---------------令戒清淨. 2.供甘水---------------得最上味. 3.供輕水---------------身心堪能. 4.供柔水---------------心緒調柔. 5.供淨水---------------心智澄澈. 6.供無臭水—---------能淨罪障. 7.供不傷腹之水------身不染疾. 8.供不損喉之水------言語雅悅. 六. 供香偈.

  7. 千萬不要騙人 因為永遠只騙到相信你的人 還有我的臉書:曾柚溹/曾子英 工作訊息: ziingri1990@gmail.com 你好我是野口小波(曾柚溹) 我是Kol 專欄作家、大尺碼模特兒、糖水照攝影師 也是愛冥想的直播主,是一個很懶惰的部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