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保定市. 保. 地级市. 保定风光(顺时针方向):保定天际线、白石山长城、 古莲花池 、 直隶总督署 、 雄安新区 、 圣伯多禄圣保禄主教座堂 。. 綽號: 靴城. 保定市在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 38°52′28″N 115°27′52″E. /  38.8745°N 115.4645°E  / 38.8745 ...

    • 概览
    • 历史沿革
    • 行政区划
    • 地理环境
    • 自然资源
    • 人口
    • 经济
    • 交通运输
    • 社会事业
    • 历史文化

    河北省辖地级市

    保定市,河北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8°14′29″~39°57′3″,东经113°45′32″~116°19′41″之间;东接雄安新区,东南邻沧州市,南接衡水市,西南连石家庄市,西靠山西省,西北与山西省及张家口市交界,北邻北京市,东北与廊坊市毗邻。 保定地处京津石金三角,距北京140千米,距天津145千米,距石家庄125千米,总面积1.93万平方千米(不含雄安新区及定州)。截至2023年末,保定市辖5个区、15个县(3个县由雄安新区托管),代管4个县级市(1个市为省直管试点),常住人口909.89万。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 保定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此为保定设府之始。 清代,保定为直隶总督驻地。 截至2019年12月,保定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处,其中市区有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等文物古迹; 有国家AAAAA级景区野三坡、白石山、清西陵。

    2023年,保定市地区生产总值4012.2亿元,比上年增长5.0%。 [111]

    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时代,今保定市分属于冀州和幽州。

    殷商时期,保定市境域为北燕之地。

    西周,姬发灭掉燕侯国。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中山国就在保定境内建都。 春秋时期,建北平城,系保定建城之始。保定西南部建立了鲜虞国,后来晋国不断东侵,保定南部逐渐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则为燕国所有。战国时期,燕昭王在今古城东侧、府河北岸筑广养城,为放牧战马之城。周安王二十二年(前380年)的战国中期,齐伐燕占领桑邱(距今保定城北10千米左右),保定为齐国所辖。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约中山国伐燕,燕国北部为齐国占领,南部被中山国占领,保定为中山国所辖。

    秦时,今保定市辖区南部属恒山郡,北部多属广阳郡。

    西汉时,分属涿郡、中山国。东汉,分属涿郡、中山国、河间国。今辖区各区县大部分置于两汉时期。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属幽州和冀州。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9日,保定专区辖涞源、涞水、易县、涿县、新城、定兴、雄县、容城、固安、徐水、满城、清苑、安新、高阳、完县、唐县、望都17县。同时,成立定县专区。 1953年,建保定市郊区。 1954年6月,定县专区撤销,原由其所辖的定县、曲阳、阜平、博野、蠡县、安国6县划归保定专区,行唐、新乐、无极、深泽、安平、饶阳划归石家庄专区。原属保定专区的固安县划归通县专区。保定专区辖22县。 1957年,撤销保定市郊区。 1958年4月,保定市划归保定专区,为县级市;同年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辖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完县、满城及清苑县部分并入)、定县(曲阳并入)、阜平、涞源、涿县(新城、雄县及涞水县大部分并入)、易县(定兴县大部分及涞水县部分并入)、高阳(蠡县并入)、徐水(容城、安新及定兴部分并入)、安国(博野并入)、唐县(望都及清苑部分并入)。 1958年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辖22县1市合并为保定市、定县、阜平、涞源、涿县、易县、高阳、徐水、安国、唐县。 1960年,保定市共辖10县1市区。 1962年,保定专区共辖22县1市。 1961年7月,建保定市新市区。 1962年9月,建保定市北市区、南市区。 1963年5月,复置保定市郊区。 1983年11月,满城县划归保定市。 1986年3月,撤定县建定州市;同年9月,撤涿县,建涿州市。 1986年5月,清苑县划归保定市。保定市辖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郊区、满城县、清苑县。 1987年11月,撤销郊区。 1991年6月,撤安国县,建安国市。 1993年9月,撤新城县,建高碑店市。 1993年5月,完县更名为顺平县,建制不变。 1994年12月23日,保定市辖南市、北市、新市3区和满城、清苑、涞水、阜平、徐水、定兴、唐县、高阳、容城、涞源、望都、安新、易县、曲阳、蠡县、顺平、博野、雄县18县,代管涿州、高碑店、定州、安国4市。 2010年8月17日,经河北省委批准,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 《关于组建保定市白沟新城管理机构的通知》,组建中共保定白沟新城工作委员会和白沟新城管理委员会,确定白沟新城为副厅级建制。 2011年末,保定市辖新市、北市、南市3个区,易县、徐水、涞源、定兴、顺平、唐县、望都、涞水、清苑、满城、高阳、安新、雄县、容城、曲阳、阜平、博野、蠡县18个县,代管定州、涿州、安国、高碑店4个市,共25个县级政区;设有28个街道、142个镇、170个乡,共340个乡级政区;下设420个居民委员会、6207个村民委员会。 2015年5月13日,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原北市区、南市区合并为莲池区,撤销满城县、清苑县、徐水县,设立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将保定市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8月,保定市辖5个区、15个县(3个县由雄安新区托管)、代管4个县级市(1个县级市为省直管试点),另设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副地级白沟新城,市政府驻竞秀区东风西路1号。

    位置境域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8°14′29″~39°57′3″,东经113°45′32″~116°19′41″之间;东接雄安新区,东南邻沧州市任丘市、河间市、肃宁县,南界衡水市安平县,西南连石家庄市深泽县、无极县、行唐县、灵寿县、新乐市,西靠山西省五台县、繁峙县、灵丘县,西北与山西省广灵县及张家口市蔚县、涿鹿县交界,北邻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与廊坊市固安县毗邻。 保定市中心距北京140千米,距天津145千米,距石家庄125千米,与京津成三足鼎立之势,为雄安新区战略腹地。总面积2.2万平方千米(现有管辖范围为1.93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5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山区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三类。平原区按成因分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境内最高峰歪头山位于阜平县,海拔2286米;最低点洼淀区位于白洋淀和周边低洼易涝区,海拔7米。 以黄海高程100米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10988.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9.7%。平原(含洼地)11124.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0.3%。

    气候

    保定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4℃,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6.4℃。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211天,最长达231天(1982年),最短为168天(1991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51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98.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8天;降水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年平均风速1.8米/秒。年平均蒸发量为1430.5毫米。

    水资源

    保定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6.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22.2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9.7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6.32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保定市山地林木为落叶林、乔木,主要有桦、杨、落叶松、油松、侧柏、栎类等。山麓和山沟有枣、柿、花椒、杏、核桃、山里红等经济林木。灌木主要有胡枝子、虎榛子、酸枣、荆条等。丘陵和平原主要有用材林和经济林。白洋淀附近主要生长水生沼泽植物。

    矿产资源

    保定市境内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9县,截至2015年,保定市已发现矿产77种,已探明储量的59种,开发利用33种,主要矿种有煤、铁、金、铜、铅、锌、钼、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陶瓷原料等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其中煤矿5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56亿吨;铁矿20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25亿吨;钛矿3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69.45万吨;铜矿7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86.94万吨;铅矿5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1.58万吨;锌矿12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94.74万吨;钼矿6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36.14万吨;金矿13个矿区;银矿12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996.11吨;熔剂用灰岩1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550万吨;冶金用白云岩2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001亿吨;石棉1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08吨;云母3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32.09万吨;水泥用灰岩9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4.05亿吨。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保定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定州市、容城县、安新县、雄县、高阳县龙化乡)常住人口为1143.72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9.44万人相比,增加24.28万人,增长2.17%,年平均增长率为0.21% 。

    截至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保定市管辖范围(不含雄安新区及定州)常住人口为924.2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94.7万人相比,增加29.58万人,增长3.31%,年平均增长率为0.33%。 其中保定市区人口315.35万。

    截至2023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909.8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9.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8万人;城镇化率60.34%,比上年末提高1.2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94万人,死亡人口7.7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12‰。(不含雄安新区及定州)

    •民族

    保定市境内主要民族为汉族,有少数民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等49个民族。

    综述

    2023年,保定市生产总值实现4012.2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6.9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351.8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2193.5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为11.6∶33.7∶54.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43986元,比上年增长5.6%。 2023年,保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9.2亿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税收收入165.6亿元,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6.5亿元,增长6.8%。 2023年,保定市城镇新增就业9.3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万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9%,衣着上涨2.7%,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3%,交通通信下降1.4%,教育文化娱乐上涨1.5%,医疗保健上涨4.3%,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2.7%。民营经济增加值2474.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7%;实缴税金341.1亿元,增长18.8%,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0.2%。新登记经营主体17.8万户,比上年增长20.0%,年末经营主体累计101.0万户,增长7.2%。其中,新登记企业5.0万户、年末企业累计29.3万户。 2023年,保定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9%。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3.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0%,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3.4%,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2023年,保定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64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34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3元,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91,比上年缩小0.02。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90元,比上年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195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90元,增长5.7%。

    第一产业

    2023年,保定市粮食播种面积1012.1万亩,比上年下降0.04%。粮食总产量395.2万吨,下降5.7%。其中,夏粮产量181.7万吨,增长0.9%;秋粮产量213.5万吨,下降10.6%。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0.5万亩,比上年增长0.9%;总产量444.2万吨,增长0.8%。其中,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14.7万吨,增长27.4%。中草药材产量14.6万吨,比上年增长8.5%。园林水果产量146.1万吨,增长6.3%。瓜果类播种面积23.8万亩,增长0.7%;产量86.5万吨,增长6.0%。猪牛羊禽肉产量56.5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猪肉产量31.3万吨,增长3.3%;牛肉产量4.5万吨,增长2.5%;羊肉产量8.7万吨,增长0.5%;禽肉产量12.0万吨,增长1.6%。禽蛋产量28.1万吨,增长0.9%。牛奶产量44.9万吨,增长4.8%。年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家,博士农场108家。美丽休闲乡村23个。经营主体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100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2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63家,省级“十佳”农民合作社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54家。

    第二产业

    2023年,保定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035.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1%,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7.3%,制造业增长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 2023年,保定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食品制造业增长8.0%,烟草制品业增长6.8%,纺织业增长0.8%,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2.0%,医药制造业增长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2.2%,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0.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31.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75.0亿元,下降38.8%。 2023年,保定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17.5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15.4亿元,下降43.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0亿元,下降35.1%。

    公路

    保定市境内公路干线主要有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另有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高速、保阜高速等在保定周边互通连接,形成保定绕城高速公路。2023年,保定市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1亿吨,比上年增长9.8%;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352.8亿吨公里,增长8.7%。公路旅客运输总量0.2亿人,增长80.2%;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0.3亿人公里,增长57.8%。

    铁路

    保定市境内京广铁路、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纵贯南北,津保铁路、神黄铁路横跨东西。雄忻铁路(京昆通道忻雄段)、京港(台)高铁丰雄段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雄石城际纳入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保沧和保张铁路纳入省轨道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公交

    根据2020年12月,保定市公交总公司下辖15个场站,有运营车辆1319辆,经营公交客运线路75条,学生专线9条,私人定制线路7条,线路总长度1332.95千米,日客运量近40万人次。

    教育事业

    2023年,保定市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0所,在校生10.1万人。普通高中91所,在校生24.1万人。普通初中330所,在校生39.2万人。小学1570所,在校生77.1万人。幼儿园2652所,在园幼儿25.1万人。

    科学技术

    2023年,保定市有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1家,众创空间138家,农业科技园区119个,重点实验室115家,孵化器64家,产业创新联盟87家,国际合作基地26家。本年授权专利数12608件,比上年下降26.0%。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9055件,增长20.3%。全年登记技术合同146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1%。

    文化体育

    2021年12月27日,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向保定市颁授全国首个“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表彰保定为国家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重要贡献。 截至2021年8月1日,保定市共产生24位世界冠军、32位亚洲冠军、150多位全国冠军。 2023年,保定市运动员获省级以上奖牌668枚,其中,金牌226枚,银牌214枚,铜牌228枚。年末体育场馆数1285个。 截至2023年末,保定市有公共图书馆21个,博物馆42个,剧场、影剧院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项。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2%。 国家一级图书馆:涿州市图书馆、涞水县图书馆、易县图书馆

    名称来历

    保定市位于北京西南方向,明弘治年间《保定郡志》载,燕昭王曾于今保定城东五里建广养城,为放牧战马之域,故保定最初出现城镇是为保卫燕国安全所设。保定原来以清苑为中心,北魏太和元年(477年)设清苑县,五代时被契丹兵焚毁,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在清苑废城设“保塞军”,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升为“保州”。金贞祐元年(1213年)蒙古军队攻陷金国保州。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重建城,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始名,寓保卫大都(北京)、安定天下之意。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此为保定设府之始,清代为省、府、县三级官府所在地。

    非遗

    •综述 保定市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老调、哈哈腔、秧歌戏、狮舞、龙舞、笙管乐、高跷、石雕、泥塑、剪纸、芦苇画、绳丝等。其中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冀中笙管乐(定州子位吹歌)、冀中笙管乐(东韩村拾幡古乐)、狮舞(徐水狮舞)、龙舞(易县摆字龙灯)、老调(保定老调)、老调(安国老调)、秧歌戏(定州秧歌戏)、鹰爪翻子拳、曲阳石雕、定瓷烧制技艺、砚台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安国药市、直隶官府菜系烹饪技艺1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金台传说、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子位吹歌、燕子古乐、大义店村冰雹会音乐会、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跃进吹歌、冀中笙管乐(同口村音乐会)、冀中笙管乐(延福屯音乐会)、冀中笙管乐(十里铺音乐会)、冀中笙管乐(北宋村古乐)、花张蒙道教音乐、徐水狮舞、易县摆字龙灯、清苑绣球龙灯、保定老调、哈哈腔(清苑)、定州秧歌戏、横岐调、贤寓调、安国老调、高阳河西村昆曲、涿州十不闲、博野花鼓落子、涞水踢球、九曲黄河灯、曲阳擎阁、太极拳(府内派传统杨氏太极拳)、圈头村少林会、八趟掩手、鼎棋、曲阳石雕、白沟泥塑、面塑、定瓷传统烧制技艺、高阳民间染织技艺、易县绞胎陶瓷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芦苇画、槐茂酱菜制作技艺、刘伶醉酒酿造技艺、蠡县二踢脚制作技艺、传统造船技艺、中山松醪酿制技艺、脏腑推拿术、金牛眼药、安国药市、直隶官府菜系烹饪技艺、后山文化、丧葬习俗54个项目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定老调 保定老调,是流传于河北省保定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又称“老调梆子”,最早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演唱的俗曲“河西调”,至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初具戏曲雏形。早期老调的行当以生、净为主,而这两行又都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 保定老调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老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 2008年,老调(保定老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93。 •哈哈腔 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由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演变面形成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山东省德州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有关文化部门的考察资料,远在明代,哈哈腔已在鲁西北各县和河北沧州地区各县流行,延至清乾隆期间,又进一步流传到河北保定地区各县农村。由此看来,哈哈腔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小戏。哈哈腔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其发展经历了当地的民间歌舞、民间小戏两个阶段,最后定型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腔曲调的小戏。在不同地方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下,哈哈腔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中路“”东路“”西路“三路流派。 2006年5月20日,哈哈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72。 • 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传于保北涿州、定兴等地的“皮影戏”。演出时使用的文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扬琴、小三弦等,随之就有了伴奏音乐和过门。武乐还有大镲、大铙等。音乐结构属于板腔、曲牌综合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琴腔、垛板、还魂调、悲调,曲牌有“三赶七”等。行当分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 •满城寸跷 满城寸跷,发源于满城区东于河村,据说由宫庭舞演变而来,已有2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初,满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该濒临灭绝的古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并将其搬上舞台映屏。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该县编排的寸跷舞《小羊倌》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 •高洛古乐

    文物古迹

    截至2019年12月,保定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处,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8处,未定级文物点1996处。市区中心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隶总督署。全市在册博物馆(纪念馆)21个。 •市区文物古迹 •区县文物古迹 •主要文物古迹

  2. 2024年2月15日 · 歷史 [編輯] 考古 [編輯] 石器時代保定市區、縣域內已有人類活動,文明繁盛。今市區的徐水南莊頭遺址是迄今為止在華北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距今約10500-9700年,填補了新石器時代文化代表性遺存與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之間的空白。

  3. 2024年2月15日 · 民国时期 [编辑]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为直隶省 省会。1913年,废保定府留清苑县,省会迁至天津,清苑县仍为范阳道治所。 1914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1925年于清苑县城(今保定市莲池区)设保定自治市。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废保定道。随即保定自治市亦被废除。

  4. 保定,古稱 上谷 、 保州 、 保府 ,又名靴城, 河北省 轄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 京津冀地區 中心城市之一。. [4] 保定市位於 河北省 中部偏西, 太行山 東麓, 冀中平原 西部,地理座標介於 北緯 38°14′29″~39°57′3″, 東經 113°45′32″~116°19′41″之間 ...

  5. 保定旅遊攻略. 保定是河北省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歷史名城曾經是河北省的省會。. 市區內的直隸總督府、古蓮花池,展現了這座古城曾經的輝煌。. 走出市區,野三坡的自然風光讓這裡成為了避暑放鬆的好地方。. 你還可以去白洋澱,乘坐木船穿行在蘆葦 ...

  6. 保定市旅遊景點請参考 Tripadvisor 上中國保定市景點的真實旅客評論和照片。.